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能力提升探究

2020-11-30薛丽梅

教育与职业(下)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能力提升高职院校

薛丽梅

[摘要]当前,网络意见领袖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的能力构成主要包括较强的政治鉴别力、敏锐的热点洞察力、深刻的信息整合力、出色的文字表达力、强大的人气汇聚力和有效的舆情引导力。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能力提升路径主要有:建立对话机制,搭建网络意见领袖的表达平台;建立选拔机制,扩大网络意见领袖的生成范围;建立生成机制,提高网络意见领袖的媒介素养;建立评价机制,激活网络意见领袖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22-0081-04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规范管理,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当前,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同时,网络意见领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大学生群体甚至整个网民群体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因此,高职院校应做好网络意见领袖的发现、教育工作,使网络意见领袖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一、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的内涵及其能力构成

(一)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的内涵

“意见领袖”一词是由美国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对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影响选民获取信息和接受影响的主要来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随后拉扎斯菲尔德在1948年出版的《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通过一般观察和社区研究,我们发现,在每个领域和每个公共问题上,都会有某些人最关心这些问题并且对之谈论最多,我们把他们称为意见领袖”。拉扎斯菲尔德关于“意见领袖”概念的阐述是“两级传播理论”的经典概念之一。

两级传播理论认为,成为意见领袖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意见领袖必须是价值的表达者、意见领袖必须拥有专业能力、意见领袖必须身处社交网络的战略中心。按此理解,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是指能够灵活运用其自身具备的在某方面特定的专业知识或技能,在同辈学生常用社交网络中发表一定的观点见解,同时利用其在网络中占据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获取、加工信息,愿意且能够对其他学生施加影响并引导舆论趋势的高职院校学生群体。

新时代高职学生具有自我意识强、个性自由化、组织约束力弱等特点。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可分为两类:第一类,高职院校各类正式组织中的网络意见领袖。这类意见领袖在现实校园生活中是各方面能力突出、有较高声望、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强的學生领导者,其影响力易从现实学生群体向校园网络转移,并能很好地发挥传递官方信息、引导舆论传播、倡导正确价值观乃至调解学生矛盾等作用。第二类,未加入高职院校正式组织的网络意见领袖,具体可包括能力特长型即在某一特定领域具有无可争议的知识能力的意见领袖、学霸学神型即在专业学习中取得非常优秀成绩的意见领袖、文体达人型即在文艺体育类活动中具有极高活跃度的意见领袖等。

(二)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的能力构成

1.较强的政治鉴别力。较强的政治鉴别力能够保证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正确认识网络的隐蔽性与虚拟性,正确认识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和社会政治热点问题发生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的经济背景和复杂的政治背景,从而在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时做到立场坚定,在发表网络言论、进行舆论引导时向同辈群体传递正确的政治价值观。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要明辨是非,坚决抵制不良思想、价值观的渗透,不仅要了解社会现实,还要深刻把握其内在的本质。

2.敏锐的热点洞察力。敏锐的热点洞察力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及时发现校园和社会中的敏感信息、热点话题、重大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自己的独特思考,进而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表达个人观点,帮助同辈群体洞悉真相、平复情绪。

3.深刻的信息整合力。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在校园网络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渡的作用,他们所具备的诸多能力保证了其最早或最广泛地接触到社会热点问题与突发事件的大量翔实信息。在相关信息激增、多方言论充斥的情况下,网络意见领袖深刻的信息整合力有利于帮助其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分析、精准预判发展趋势,做到真诚倾听群体呼声、努力传播事件真相、平息事件负面影响、化解舆情危机等。总之,对于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而言,不仅要有较强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还要有敏锐的鉴别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

4.出色的文字表达力。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出色的文字表达力能够有效促进其熟练运用生动活泼、特点鲜明的网络语言,紧跟网络语言潮流,贴近学生的内心,受到学生的欢迎。此外,出色的文字表达力还体现在善于在文字中倾注真情实感,笔耕不辍,言之有物,从而在形式上吸引大家的注意、在情感上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内容上引发大家的思考。总之,网络意见领袖要善于运用形象、生动、简洁的网络语言与网民交流,与网民积极互动,争取网民的支持。

5.强大的人气汇聚力。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发挥其独特作用的前提是拥有强大的人气汇聚力。

强大的人气汇聚力包括:一是较高的知名度和强大的人格魅力,使得网络意见领袖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高度的身份认同,继而在线上线下拥有一批忠实拥趸;二是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善于策划线上线下活动,使得网络意见领袖能够积极开展网络互动、有效引导网络舆论;三是表达的思想内容、价值观能够获得高职学生群体的信任,使得网络意见领袖能够发挥正面的导向作用,迅速平息网络争端、化解网络群体性事件。

6.有效的舆情引导力。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通过发表言论、披露信息,引导网络舆论。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在面对社会、学校突发的舆情事件时,应在发挥较强的政治鉴别力、敏锐的热点洞察力、深刻的信息整合力之后,形成自己的正确主张,并在自身强大的人气汇聚力的支持下,运用出色的文字表达力向高职学生群体澄清事件起因、还原事件真相、揭露事件本质、促进价值认同,有效开展舆情引导,帮助同辈群体正确看待和思考事件,迅速平息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维护社会正能量,此为有效的舆情引导力。

