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0-11-28陈晓彤王婷何逊陈欢
陈晓彤 王婷 何逊 陈欢
摘要:“在地”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是通过运用村落与根植于其上的文化、风土、建筑等地域特性的依附关系,利用本地资源顺应条件在解决自身问题的同时保留本真谋求发展的过程。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及访谈等方法,对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西岭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西岭村现存问题及发展优势,植入“在地”的村落保护与发展理念,从人才“在地”、建筑“在地”及文化“在地”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策略。在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新路径的同时,延伸至整个乡村发展范畴,进而促进乡村整体建设水平改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在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窑洞建筑;西岭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9.007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9-0044-09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 Situ: Taking Xiling Village, Pingding County, Yangquan City as an Example
CHEN Xiaotong, WANG Ting, HE Xun, CHEN Huan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 situ is to use the dependenc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illage and the cultural, terroir, and architecture rooted in it, and use local resources to adapt to the conditions while solving its own problems while retaining its true nature the process of seeking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uses field surveys and interviews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Xiling Village in Yangq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one by on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Xiling Village, it implants in situ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proposes a series of targeted strategies from three aspects: talents in situ, architecture in situ and culture in situ. While exploring new path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t extends to the entire rural development category, thereb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rural construction level and helping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village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situ; traditional villag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cave building; Xiling Village
引言
改革開放40年以来,各个时期的发展态势反映出我国乡村建设逐渐向好的趋势,从改革开放初期致力于解决乡村温饱问题,到城市反哺乡村时期整体生活条件的改善,再到乡村振兴新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我国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些变化也有其局限性,各地对于城乡一体化的理解大多只停留在改善乡村居住条件、完善公共、交通设施等方面,对乡村地域文化价值和历史空间形态并没有足够的研究和正确的认识[1]。
