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职业幸福”到“人生幸福”

2020-11-28曹建忠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调适教师

曹建忠

摘要:从“职业教师”到“幸福教师”,从“职业幸福”到“人生幸福”,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职业获得感,来自扎实的修炼。一名教师从合格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从“职业幸福”到“人生幸福”,需要拥有教育的境界与情怀。

关键词:教师;职业幸福;人生幸福;心理调适

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教师若要在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环境中调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让自己能一直能幸福地走过教育的“千山万水”,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只有具备良知,才能使自己深爱教师这一职业,成为优秀的教师。可见,“职业幸福”需以幸福的名义定位:我是谁?为了谁?

我是谁?是教育者、研究者、促进者、引领者。为了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小学六年,浸润和影响孩子的一生。然而,在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前,教师会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如若不能将压力变为张力,长此以往,执着于教育的动力将会慢慢枯竭。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挑战。

一、透视教师心理:教师价值定位的元思考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是教育之本。因为教育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和孩子的未来。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教师面临的双重压力不言而喻。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患有不同程度职业病的教师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34.5%,长期站立授课、伏案批改作业等工作,使颈、肩、腰椎病及静脉曲张等成了教师的常见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徐燕、王芳撰文指出:“教师是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之一。教师职业在辛苦之余,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长期累积下来,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据权威统计显示:30%~40%的教师经常性处于情绪波动之中,15%有心理问题,7%有心理障碍。教师目前也是心理压力巨大的职业之一。”这种现象不容忽视,需引起高度重视。

教师的心理问题始终是教师职业的焦点问题。心理健康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某些教师缺乏师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导致育人教书状态不佳;状态不佳,导致无法正确理解学生的需求,进而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在这样的状态下,何来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无形的压力会影响教师的生理变化、行为变化、认知变化、情绪变化,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态?

1.认知调节是减压的前提

有关方面要帮助教师下好“五盘棋”:立足实际,确定发展方向;调整认知,悦纳自我与接纳他人的各种不完美;悦纳教师职业,摒弃不合理的比较方式;正确评价自己,克服忌妒心理;增强自信,增强教书育人的获得感。

2.情绪调节是减压的关键

情绪需要表达、接纳,不要压抑。教师要学会放松自己,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关方面应该积极帮助教师排解烦恼,如学校领导可以在假期安排教师集体外出旅行,让教师在旅途中放飞心灵。这是一剂妙药。

3.人际关系与生活节奏的调节

教师要给心灵“补钙”,这样才能乐于“育人”。学校领导要关注教师的需求与成长。教师自己也要主动求助有关教育学专家及心理医生,积极接受建议,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园丁。

二、心态决定状态,幸福的教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一)面对心理压力,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之重任

“学生难教,家长难处,学校难待,老师难当”,是当下教师的窘状。“应试为本的教学观,知识为本的课堂观,分数本位的评价观”依然是教育的痼疾顽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依然存在。面对层层传导的压力——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环境压力、人格因素压力、家庭压力等,教师要学会缓解心理的压力。自我调节的办法主要有:角色转换,自我安慰,音乐冥想,培养爱好,等等。

(二)面对新挑战,重新定位自身职业规范和价值取向

每位教师都有属于自己成长的轨迹和故事。教师要遵循成长的规律,要有自己的“发展方向、专业素养、团队合作”三个支撑点,要思考和解决“值不值、能不能、想不想?”的问题。

定位职业价值,首先要求教师思考:自己的“本心”是什么?“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要把本心收回来,就需要有教育情怀。功利浮躁下的生命状态,谈何幸福?有幸福感的教育必定有爱,有爱的教育必然会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在教育过程中,有心的教师会主动地去发现:儿童是人,是独一无二的人,是不断丰富、不断成长的生命,是有价值的自我實现和精神诉求的生命,是有时会淘气、有时会犯错、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是具有可塑性、开放性、创造性、不断趋向个性化和社会化成长的生命……同时,教师要知晓教育的真正蕴意。教师的爱有别于一般的爱,它的基础是情怀和境界。要画一个新时代教育的同心圆,必须以责任、激情与使命为半径。因此,教师应树立自我心理维护的自觉意识,培养乐观向上、胸怀坦荡、豁达宽容的心理素质。事实证明,唯有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的老师,才能获得心灵的愉悦。

三、状态决定姿态,幸福的教师要有一个好的教态

(一)给理念一个转变

教育就是改变。人生的意义不在一经一卷,而在一念一悟。从“知识育人”到“文化育人”,从“教学”到“教育”,从“教书匠”到“名师”,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内在需求,是波浪式推进的过程。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希望:当揭开教育的面纱后,看到的不是布满皱纹的脸庞,而是春风满面的笑容。在自己的粉笔生涯中,教师若能参悟到教育的真意、生命的禅机,那么他所站立的三尺讲台上,黑板擦抹去的便是功利,留下的定是真理。

