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更新中帝陵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研究

2020-11-28尹秀梅张凯莉

小城镇建设 2020年9期

尹秀梅 张凯莉

摘要:帝陵鉴于其特殊的遗产属性,在城镇更新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同时陵区保护发展与区域空间的调整更新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凸显。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与总结,引入共生关系,提出“城陵共生”营建策略,并以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之巅的黄帝陵为例,基于共生关系,从黄帝陵文化遗产的类型、现状,以及黄陵县与帝陵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复杂耦合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提出“以陵养城、以遗塑陵、城陵共融”的共生策略,以期为我国县镇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提供思路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城镇更新;城陵共生;文化遗产保护;黄帝陵;黄陵县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9.008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9-0053-08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mperor Mausoleum Cultural Heritage in Urban Renewal

YIN Xiumei, ZHANG Kaili

[Abstract] Emperor mausoleum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newal in view of its special heritage attribut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ausoleum areas and the adjustment and renewal of the regional spa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through relevant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summar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urban symbiosis. Taking the Huangdi Mausoleum on the top of the bridge mountain in Huangl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symbiosis relationship, it carries out in-depth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heritage typ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complex 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uangling County and the Huangdi Mausoleum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oposed the symbiosis strategy of "using the mausoleum to support the county, using the legacy to reshape the mausoleum, and the city and tombs in harmony". The symbiosis strategy of "integration" is intended to provide ideas and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counties in China.

[Keywords] urban renewal; symbiosis of county and tomb;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Huangdi Mausoleum; Huangling County

引言

文化遗产是时代文明的鲜活载体,其中帝陵尤具代表性。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明确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在2018年召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估总结大会上,以及在《陕西省“十三五”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中,均明确要求完善历史名城名镇建设和文化资源保护类型、范围、系统的建立,强化融合性、地域性发展。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县城北1公里桥山之巅的黄帝陵(本文中主要研究范围为“黄陵县桥山之巅黄帝陵”,下文中均统称为“黄帝陵”),始称轩辕庙,距今已有近五千年历史。自唐朝起開始举行国家公祭,清廷于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确定了帝王陵寝祭典,祭黄帝“轩辕氏于中部①”[1-2]。民国初奠时,南京临时政府代表团于黄帝陵举行隆重祭祀典礼,孙中山先生特撰祝词[3]。到1935年,黄帝陵祭祀被列入国家祭典。自2004年开始,我国每年清明节都会在黄帝陵举行国家公祭活动,黄帝陵已然成为中华儿女缅怀先祖、凝心聚力、追根溯源重要场所。

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迅速加快,黄帝陵与黄陵县关系愈加复杂,冲突愈加明显。一方面由于帝陵范围广、遗产丰富,为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而另一方面,由于帝陵紧邻县城中心、遗址分散、原始功能废止等因素影响,导致后续动力不足,黄帝陵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如何寻求陵、城发展新模式,亟待深入研究与有效解决。

1城、陵关系发展研究综述

在《黄陵县城在黄帝陵总体规划意义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文中,首次对城、陵关系进行研究,通过将“县城作为一种空间形象,探讨了它与黄陵陵区意义结构的关系”[4],但这个时期的研究还仅处在遗产考古、审美层次。在2000年颁布的《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地保护规划(2002—2020)》中首次提出:“调整原城镇体系规划中有关经济区划、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及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5]。随着《西安宣言》《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的相继颁布,开始将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做整体性考虑,并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依据[6-7]。此后,宋巍、滕晓漪、向远林等多位学者聚焦小城镇与皇陵、帝陵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实例研究[8-10]。

帝陵作为一种社会敏感度极高的文化遗产,与城镇发展存在复杂耦合关系。陵、城关系的研究,逐渐将陵寝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城镇建设发展作为整体思考,注重地域性景观与文化的塑造,多层面、多视角地探索发展新途径。

2城陵共生体系构建

“城陵共生”关系框架,大致分为三部分:共生关系的提出、共生系统的建立、共生策略的应用(见图1)。

2.1共生关系的概念引入

共生关系最早由生物学家德贝里提出[11],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大要素构成。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创造性地将共生理论引入建筑、城市设计及规划领域[12],并提出“圣域”及“中间领域”,来思考保护本体与环境、传统与发展、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共生关系。此后共生关系被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旅游开发、城市更新、历史街区保护等方向。本文借助共生关系,来试图重新界定黄帝陵文化遗产与黄陵县保护发展中的复杂耦合关系。