传统村落,作为其中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特色突出的一类,同样面临着保护方向单一片面、自身价值得不到释放、发展“同质化”的问题。大部分村落规划建设都是以城市及同类型典型村庄为模板,以统一的规划标准和建设手段开展建设工作[2]。百花齐放各有千秋的态势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千村一面”难寻特色的尴尬局面。进而造成我国村落社会文化、生态环境、自然格局、历史风貌及传统习俗等诸多方面的重大损失更是难以弥补。
想打开乡村发展单一、同质、盲目等解不开的结,需要先从最典型的传统村落入手,如何有效解决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成为当下需着重思考的社会议题。面对我国传统村落存在诸如此类的困境,亟待转换新思路,从“在地”视角探讨如何将问题与发展机遇相结合,来彰显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展村落保护与承接并举的可持续策略,以探寻新时代背景下乡村特色化发展的新途径。
1“在地”理论及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探索
1.1“在地”的缘起与发展
近年来,随着快速城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被正视,以“人地关系”为本源的“在地”发展理念,在以建筑科学为主的多学科领域中受到持续的关注和应用。建筑视角的“在地”,意味着建筑由地方的营养生发,与邻友善对话,從而根植于所在,从属于所在。而其所在,即是生活[3]。
溯其源头,最早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地区是台湾,源自对20世纪90年代宜兰经验下的台湾本土地域性建筑师及其建筑实践的描述。东海大学建筑系教授罗时玮评论了多位“与时间为友”的建筑师们的作品,并将他们称为“在地实践的建筑师”,认为“他们选择站到地方/边陲,获得不一样的视角与态度,关注地方社会的在地生活纹理与真实底蕴”[4]。
而随着“在地”一词在大陆逐渐升温,乡村地区成为“在地”视角投射到的先掘土地,由于乡村有着天然特殊的环境及相对稳定的人地关系,加上近几年乡村建筑实践的热潮给了当代建筑师实践的机会和土壤,乡村建筑中的“在地”,更加注重具体的环境关系,将建筑与原生的“地”“人”及最真切的生活联结在一起[5]。不少当代建筑师在乡村建筑中也开始自觉地探索“在地”的理念和方法,并已取得初步成效。扎根西南的西线工作室,致力推行农村建筑项目的城村架构;迹·建筑事务所则侧重在乡间地头和自然环境里进行建造[6]。他们的设计富有地方特色,力图让建筑扎根于所处的环境,是对“在地”的重要发展。
从台湾到大陆,从城市到乡村,“在地”理念已在建筑领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和发展。传统村落,作为乡村建筑聚落与人文关系的合集,根植于生活本源的思想对依附自身资源生长的传统村落来说是适用的,但基于“在地”视角开展的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尚处萌芽阶段,相关文献较少,而村落“同质化”“盲目化”势头却愈发严峻,亟待切实有效的治理与添补。
1.2“在地”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
传统村落,因自身历史、文化、自然等方面价值的不可替代性,着重以结合自身特色资源开展保护为主导,通过分析村落发展道路中存在的问题,两相融合补充后,以“在地”的视角寻求了一系列针对性的规划策略。
1.2.1“在地”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思路转变
(1)着眼全面:表象空间向深层内涵迈进
“在地”思想与传统的村落保护着眼点不同,明确村落发展不限于物质空间单一层面的事实,从思想上向文化、人才、精神等多元内涵迈进。将物质空间作为最易感知的表象特征,乡土文化、宗族人脉作为深层次内容,摒弃“保护村落空间环境既是保护村落”的惯性思维,落实标本兼治、血肉丰满的村落传承与创新[7]。
(2)活力注入:单向呼吁向多方营造拓展
现有传统村落的修缮与活化是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关部门及专业团队从直观视角对村落的理解代替了世代久居于此的村民,传统调研方式在短时间内能收获的真实需求甚少。“在地”思想将这种村落内生动力作为活化源头,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源价值,集乡民之所愿,政府、专家之合力,筑守乡民心中的理想村落,实现源头到涓流的持续循环。
(3)方式更新:模式开发向个性保护转变
现有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不足,仍然有很多传统村落在开发商利益的驱使下、周边村落的成功开发下不断模式化,违背生长规律的历史移除和违和植入,丢失了自己。“在地”视角的核心,正是在重保护的前提下,强调整体统一下的个性开发与时代延展,实现村落空间功能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8]。
1.2.2“在地”视角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方法探索
(1)立足个性