(二)给教书育人一个理由

教书育人是谁的事?教育意味着什么?敢于直面这些现实问题需要勇气。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中,我们不过是万物改变中的微小一部分,我们无法让事物永远停留在我们所期待和希望的轨道上,无法去主宰未来的万物更迭。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我们如能欣然地学会接受改革带来的变化,真真切切地去潜心研究,做实做好真教育,反而会更加坦然与踏实。当个人的“小我”融入“大我”的时候,“小我”成就了“大我”,自然而然,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三)给职业一个幸福的名义(“万类霜天竞自由”)

从“职业教师”到“幸福教师”,从“职业幸福”到“人生幸福”,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古人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成才,非静无以成学。展望未来,如果用上10~20年来概括和规划我们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归纳:沉淀一个高修自律的自己,建立一个职业发展的体系,实现一种人生的“职业幸福”。或许,我们无法得到一个卓越的结果,但必有一个幸福而美丽的过程。若干年过去了,当我们打开尘封的记忆,定会在阳光下微笑,因为我们无愧于三尺讲台,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

四、姿态决定生命态,幸福的教师要有一个好的梦想

立天之道——追求的是“真”,立地之道——追寻的是“善”,立人之道——崇尚的是“美”。这是评价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三把标尺”。

志存高远有理想,丰富学养有思想,勇于实践有创新,心系家国有大爱——这是新时代教师的必备品格。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使命。职业可以退休,而事业却能永恒。

如何求真?教育之道乃自然之道。真就是规律,任何事物都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无为而治是真道。教师应该学真知,做真人。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必然是目中有人、心中有爱的好教师,因为他知道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学生,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聚焦学生发展的维度。教师尊重学生,意味着教育过程要富有情趣;教师热爱学生,意味着教育思想要以慈悲为怀;教师发现学生,意味着教育要时时发掘人的天性;教师启迪学生,意味着教育要激励学生健康向上;教师解放学生,意味着教育目光要指向人的心灵;教师成就学生,意味着教育使命要看见人的成长。只有具有责任感和幸福感的教师,才会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央,尊崇教育规律,把职业当作事业。

如何求善?教育之道,因道而合,因理而变。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教师必然是一个能发光的行者。学生的成长是教师的关注核心。教师应关注差异,关注情感,关注需求,防止教育的“马太效应”,让每一个孩子都不掉队。人的素质=(知识结构+情感结构)×思维结构。于漪说:“我一辈子做老师,我一辈子学做老师。”叶圣陶说:“一生只为一件大事而来。”季羡林说:“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这些教育名家之所以对教育事业有如此的执着,并以此为荣,是因为他们拥有一颗做真教育、做真学问的心。可见,只有修己安人,才能实现内圣与外王的高度统一。

教师之美,美在本真,美在自然,美在慈悲,美在育人,美在无私,美在智慧,美在精神的丰富、灵魂的丰盈。美的教师会把儿童放在教育的中央,会懂得蹲下身子看孩子。因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爱,爱是生命中最美丽的太阳。培养自身的审美素养,用美的视角来定位职业规范与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身为人师的追求。

五、跳出幸福看幸福,从“职业幸福”走向“人生幸福”

长期在一线的教师都在探索一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诠释“职业幸福”这个点?具体地说,就是这个教师生命的发展点、适合点在哪里?只有内在变了,外在才能改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获得感的存在,来自扎实的修炼,从合格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从“职业幸福”到“人生幸福”,需要具備教育的境界与情怀。改变认知从改变思维开始,改变思维从改变心态开始。

人之大,不过沧海一粟;群之大,不过森林一叶。故,人以谦卑为怀,方能成其叶;以厚德为基,方能载物。在教育中“重自主——乐参与——会成长”的教师必定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梦想,而且这个梦想是有根的。有根的梦想,才会发芽、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当教师能把教育看得很大、自己很小,把学生看得很大、自己很小,把学问看得很大、自己很小时,“小我”就能汇入精神的“大我”。当教师的“小我”能成就“大我”的时候,教师就能找到“职业幸福”的“本我”,这便是初心啊!用温馨的话语展示幸福的姿态,用智慧的大脑丰富幸福的内涵,用感恩的心灵分享幸福的生活,这便是幸福教师的模样。教师要从“职业幸福”向“人生幸福”转向,需要静心。这静心有无与时间无关,它是一种状态,一种心灵的愉悦。在有心的人眼中,物是有灵性的,这种灵性,由人及物,由物及心,由“小我”走向“大我”,滋养出在这人世间安然缓行的一份从容,一缕静气,一种高修,一种心灵的悦纳与自由。这,便是“职业幸福”的境界。

(责任编辑:吴延甲)

猜你喜欢

心理调适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调适初探
秋天在哪里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法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老庄的“和谐”思想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调试
美育教师
教师发展
高三,我这样帮学生进行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