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装”到“整装”的蜕变

2020-11-28陶亚红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行为习惯班级管理

陶亚红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风班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一个行为习惯差的班,班风、学风都是垫底的。为此,从班级管理重塑的三方面入手,用班主任温柔而灵巧的“教育之手”去触摸儿童稚嫩的心灵,以唤醒学生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重塑“散装”班级。

关键词:行为习惯;班级管理;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风班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因此,班级管理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尤为重要。笔者新接手了三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级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在全年级垫底。经过两个星期的观察和了解,笔者发现班级问题确实严重:课上,大部分学生听课不认真,想怎么坐就怎么坐,想回答就回答,想做小动作就做小动作,有几次竟然在课上为了玩具打骂起来;课间,铃声一响,准备工作和作业都不做,就飞奔到校园各个角落玩耍,铃声响后才想到去小便、匆忙拿出下节课要用的书本;打架时有发生,纸屑随地乱扔。最令人头疼的是班中有两个“小帮派”。第一头疼“小帮派”:坐在教室前两排的三个小个子男生,调皮,喜欢打小报告,小摩擦不断,一有摩擦就互相对骂,甚至发生肢体冲突,我给他们起名“小个多嘴派”;第二头疼“小帮派”:坐在最后一排的四位小胖子,块头比同龄孩子大,都想“称王”,谁也不服气谁,一有摩擦就用武力来解决,我给他们起名“四大块头派”。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钉子户”,他上课不但不认真听讲,还经常去欺负同学,课后还偷偷摸摸、打架,每天惹是生非。正是由于这些因素,该班班级纪律才一塌糊涂。学生不守规矩,缺乏集体荣誉感,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难怪班级的总体成绩会垫底。如此“散装”的班级,我怎么把它“整装”起来呢?我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班级管理的方法,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整改。

一、建设班级文化,增强凝聚力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才能孕育出优秀的班集体,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

(一)制定班级公约,强化规范

接手后的第三周,我在班会课上组织大家一起来交流没得到流动红旗的原因。小项同学说:“小黄帽来检查红领巾,好多同学都不佩戴。”小王同学说:“中午地面上的垃圾很多,所以扣了很多分数。”小刘同学说:“中午自习课的时候,大家不认真自习,好多同学大声讲话。”小麦同学说:“就餐的时候讲话,桌面不整理干净。”……看来,同学们对自身存在的问题都是有所了解的,于是我组织大家针对班级问题进行讨论,就卫生、纪律、就餐、文明、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班级公约的制定,形成文字后张贴在班级公布栏里,让学生时时对照自己所制定的公约来强化自己的规范意识,并让他们在规范中成长。

(二)布置班级环境,熏陶教育

好的环境能给学生无声的熏陶。“让墙壁说话”是我的首要突破口。我利用班中的三面空白墙壁,发动学生用自己的作品来装飾,开辟了“瞧,我的巧巧手”“聆听花开的声音”“你争我夺,谁进步?”这三个栏目,定期把学生的进步展示在墙上。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我还利用好两角:小小图书角和植物园地。学生课余时间去随手翻翻书,增长知识;观察观察植物,一起参与植物的养护工作,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三)开展班队活动,查漏补缺

主题班队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针对班级问题,我开展了“文明礼仪在心中”“让诚信之花绽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习惯伴我成长”等主题队会,对班中孩子的一些陋习进行拍照或录制视频,在班会课上播放,并引导大家和正确的做法进行对比,交流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在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在行动上得到了引导,班级的面貌也在日渐焕新。

二、巧捋“小帮派”,提高学生素养

“硬件”环境调整好后,“软件”也得紧跟。班中最让人头疼的“小帮派”,怎么治?还得对症下药才行。

(一)“小个多嘴派”——任务加身,增强责任感

我观察下来,发现这三个孩子还是比较天真可爱的,他们还“吃马屁”。找到药方后,我找他们座谈,对他们喜欢打小报告这一行为进行引导教育:为了班级荣誉打小报告而和同学发生摩擦的,可以原谅,但是在和同学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音量和语气,要懂得尊重他人;为了口舌之快、叫人家绰号而和同学产生摩擦的,要批评。接着,我指出他们身上的优点:热爱班级、尊敬老师、劳动积极……然后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我分别给他们安排了班级小职务:督促红领巾佩戴、午间纪律检查、班级卫生检查。我提醒他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要注意方法,不能拿着鸡毛当令箭,给同学提整改意见的时候态度要好,碰到不听意见的同学不能骂人,更不能用武力解决,要及时向老师汇报工作情况。从他们三个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惊讶。我鼓励他们,相信他们一定能胜任,任命在全班的掌声中通过。一周试用期下来,他们和同学间虽偶有摩擦,但是我一直不断地纠正、鼓励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予以肯定,同时指出其不足,让大家一起提出改进措施。每天放学后,我还和他们交流、谈心。慢慢地,他们身上的坏习惯消失了,在班级管理中也感受到了责任感。