传统村落作为乡村中依其历史沉淀、自然风貌、文化底蕴等方面独具价值的存在,其保护和发展应首先从整体上探讨不同村落个性中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从村落自然、文化、生态等个性元素出发,同时结合村落实际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在地”优势资源与其之间的关系,本着以己之长补己之短的目标,着力构建互补的闭合循环,以此为出发点展开探索(见图1)。
(2)深化维度
整体上定位村庄个性是研究的起步,也明确了村落保护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传统单一维度的模式无法解决深层多元性的实质问题。传统村落期待解决风貌不协调、建筑存在违和感等空间层面的问题趋于表象,从而深究其实际发展现状,挖掘表象问题下蕴藏的文化源流及精神支撑等方面社会人文层面内涵。
从村落空间、组织人脉和乡风文化三大层面对个性要素进行概括,具体来说,以活化内生动力为牵引,通过民众需求协同、组织模式重塑、多元共建并进实现村落制度的激活性转变。通过协调整体风貌、公共空间包容性营造、建筑分级分期保护与延续性发展对接物质空间层面。通过内容分类解读、形式延展革新落实村落精神文化层面的呼应共营村落再生(见图2)。
(3)集结动力
将着眼点落在如何调动原生能量,以一种“原汤化原食”的方式激发村庄内生动力。在乡村人才流失的背景下,利用村落长久历史背景下沉淀的凝聚力,通过村落人才建设及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调整,调动乡贤回报家乡的热情,结合村庄发展、环境、文化、基础建设等多方面的潜在就业机会,吸引离乡青壮年重归故里,为自家村落建设增砖添瓦。进而形成村民为主、多方辅助的村庄发展“在地”源泉(见图3)。
(4)活化方式
村落活化方式以保护为主毋庸置疑,同时也在于时代的延续。对物质及文化提倡分类分级维护原则,对保护和修缮的物质空间留其原真,为本土文化技艺提供展示平台。对风貌建设上有差异、年代近、存在更新余地的物质空间采取小规模自主更新、动态化长期营造的活化方式,在顺应城市肌理的前提下适度探索发展空间,精神文化上洞察时代需求,探索新的延续媒介,使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接轨。对传统村落来说,新的活化方式不仅能缓解村落改造资金问题,也通过保留物质空间和人文技艺,为实现传承和共享传统、创新文化留有余地(见图4)。
2西岭村现状问题解析
2.1村庄基本情况
西岭村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东北部,居太行山中部东麓。村域总面积4.04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约280亩。现共有村民165户,常住人口800左右,全部为汉族[9]。西岭村部分特色空间与多种非遗文化亟待传承与拓展,在2018年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2村庄现状存在问题
2.2.1人才离乡组织老化导致内驱不足
西岭村依其“村民齐心、组织尽责、乡贤助力”的内生人脉特点,具有强烈的地缘归属感、较好的组织号召力和群众基础。
但与我国大多数乡村一样,由于就业机会甚少,青壮年不得不外出谋生,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空心化现象愈发严重。针对此类问题,村落组织形式上较为守旧,仍保持传统乡村治理自上而下的组织发动模式,虽有一定号召力,但结合留守村民大都是老幼群体的实际情况,呼应程度及配合能力存在很大局限性,乡村建设各方面仍抓在村两委手中,村民实时需求沟通不畅。村庄想再发展却无法直接借助本村人力资源,人才参与的不“在地”抑制着村落发展的原生动力。
2.2.2修缮不当建筑违和造成特色缺失
原生空间是传统村落发展的根基,也是乡村“在地”发展的根源所在。西岭村整体格局上相对统一,保留着较为原生的自然本底和黄土地域性的传统窑洞建筑风貌,同时具备双拱偷碹靠山窑的特色建筑形式。
但在现有建筑的修缮与保护上,也存在文保单位与民居建筑老化待修缮、部分建筑与整体风貌不相融的现象。较为明显的体现在村口接待所与村北的陶器厂在形式、材质、色彩等方面与本地民居窑洞形式差别较大,对风貌统一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见图5);戏台等村落重要节点在环境上缺乏美感、功能上未满足村民需求。而对于依托其特殊地形和建筑形式而呈现的第五立面——窑洞的屋顶,却没有得到适当的发展与利用。
2.2.3文化同质形式守旧导致潜力受限
西岭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以民俗技艺为主,有砂器制作、剪纸、彩灯、婚俗、庙会及平定三八席等,贴近生活,体验感较强。村中经常组织乡民与非遗传承人学习互动,促进了整體文化氛围。
但是,西岭村在实际文化传承中却存在偏差,选择以周边发展较好的村落为楷模,沿袭他村以历史沿革为主要文化脉络的发展模式,忽视了自身历史较短不具备持续发展性的问题。而对于本村特有的多项非遗文化,仅采取了传统直观展示的方法,未考虑与时代相结合的新途径,形式单一致使传达受限。同时由于多项非遗级别较低且知名度不高的缘故,而未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发展。
3“在地”视角下的西岭村保护与发展策略
结合西岭发展优势与现存问题,沿着“在地”的村落保护与发展路径,从人才“在地”、建筑“在地”及文化“在地”三方面提出针对性策略。
3.1人才“在地”
3.1.1多方参与建设,实现结构活化
重构村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村民参与不足问题。利用西岭村民凝聚力强、组织号召力强、乡贤辈出责任感强的特点,由规划师进行专业指导,将村庄主体划分为以组织为协调关系,以村民为建设主力、以乡贤为知识输出,以第三方规划师为技术指导四类(见图6)。
