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智者智城”建设赋能富强滨州内涵式发展

2020-11-30初宝瑞

孙子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滨州人才发展

初宝瑞

2500年前的孙子智慧是滨州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已然成为滨州最鲜明、最特色、最本质的标识,如今更是变换为富强滨州建设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正如中共滨州市委书记佘春明同志在政协第十一届滨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孙子智慧,造就了滨州‘智者智城’的优秀文化基因,正扎根厚植到滨州各项事业发展之中,使其成为最具文化自信、最具精神支撑力、最具城市归属感的强大软实力。”

一、志者之成

志者,精神也,梦想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提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主张“胜兵先胜”“谋定而后动”,立足一个“胜”字,突出一个“谋”字,做到“以谋为上”。发展如同作战,也要做到“先谋为本”。在谋局谋事谋人时,一定要“取乎其上”,有个高的标准,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如果期望值本来就定得低,最后的结果只会更低。正所谓:“立大志者, 得中志;立中志者, 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

一是城市发展要立大志。2019年以来,滨州市以“六问”谋篇、“八策”布局,确立了富强滨州建设的总目标,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明确了发展方向。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富强滨州建设已然全面起势。一个地方的发展首先要立标定向,关键要路径清晰。在2020年的滨州市“两会”上,又提出解决滨州发展瓶颈的“七强之路”(实体经济、现代服务、乡村振兴、基建支撑、科创驱动、城市品质、文化自信)和“七富之举”(精神赋能、健康保障、教育振兴、公正尊严、环境优良、稳定平安、增收有道)。“七富七强”与“六问八策”是辩证统一的滨州发展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滨州发展实践理论体系。志当存高远,行当积跬步。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仰望星空的同时,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有利于滨州发展的事情。毫无疑问,“六问八策”“七富七强”为滨州发展进行了精神赋能,只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坚定“坚定的信念”,始终保持一种奋争向上的劲头,就一定能让富强滨州建设的步伐走得更稳更实更快更好,实现“一切可能的实现”。

二是企业创富要立大志。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事难成。企业提供税收和就业机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动力引擎。阿里巴巴立志打造“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和“成为102年的企业”,京东立志“成为令全球最大电商零售企业”,国美立志“成为网上商城领导者”,华为则立志“做万物智能世界的开拓者”。滨州企业的志向是什么?是小富即安,还是胸怀天下?是着眼于眼前的蝇头微利,还是立志成为行业标杆、业界翘楚?这值得企业家们深思和探讨。士不可以不弘毅,敢想才有机会。新时代的滨州企业家们应敢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坚持价值创造和价值观驱动,积极寻找“内有尊严、外有尊敬”的成功路径,不断激发企业创新创业创富的劲头,满怀雄心壮志地为富强滨州建设聚赋新动力。

三是干部作为要立大志。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如指路明灯,没有志向,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党员干部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志向,就犹如行驶的巨轮失去了航标。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滨州要想在竞相发展的态势中大有作为、走在前列,滨州的党员干部必须摒弃“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的工作作风,立大志、行大道、做大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争做“三专”干部,勇做实操型干部。“部门是吏不是官”,滨州发展,匹夫有责。富强滨州建设就需要更多这样的“干吏”和“匹夫”,广大干部要立匹夫之志,逞匹夫之勇,担匹夫之责,谋匹夫之事,在追梦圆梦中绚烂绽放,在担当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这样滨州才大有希望。

二、制者之乘

制者,制造也,产业也。

《孙子兵法·作战篇》提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可见,没有以经济为基础的战争准备,就难以在两军对垒中占据优势。发展亦是如此,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产业基础、科创基础,就难以在竞相发展中形成领跑优势。

一是向招商引资要增量。从发展特征看,滨州的经济发展仍以投资拉动为主,投资仍是支撑滨州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当前,滨州正处于富强滨州建设的关键时期,起势需要项目,成势更需要项目,对项目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强烈。所以,必须做好投资增量的加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商“夺”资,为富强滨州建设注入新的动能。同时,在招商路径和方法上,继续按照“企业布局园区化、产业发展集群化、产品品牌高端化”的理念,用好“三库三图”(项目管理库、机构联络库、市县载体资源库,产业链条延伸图、高附加值产品图、生产研发企业分布图),围绕主导产业按图索骥进行链式招商,充分发挥项目集中、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乘数效应。

二是向产业变革要效益。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核心的滨州产业结构正悄然发生着深刻变化。滨州的传统产业特色鲜明、家底厚实,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潜力显现。新形势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滨州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这就需要滨州立足资源优势,做好产业的乘法,以价值链为核心,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通过延链、补链、增链、强链取得倍增效益,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同时,强化产业集群招商,通过引进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提高本地化配套率,形成全产业链条,并借鉴南方先进地区做法,推广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打造从共享价值观到产业治理体系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三是向科教平台要支撑。科研和教育是当今区域竞争的核心要素,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持久澎湃动力。一直以来,包括滨州在内的鲁西北地区是高校贫瘠地带,高等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科创、人才等输出不足,这也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高等教育已从单纯教学模式向科教融合方向转变,做好“科教融合、协同创新”成为各地之间竞相探索的一篇大文章。在这种趋势下,滨州正按照国家产教融合改革方向,围绕“一城两院八校”(“一城两院”:科创城、魏桥国科研究院、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八校”:渤海科技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滨州分校、康养职业学院、山东航空学院、滨州医学院、滨州职业学院、滨州技术学院、滨州技师学院)的总体布局,打造“产学研金服用”型创新融合示范平台,致力于将产教融合打造成滨州发展的关键变量和鲜明底色。下一步,要善于用平台思维做“乘法”,健全以“集约共享、高效协同”为导向的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通过科教产融合平台有效链接产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实现价值的倍增效应。