二、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一)成长上的局限性:身心发展尚不成熟

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的第一身份是青年,青年时期成长上的局限性必然会给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能力提升带来一定影响。有的高职学生思想不够成熟、考虑问题不周到,导致在面对重大问题时缺乏思考,出现行为草率冲动、不计后果等情况。

(二)认识上的片面性:认知范围存在局限

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受自身年龄阶段、成长环境等的影响,认知范围存在局限,导致视野不够宽广、思考不够深入,往往只关心自己身边的小事,不关心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问题,并且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没有做到立场鲜明、观点正确,容易被卷入舆论旋涡。

(三)监管上的单一性:专业培训存在缺失

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虽然非常重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但往往忽略网络意见领袖队伍的重要作用。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现有的网络意见领袖大多是自发形成的,院校对网络意见领袖的人员数量、发展情况等不太了解,存在专业培训缺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能力提升路径

(一)建立对话机制,搭建网络意见领袖的表达平台

高职院校应与本校网络意见领袖之间建立良好的对话机制。良好的对话机制要求高职院校在态度上承认网络意见领袖的合理存在性、特殊地位性,尊重其正当利益诉求,重视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应采取多种形式与本校网络意见领袖进行有效沟通,如单向诉求与双向沟通相结合、集体会议与个人谈话相结合、广泛教育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定期沟通与主动联系相结合、理论指导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工作指导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高职院校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长处,他们与高职学生有共同语言,更容易交流沟通。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搭建网络意见领袖的表达平台。例如,建立网络意见领袖线上交流群、学生网络评论社,拓宽网络意见领袖的发声渠道,充分发挥他们的网络舆情引导作用。再如,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空中课堂等传播平台,配置好网站和论坛版主,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为中介人的特殊力量,激励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正确引导网民。

(二)建立选拔机制,扩大网络意见领袖的生成范围

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意见领袖选拔机制,扩大网络意见领袖的生成范围,做到善于发现、精确识别、主动培育、有效管理,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网络意见领袖队伍。

一是高职院校应善于发现、精确识别自发形成的网络意见领袖。其中,一部分自发形成的网络意见领袖容易发现。他们往往是各类正式组织中的学生干部或者活跃分子,与高职院校各级管理部门接触较多,各方面能力突出,在学生中影响力大。另一部分自发形成的网络意见领袖存在于非正式组织中,如各类新媒体网络技术平台、各类非正式兴趣组织。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既有的网络意见领袖,培养他们具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

二是高职院校应主动发现、重点培育潜在的网络意见领袖。可从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成绩优秀学生中发现可塑之才,作为网络意见领袖进行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文化修养相对较高,在学生中比较有威信,更易被信赖、被认可。高职院校应鼓励支持他们做网络意见领袖,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和正向引导,使他们成为正确舆论的引导者,更好地发挥传播主体的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要时刻关注和培养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利用他们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通过他们的声音去感染和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

(三)建立生成机制,提高网络意见领袖的媒介素养

高职院校应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很强的政治鉴别力,不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网络意见领袖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树立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言论发表始终坚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做到有理有据,尤其要珍惜话语权。网络意见领袖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加强道德、法律、政治和艺术修养,才能形成人格魅力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在网络舆情生成、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启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得到学生的拥护。

针对各种网络应用层出不穷,高职院校应鼓励网络意见领袖积极学习网络相关知识,提高信息化素质。例如,高职院校可在学校官网为网络意见领袖开辟专栏,鼓励其在官方平台积极展示自己,从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再如,高职院校定期组织网络意见领袖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辨别与筛选网络信息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思想意识。

(四)建立评价机制,激活网络意见领袖的内在动力

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网络意见领袖评价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合理确定指标权重。一方面,可从网络意见领袖发帖的频率、数量、时间点、跟帖数、点赞数,以及账号活跃度和应对重大舆情事件的反应速度等方面进行定量评价;另一方面,可从网民对热帖和账号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关注程度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高职院校还应落实网络意见领袖的奖惩措施,对综合评价优秀的网络意见领袖,可在学校各类评奖评优中给予适当倾斜;对综合评价相对靠后的网络意见领袖,要以鼓励为主、以批评教育为辅。通过完善奖惩机制,有效提升网络意见领袖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营造有利于他们开展工作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宋伶俐.后喻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引导研究[J].南京工程學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69-72.

[2]赵慧.高职院校“互联网+”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7(4):58-62.

[3](美)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伯纳德·贝雷尔森,黑兹尔·高德特,唐茜译.人民的选择[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岳金霞,陈晓.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培养与引导[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5(2):57-60.

[5]杜晶波,王倩.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养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99-404.

[6]温静,龙军锋,卢鹏.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形成、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2):133-138.

[7]俞靖.网络意见领袖对大学生思想认识复杂影响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3):53-55.

[8]杨杨,李新.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形成与引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73-75.

[9]钟江顺,张航,吴佳泓.网络青年意见领袖的特征及引导探究[J].教育评论,2019(3):64-66.

猜你喜欢

能力提升高职院校
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及提升措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论合作模式下小学生个体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