2.2共生关系在县镇遗产保护的适用

“城陵共生”体现在两者保护、利用、发展的动态全过程,可以概括为功能、文化、空间三大层面的共融、共存、共生。

2.2.1功能层面:遗产保护与县镇发展的共生营建

在县镇更新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对文化遗产的妥善保护,确定县镇定位,明确功能主次。基于文化遗产特点及区域的特色,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当利用,使其成为承担当代人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整个县镇应遵循保护优先、适当利用的基本原则,避免县镇因无限扩张侵蚀遗产“圣域”。其次调整职能关系,县镇的形成、发展与所包含的文化遗产存在复杂联系,甚至存在因“陵”生“城”的关系。在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应不断控制调整遗产与县镇尤其是老城)之间的职能关系,尽量保证历史的完整性,达到共生共存的状态。在控制调整遗产与县镇之间的职能关系基础上,优化功能布局,在文化遗产周边开发相关特色产业,本着保护优先、适当利用的原则,以商业、服务、旅游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和文化事业进行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发展,对不合理功能进行相应疏解或转移,做到互利共赢。

2.2.2文化层面:文化源泉与区域载体的共生营建

根据遗产类型、分布、环境等多重因素,对遗产进行层级、区域划分,依据保护等级实行复原、完全保留、保留利用、充分利用等措施,将不同保护范围及内容在县镇区域进行落位,划分界限及保护层级,并设立保护档案。其次梳理文化脉络,应把陵区周围与民间传说有关的地点标识出来,尽量恢复历史景点,保护历史古迹。应以保护遗产文化价值为基本原则,同时在经济、政治、生态等多方面寻求利益耦合点。

2.2.3空间层面:历史遗产与区域环境的共生营建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区域环境的营建与帝陵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都极为重要。在保护遗产核心区的同时,需注重原有山水、空间格局的保护,强调圣地感的营造与延续。同时县城的建设要注意风貌控制,要控制建筑物的体量、造型、密度及周边景观风貌,保护自然环境与历史环境,做到与文物景观特征、遗产保护区域风格协调统一。注意空间层级组织,注重县镇与遗产区域视廊、焦点处的景观营造。完善自然、人文景观空间格局。

3黄陵县遗产概述

黄陵县川塬相连、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貌丰富,塬、水、城相接的整体环境赋予了其特有的地域景观。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桥山之巅,以轩辕陵寝、祭祖谒陵场所而闻名于世,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精神圣地。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中部县志》中则记载:“黄帝陵寝,松楸森岑,翠柏苍茂,群山拱附,沮水环流……”。

自然文化遺产主要可以概括为山、水、植被三大类。黄陵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塬,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河谷型地貌。整个地貌分为西部梁峁、川道河谷、东部塬面三个地貌单元。黄帝陵坐落于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陵冢位于桥山之巅,四周山塬环侍,起伏相连。沮水为洛水支流,河流主体贯穿黄陵县域,自西向东紧绕桥山山麓屈曲环流,于皇帝陵陵前成印池,使黄帝陵处在背山面水的绝佳风水环境中。黄陵县内植被资源丰富,林地覆盖率高达70%以上。黄帝陵古柏群是世界面积最大、最古老的柏树林,其中千年古柏高达3万余株,黄帝手植柏距今已达五千余年。古柏群的整体与个体均具有极高的文化、生态价值。

同时黄帝陵作为承载陵寝文化、祭祖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文化价值极高。陵寝文化: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与精神寄托。黄帝陵作为轩辕黄帝的陵寝,距今已有五千多年,深远的墓葬文化与大量的陵冢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祭祖文化:黄帝陵是祭祀、拜谒场所,既举办古代帝王举行的国家公祭,也有文人雅士自发祭祀及民俗祭典。红色文化:黄帝陵核心区内包含大量碑文,包括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等。见证了黄帝陵在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作用,宣誓了炎黄子孙同根同祖的国家认同。在时间推移中,黄帝文化内涵发生了本质性改变,从天下独尊的帝王转变为“中华民族始祖”。

黄帝陵遗产保护区内文化资源丰富,包括黄帝陵、轩辕庙、人文初祖祭祀大殿、唐坊州古城、桥山古柏林、古墓葬群、古长城遗址、黄土台塬等其他文化遗址(见表1)。

4“县、陵”关系演变历程

黄陵县曾经作为县治、郡治、州治的所在地,县治先后三置二移二改,郡治一置一改,州治二置四改[13];现黄陵县分为老城、新城两区域发展(本文中城均代指老城区)。“城、陵”关系概括为建陵之初到清代的朴素共生期、清代到建国的稳定共生期,以及建国至今的失序分隔期(见表2)。

