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11-30张忠陈燕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忠 陈燕

[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对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高职院校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观融入学校育人全过程,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真懂”;实施课程思政,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让学生“真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通过“双管齐下”促学生“真行”。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真懂”;“真信”;“真行”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22-0085-04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这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精神之间的关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实质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对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当前,各种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中国,影响了部分高职学生的价值观。此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抵御西方的各种思潮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高职学生的引领力和凝聚力。

1.坚定新时代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国人民奋勇向前的精神纽带,为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高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趋势,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帮助他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从中汲取精神养分;通过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激励他们把“小我”融入“大我”,把个人追求融入中国梦,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和开拓者。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自身定位和理想追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理念。

2.丰富和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广大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元育人载体,坚持不懈地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丰厚的精神给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载体。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

1.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是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即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提升个人品德。“树人”是在“立德”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要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国梦相契合。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社會、公民三个层次,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实现“中国梦”的科学道路;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彰显“中国梦”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中国梦”实践主体的品质要求。可见,“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实现“中国梦”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践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高职院校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观融入学校育人全过程,从而实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懂”“真信”“真行”。

1.“真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真懂”。

第一,确保“源头”把握。高职院校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授课计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第二,注重“过程”落实。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受教育主体是大学生,所以其教学内容选择、课程体系设计及实践教育安排等都必须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根据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接受能力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校施教。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应始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成长规律,教学过程中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第三,强调“四个”坚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现如今,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和教育内容才具有权威性和稳定性。二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紧跟党的步伐,与时俱进。三要坚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在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和主观意识,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我修养,促进自身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只有让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认同感,才能最终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四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根本任务。高职院校要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不断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真信”。实施课程思政,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让学生“真信”。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全员参与。因为教育工作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要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就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例如,鼓励支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展教学教研,以及各级教学名师带头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引导教师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二是全方位育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抓重点、抢节点、克难点、创亮点”。例如,“赵州桥、应县木塔和都江堰的建造,体现了我们祖先高超的力学水平。南京长江大桥、鸟巢、杭州湾大桥和港珠澳大桥,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反映”。在中国农业大学“理论力学”课上,每当授课教师陈奎孚教授讲到这里,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都会油然而生。这种授课方式既让学生感受到专业课程的有趣之处,又能悟出专业知识点所折射出的人生哲学,从而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育人的无缝衔接和巧妙融合。

3.“真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通过“双管齐下”促学生“真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与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思想政治教育,即由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大学生日常管理和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化传承教育、班风学风建设等。所谓“双管齐下”,就是双重落实,即领导重视,教师给力。

高职院校领导制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例如,把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文化传承等内容写入学校的学生手册和相关的制度文件中;把价值观考核纳入学校的管理体制中,对行为举止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师生在各类评奖评优中采用一票否决制。学校应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流品牌。例如,开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说”“青春与祖国同在”“与信仰对话”“高雅文化進校园”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另外,学校还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拓展工作载体。网络育人阵地作为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跟学生需求,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提升网络育人工作效率。

高职教师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教师要关注每位学生,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善于敏锐地捕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思想道德表现进行随机教学,随时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戴锐,曹红玲.“立德树人”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方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6):13-17.

[2]朱小曼.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维度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137-140.

[3]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1):130-

133.

[4]邢瑞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5):50-53.

[5]王迎春.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职思政教育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1):91-94.

[6]张广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7):131-134.

[7]曹中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8):68-69.

[8]崔顾芳,陈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20(7):62-67.

[9]张厚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中国梦的新动力[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4):16-19.

[10]王学俭,顾超.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新特点与解决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19(2):10-15.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技校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少先队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