村民依据各自所长,投身到建设之中,在专业指导下,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充分体现村民人才的“在地性”。乡贤主要为村庄发展提供引导及知识帮助,与村民一起协作助于增强村庄凝聚力,同时可以适时提供投资援助。村两委在新模式下主要承担组织村民、与乡贤及规划师沟通,并协调各方之间关系的作用,同时代表政府进行小规模投资。第三方规划师团队则作为技术指导人员,以协助的方式,助力村庄各环节建设[10]。四方参与主体的参与比例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在村庄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起到不同作用(见图7)。
3.1.2岗位资金保障,助力人才返乡
青壮年人才返乡是西岭村人才“在地”发展的首要环节,作为村庄自建中坚力量,助力人才返乡从岗位扩充、资金保障、乡愁添补三方面提供支持[11]。
(1)岗位扩充
人员聘用是一种将村庄内闲置人员及因村庄缺乏就业岗位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的打工者聚集起来,为他们提供在地就业机会,并尽其所长地进行职位分配的方式,具体岗位包括餐饮服务后勤人员、砂器文创工坊技术人员、西岭非遗体验引导员、展览演出人员、古建修缮人员、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人员等多个职位。
(2)资金保障
在为返乡人员提供岗位的同时也是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资金保障,建议在吃住上提供一定补贴,保障收入均衡。
(3)乡愁添补
对于在外务工的村民来说,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外,回乡干活,投入满腔热血建设自己的家乡与在外漂泊是截然不同的,常年无处安放的乡愁终归故里,与家人团聚的精神满足是无可比拟的。
3.2建筑“在地”
3.2.1肌理与民居的保护与传承
在西岭村的设计实践中,首先,对村落的整体形态进行研究,遵循其既有的生态格局中村落建筑与台地农田相间错落的原生态势,并保持其与山相依的原始肌理,在保持风貌的完整性上最大程度的维持了原状,这也是对村落本土资源的尊重(见图8)。
其次,对西岭村中的各类建筑进行整合,将现有建筑按照其年代及价值进行划分,分等级地制定保护策略。将村庄现有县级及以上的文保单位作为重点保护对象,除稍加修缮外基本保持其原有风貌不变,针对庙宇类的重点保护建筑仍维持其原有祭祀功能,以人的互动来活化文物价值。针对西岭古水井及保晋特矿等不可移动文物,划定区域开展保护工作,对其周边环境进行清理及改造,依旧保持文物的原有形态。将村庄现有民居型窑洞建筑及部分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公共建筑作为一般性保护建筑,采取保留旧有建筑及历史信息。除必须的恢复历史原貌措施外,其他保护和更新措施应在不破坏原貌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以生活需求为出发点的修缮整治工作[1],相比重点保护建筑更加注重房屋的使用效果[12]。
3.2.2建筑与空间的优化与拓展
将村庄内一些与现状整体风貌有出入的建筑,根据其形态与风貌出入大小程度的不同,从材料、色彩、造型、功能等方面入手,系统地进行维护及改造,并对村中部分公共空间进行优化与开发。
(1)陶器加工厂位于村庄北部,作为村庄二产的主要来源,以及非遗文化技艺的传承之地,承接着产业与文化双重兴旺的重任。在外观方面,作为工厂不刻意追求其形式上的统一,保持原有形态,提取要素进行老旧翻新及修缮工作(见表1)。对内部格局进行了调整,原内部结构较杂乱,考虑其为文化传承场地,将生产与展示进行了分区,使参观者与员工都能有序的进行参观、学习与生产[13]。
(2)村中公用接待所位于临近村口处的入村必经之路上,材料虽为石材堆砌而成,但未沿用本土窑洞类似石材,也因此色彩偏暖,与西岭整体的灰色偏冷基调存异,造型上属于较为现代的二层楼房,无窑洞标志性的拱门与窗。经过整治,保留其石料堆砌的基础,在色彩上进行了调整,对建筑外观进行一定的改造,造型上保持与村落中的窑洞形式一致,使其融入西岭整体风貌中。
(3)第五立面倚仗西岭地势浑然天成的独特空间,作为日常的交通通道及村民的晾晒场地。优化后,对单一的屋顶空间适度地添加硬质铺装及绿化,开展精细化设计。整体上将村落屋顶空间连接起来,形成一条象征西岭村精神的纽带。可用作村民及来访者日常休憩的场所,眺望远处风景的平台,来往的交通通道,成为西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4]。
对其他公共空间开展优化,选取戏台空间进行节点设计。延续村落传统风貌,空间设计在尺度与造型的优化上要求与村中古路及窑洞民居原有立面轮廓的变化相协调,打造景观优美、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见表2)。
3.3文化“在地”
3.3.1文化的分类传承
西岭村拥有众多山西特色民间文化与非遗技艺,根据不同文化项目特征进行传承形式的分类,使西岭文化以其更加适合的方式不断传承与推广下去(见表3)。
3.3.2活动的本土延续
窑洞这种传统的黄土建筑形式,是西岭建筑文化不可或缺的符号。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融入西岭发展也是必然。如何充分发挥这一特色资源,需要借助活动的设计来达成。
(1)品牌logo及文创周边