陵城关系发展在总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阶段:建国以前的“陵城一体、陵城共序”;建国以后的“县陵分裂、县陵失序”。

“陵城一体、陵城共序”阶段:城的规模基本与唐代所建立的坊州古城保持一致,功能上由“守陵人”的居住场所,发展为祭祀谒陵的重要路径与配套服务基地,最后发展为承载着一部分政府职能的城市中心。城陵关系在空间、功能、价值认同等方面都处在和谐有序的发展状态。“陵城异体、陵城失序”阶段:古城祭祀谒陵职能完全丧失。城市迅速扩张,大量农田被建设用地侵占,其中以黄陵县城区域最为严重(见图2)。

在失序分隔期,黄陵县建设用地急速扩增。截止到2020年,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986年的4.6倍(见表3)。由最开始点状集中于西部工业区与黄帝陵核心区周边,逐渐扩建到县镇主要交通沿线。基于山塬林地不适宜做开发建设的现状,黄帝陵核心区东、西、南三面农田及其他用地被迅速开发为建设用地。沮水河道出现多处断流现象,水量明显降低。黄帝陵核心区外部生态环境破损严重。

5“城、陵”失序原因分析

黄陵老城是黄帝陵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与依托。老城的守陵文化与帝陵的谒陵、祭祖文化共同构成了区域文化资源。老城格局、轴线、历史遗迹与陵区共同构成黄帝陵圣地之感。“城、陵”失序可以概括为功能失序、文化失序及空间失序。

5.1功能无序源于城陵职能的不匹配

功能无序源于城陵职能的不匹配是城陵关系失序的矛盾核心。长久以来,城陵良好的共生关系是基于单向的服务需求。但如今,这种关系已经满足不了县城发展需求,黄帝陵的“守护者”也由县城转变为黄帝陵文化园区管理委员会。县城更多的是作为黄帝陵的圣地营建者、承载者。功能需求已经转变,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新的功能关系未能建立。在城镇化进程中,老城一方面加快工业化发展的脚步,一方面努力承担着“服务者”需求。这就存在着功能相悖、发展互阻的问题,过度工业化发展的老城无法作为守陵、祭祀配套服务场所为黄帝陵服务,同时守陵者的身份却又限制着老城的工业化转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是切实所需。功能冗杂,规划可实施性差。

黄帝陵不仅是历史遗产,更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文化载体、旅游驱动力。但是目前黄陵县的旅游产业基本局限于黄帝陵核心区内部,周边分散及衍生的历史遗产、文化遗产并未得到有效保护及利用,配套服务缺失,未能形成良好产业链。驱动不足,相关产业推进滞缓。单靠黄帝陵核心区提供的旅游源动力无法满足区域发展。

5.2文化、资源、价值认识的不对等

重视文化源泉,但对于衍生文化价值的忽视,使得“一陵为首,四下皆荒”。对于文化、资源、价值认识的忽视与不对等是城陵无序的根源问题。首先是老城文化价值的忽视,资源挖掘利用不足。老城守陵文化与帝陵祭陵文化共同构建了圣域之感。作为遗产保护的主要对象,主要集中于黄帝陵、轩辕庙、古柏林等核心区景点,重视黄帝陵核心区的历史遗产保护,而对其他周边环境、历史节点忽视严重。黄陵老城轴线、城墙、历史街区等文化资源大都仅剩残垣断壁,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使老城的特色价值日益流失,守陵文化缺失。其次县城管理不完善,导致城内文物资源遭到破坏。黄帝陵遗产保护区内历史资源丰富,包括黄帝陵、墓葬冢、轩辕庙、轩辕街、碑亭、古柏群、坊州古城等文化遗址。黄帝陵县志中记载的多处景点除黄帝陵、轩辕庙、古柏林、沮水几处核心景点外,其他景点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如古城遗址、仰韶文化遗址、轩辕街、古墓葬等。

5.3县城扩张与黄陵圣地感的不协调

建国后,县城迅速向东、南、西三面扩张,目前黄陵县城按照功能划分为三大区:西部产业区、梨园新区、黄陵旅游综合服务区。黄陵旅游综合服务区包括六大分区。黄帝陵则位于黄帝祭祀区,处于黄陵县核心(见图3)。