(二)“四大块头派”——正面交锋,增强归属感

这四个孩子因为个头大,所以觉得自己牛、了不起。班级其他学生都有点怕他们,不愿意和他们多交流、接触。怎样让他们融入班集体、有归属感?我首先要做的就是融入他们、和他们做朋友。课间,我总是和他们随意地谈谈话,或者和他们一起活动。我观察下来,发现其中两个属于虚胖,臂力一般。于是,课间我找他们掰手腕,当他们输给我时,那种敬佩的小眼神让我感受到了“他们佩服我了”。还有两个小胖子是“真材实料”,但不灵活。课间早锻炼时,我就和他们比赛跑步,结果我轻松获胜。在两个“真胖子”心中树立起威望后,我把他们找来,叮嘱他们要注意饮食,如果再胖下去的话身体健康堪虞,并告诉他们:一个人厉不厉害,不是看拳头,而是看品德。我也给这四个大块头分配了任务:轮流帮班级领水果,“虚胖组”“真胖组”PK,做得好的颁发奖章。这样一来,“争权夺利”减少了,他们的力气也有了用武之地:班级拖地抢着干,领取班级用书也有他们积极的身影。同学们也不再讨厌他们了,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耍、交流,他们在班级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三)“钉子户”——抓住心理,打一下给一块糖

这个家伙难教育,软硬不吃,当面接受批评,但转过身来又干起坏事。对他,我根据事件大小,该严厉批评的就严厉批评,并结合宽容教育,采取表扬鼓励战术,抓住他的心理,打一下给一块糖。如在一次美术课后,班里小陈同学的彩铅丢了好几支,发现就在他那里,小陈哭着来告状。对此,如果当面去批评他,他肯定又要发脾气,班里孩子又要对他有意见,骂他“小偷”。我想了一下,把他叫过来,对他说:“刚才美术课,小陈同学的彩铅有好几支都不见了,肯定是大家在整理的时候不小心把别人的彩铅误以为是自己的。刚才老师问了好几个同学,他们的彩铅数量都对,没有多的,你也去看看你的袋子里有没有多的。”听完我的话后,他回了教室,不一会儿,他走过来说:“老师,我这里有几支多的。”我把小陈也叫过来,让他当面把彩铅还给小陈,并对小陈说明是他不小心拿错了。同时,我当面对他说:“拿错不要紧,发现后及时归还还是好样的。下次在整理的时候,要看清楚。”他也表示会的,一场风波就这样避免了。平时,我还常常和他的父母交流教育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家校合作,這个小家伙的行为有了明显改观。

三、确定奋斗目标,提升班级水平

针对班级情况,我利用晨会和班会课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三个奋斗目标。

(一)个人目标:规范自我

在班级公约、班级口号制定好后,每位同学在我发的爱心纸上分别写出自己在行为规范上表现好的地方和欠缺的地方,再对照公约中学习习惯(课前、课中、课后)、道德行为、文明礼仪、纪律卫生、校园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对自己的个人行为进行反思。之后,每个人制定个人改进目标,并把它张贴在班级后面的“争章夺星”栏目。每周,我进行考核,通过自评和互评,对表现好的和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

(二)单周目标:团结小组

个人目标明确后,班级的很多孩子都行动起来,但是难免还有一些“顽固派”总是拖后腿。这时,我推出了“班级单周目标”,先让学生明白,要想班级获得周流动红旗,靠个人的努力不够,我们大家要团结起来,互帮互助,共同进退。我开展了小组竞赛,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小队起名,经过一番商量,小队名字孕育而生:火箭队、加油队、必胜队、成功队。每个小队的行为采用分数累计制,把参差不齐的孩子们捆绑在一起。这时,小组里行为习惯好的学生都会主动帮助行为差生,行为差生也会为了不拖小组后腿、为小组的荣誉而改变自己,积极行动起来。小组竞赛实施两周后,在联合晨会上,当全班同学听到班级名字的那一刻,大家都鼓掌欢呼。我知道,这面流动红旗来之不易啊!

(三)每月目标:提升班级

尝到了甜头,班级的氛围悄悄地改变着。这时,我提出争夺“文明示范班”的目标要求。在晨会课上,我告诉同学们,这个示范班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要获得三周以上的流动红旗才行。同学们都表示要争取,可在获得第一面流动红旗后的两周,我们都与周流动红旗失之交臂,同学们很沮丧。我再次召开班会课,大家一起交流问题所在及改进方法。我鼓励大家,只要团结、努力了,阳光总在风雨后。果然,在下个月的争夺中,我们班级获得了“文明示范班”。这面大大的、红红的旗帜挂在班级中,学生的自豪感一下子油然而生。在旗帜下,我就说了一句话:“谁说我们班不行?大家说我们班行不行?”“行!”掌声雷动,张张笑脸绽开!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反复抓、抓反复。我们从“差班”到“文明示范班”,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在失败、总结中成长起来了,朵朵花儿向阳开,班风班貌有了很大的改善,班集体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集体。作为班主任,让“散装”班级蜕变成“整装”班级,实现华丽的转身,我收获到的更是一路花香!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行为习惯班级管理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