“喜临窑洞”文化品牌logo设计,灵感来源于西岭村的特色——窑洞,通过艺术变形,将窗棂的元素融入其中,“西岭二字”隐约可见,最后用剪纸这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15]。同时,可利用logo设计冰箱贴、水杯、帆布包等周边产品,使参观者留有纪念,达到宣传西岭的目的,扩大西岭整体影响力,以便进一步发展(见图9)。
(2)特色活动
通过策划一系列趣味性活动,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刻地体悟窑洞文化。如设计“打卡地图”,游客可以通过搜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如影壁、门楼、神龛、窗棂等,以印章或贴纸的形式在地图上打卡,获得相应的奖品(见图10)。
4结语
当前我国乡村发展的关注点已经从物质基础层面上升到了文化空间层面,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借助“在地”这一视角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路径进行探索,提出人才“在地”、建筑“在地”、文化“在地”的普适性策略。其后,以西岭村作为实践对象,在分析其现状发展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在地”保护与发展理念结合西岭特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发展策略。
“在地”视角下的西岭村保护与发展策略,不仅是一套只适用于西岭村开展落实的策略,还是一套可以普遍推广到与西岭村类似,在建筑、文化、人才方面存在保护层面单一、发展脱离个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的自然村和规模较小的行政村的发展策略。从更深远的意义来讲,这种“在地”的村庄发展策略对探索中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村庄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参考文献:
[1]文琦,郑殿元,施琳娜.1949—2019年中国乡村振兴主题演化过程与研究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9):1272-1281.
[2]李欣鹏.城乡一体化与城乡同质化思辨——城镇化背景下对乡村建设的思考[J].规划师,2013,29(z2):32-35.
[3]唐忠林.“在地生长”的乡村设计策略——桐冲口村千年瑶寨重构中的“蕴”与“韵”[J].华中建筑,2019,37(9):94-98.
[4]罗时玮.当建筑与时间做朋友:近二十年的台湾在地建筑论述[J].建筑学报,2013(4):1-7.
[5]鲁强.当代建筑师的乡村建筑“在地性”策略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7.
[6]段明明,杨诚,王汉杰.建筑设计中的在地性思考[J].城市建筑,2019,16(3):192-194.
[7]孟祥武,包涵,葉明晖.文化线路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活化策略探讨——以陇南北茶马古道平洛镇三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8):79-86.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8.012.
[8]刘强.在地文化视角下城中村有机更新路径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大学,2019.
[9]理南南.阳泉市传统村落空心化形成机理及治理策略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6.
[10]张欣婷,李建学,邓钰婷,等.乡村自主性空间治理机制研究——基于土地资本化的视角[J].小城镇建设,2019,37(2):80-86.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9.02.013.
[11]丁奇,李俊峙.基于共同缔造理念的村庄“三生一体”策略研究——以日照市五莲县董家楼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0,38(3):80-87.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3.013.
[12]姚英骄,张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磨沟村为例[J].重庆建筑,2020,19(2):9-11.
[13]王曼.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境与出路[J].居舍, 2018(36):154.
[14]林琢,吉少雯.福州鼓岭传统村落建筑保护的历史传承与发展——以宜夏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8,36(z1):45-51.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z1.009.
[15]林婷.传统村落在地文化保护策略研究——以永泰嵩口古镇为例[J].工业设计,2019(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