三、知者之诚

知者,知识也,人才也。

《孙子兵法·势篇》提出:“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在战场上,有利的形势固然重要,但要利用好的战争形势取得胜利,最终靠的还是人才。知识就是力量,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怎样才能感动人才、招引人才、留住人才?答案只有一个字——诚。

一是对高层次人才真诚以对。《孙子兵法·计篇》提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把“智”列为选择将帅的五大标准之首,可见挑选将帅的关键是才能。同样,一个城市的发展也要善于用有智慧、有才能的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面对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艰巨任务,目前的滨州,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2019年以来,滨州实行万名大学生、千名硕博士进滨州“双进工程”,创新实施“青鸟计划”,人才引进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升。下一步,必须拿出含金量更高、竞争优势更明显的人才新政,创新人才招引平台和选用形式,深化人才服务的系统集成,让更多的“熊猫人才”涌入滨州,让更多的家乡人才“回家落户”,形成广纳天下英才的“磁场”效应。

二是对外来投资者真心以待。《孙子兵法·用间篇》提出:“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外来客商的投资,必须学会“先知”,善于换位思考,懂得将心比心,进而抓住关注,引发兴趣,赢得青睐。在交往中,一定要坚守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底线,强化公信意识和契约精神,真诚对待每一个投资者,维护每一位客商的利益,始终将“厚爱投资者”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在口头上,让他们安心发展、舒心创业。企业讲求“非利不动”,双方的合作是基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共享利益,千万不能在招商时,把客商奉为座上宾,项目落地后,就忘掉了当初的承诺。招商环节与“养商”环节绝不能脱节,绝不能让投资者遭遇“有人招没人理”的尴尬。只有多点真诚,少点“套路”,才能长期挽留住客商的心,成就一段政商共赢的“好姻缘”。

三是对基层工作者要真情实意。《孙子兵法·地形篇》提出,“进不求其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认为将领要率军取得胜利,离不开部下和士兵的支持,因此,将领必须懂得保全部下和士卒,尊重他们的生命。同理,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与真情付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的最终执行者还是基层一线。各地发展情况不同,工作基础迥异,面临的矛盾问题也各有侧重,但基层干部面临的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收入待遇差、发展空间有限等难题,是一样的。越是基层,越是艰苦,越应该得到关爱和支持。2020年,滨州重点实施了乡村教师、医护人员和乡镇干部安居工程,深化乡镇基层职称制度改革,关心关爱基层干部“暖心工程”等改革事项,旨在通过提升基层工作者的荣誉感、责任感、尊重感,让他们有一种被关爱的幸福,进一步激发工作积极性。下一步,不仅在物质生活条件上提高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更要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掌声与支持,上级各部门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对基层干部真以奉之、诚以待之,从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到干事创业的容错机制,都向基层一线倾斜,让他们有想头、有干头、有奔头。

四、治者之秤

治者,治理也,公平也。

《孙子兵法·地形篇》提出:“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将之道也。”地形对于战争极其重要,好的地形可抵十万精兵。具体到地方发展,地形的各种形态则好比发展的各类环境,改善发展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故善治者,应执天秤之两端,一端连着经济发展,一端连着环境打造,两者不可偏废。

一是打造“服务政府”,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之于区域发展,则好比空气、阳光之于人,须臾不可或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创造力、驱动力。2019年以来,滨州以“七大提升工程”“五个发力”“七个承诺”共同组成的“757”具体工作方案为主要抓手,聚焦流程再造,设立帮办代办中心,全面推行“一网受理”“拿地即开工”“标准地”“标准厂房”等模式,奋力打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一流营商环境,2020年成效逐渐显现。然而,与南方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胆子不够大、机制不够新、流程不够简、标准不够高、态度不够好等问题。招商引资要想招得来、留得住,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行不通。为此,必须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对标先进地区,对接国际标准,重点从软硬环境建设两方面工作入手,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叫响“滨(宾)至如归”“州(周)到高效”服务品牌,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二是打造“有为政府”,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幸福感的第一要义应该是安全感。只有滨州富强、社会稳定,老百姓才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2019年以来,滨州志在打造滨州版的“枫桥经验”,创新实施了社会治理“全科大网格”,有效解决了管理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等问题,实现了跨界融合、一网统筹,从根本上完善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全面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社会和谐离不开政府有为。下一步,要积极打造“有为政府”形象,进一步完善“全科大网格”工作体系,高效配置资源要素,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同时,着眼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全面实施社会风险评估,坚决打好扫黑除恶、金融征信、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网络舆情等攻坚战役,切实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富强滨州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三是打造“法治政府”,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孙子兵法 ·地形篇》提出:“乱而不能治,譬若娇子,不可用也。”孙子把“严”作为将帅的重要品德,强调要能使三军令行禁止,闻金鼓之声,望旌旗之示,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齐勇若一”“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军队纪律文化的核心是法治精神。在地方实践中,法治就是最大的营商环境,法治之于发展,恰似音律之于曲乐、文法之于语言,所以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应是“富强滨州”建设的题中之义。从滨州当前的实际看,法治建设承载着更多使命,须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让一切行政行为在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下进行,防止行政权力盲目扩张和滥用,依法保障公民、客商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同时,加快建设“三专”法治队伍,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依法治市提供人才支持。

猜你喜欢

滨州人才发展
人才云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在滨州学院举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在山东省惠民县举行
飞阅滨州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航飞行大学生体能差异性训练方法的探究——以滨州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