县城东至凤凰山、西至虎尾山、南至印台山,呈现三面环山局势。桥山山体残破,古河道沮河被两岸侵蚀,水质污染、干枯严重,“陵内昌,陵外荒”现象严重。大量居住区向桥山、玉仙山扩张,古柏区生长环境被严重侵占(见图4)。而西区作为拜谒游客进入黄帝陵核心区的“门户区”,却被现代民居、小区隔断。无序扩张直接结果便是严重的侵占周边自然山水空间,打破了原有的“山水陵城”和谐格局,历史圣地意境残损失势。直接呈现的结果便是城貌杂乱无序,与黄帝陵整体风貌不统一。县城建设缺少有效管理,与整个黄帝陵建筑在风格、形态、色彩、体量上均格格不入。建筑高度超过总体规划要求的“四层以下”,高度参差突兀,风格均为现代建筑,与黄帝陵古朴感不协调。老城区传统特色民居年久失修破败残损,私自改造拆除现象严重。

6共生关系的营建策略

城镇规模的扩张,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致使老城空间失序,城貌杂乱,意境残损,已然超过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6.1功能层面策略:以陵养城,以城守陵

6.1.1明确功能定位,调整职能关系

应重新修正县城的职能定位,明确老城发展方向,积极进行功能置换,将老城区不必要功能向新城疏解。确定城、陵利益耦合点,积极进行城陵共生功能的营建。县城发展与所包含的文化遗产存在复杂联系,在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应不断调整遗产与老城之间的职能关系,完善老城配套服务职能,保证历史肌理的完整性。

6.1.2优化功能发展,打造资源驱动与旅游服务共生关系

积极寻找老城发展的突破口,将分散的历史景点与黄帝陵保护区链接,配合老城支撑载体,形成活态化产业链,进行旅游产业链条式发展,寻求资源与经济、保护与发展的最佳耦合关系,这是城陵共生关系建立的关键。一方面在保护与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地域文化特色,另一方面搭建与地方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切实将遗址保护纳入到区域发展中,建立起人与历史、地域与文化的共生网络。

6.2文化层面策略:以遗塑陵,文化源泉与区域载体共生共塑

6.2.1明確文化景源核心保护与次级拱卫原则,划分保护等级,进行圈层保护

基于黄帝陵国家风景名胜区核心区内遗产性质、数量等因素,将遗产保护范围划为三级:核心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见图5)。

核心保护区:在原有庙与印台山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印池区域,将保护由单纯遗址保护范围扩展到遗址加核心景观保护范围,从而强化核心保护区的圣地感。一级保护区:这一区域仍以遗址保护为主,保护范围在原有范围上略有调整,将周边优越的自然环境划入保护范围。二级保护区:黄帝陵核心区之外的陵区其他空间,为风貌控制管控区,主要以景观、生态、环境保护为主。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原则上不得遭到改观性的污染或破坏,并应与文物景观特征协调统一。

6.2.2梳理历史文化脉络,遵从历史脉络,复原历史点位

查阅历史文献资料考证,尊重历史原真性,复原重要历史景点,复原祭祀路径等空间同道,延续历史空间肌理。加强对于坊州古城、轩辕街、古城墙、黄陵八景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恢复,完善黄帝文化、祭祀文化、红色文化之间的互融共生。

6.2.3平衡价值需求,加强文化遗产宣传、教育和展示

应避免老城出现文化断裂、商业过度等问题,要切合人们实际的生产、生活需求,使居民角色由原住居民转变为帝陵文化认同者与弘扬者、黄帝陵旅游服务从业者,构建文化保护与利益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得文化遗产得以活态传承。此外要完善遗产管理体系,加强立法工作。

6.3空间层面策略:城陵共融,历史遗产与区域环境的共生共融

6.3.1重塑空间格局

遵从选址营建及山水格局,通过尺度修正、复原视廊、强化轴线等方式,营建城陵主次得当、藏风聚气的空间关系,重现威巍肃穆、造法自然的帝陵圣域。在县域层面控制城市空間格局基础上,打造“沮水曲似九回肠,两岸青山艳新城”的水印山城,构建一个地域文化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的黄陵城。

6.3.2控制空间风貌

县城的建设要注意风格问题,控制建筑物的体量、造型、密度,保护自然与历史环境,做到与文物景观特征、遗产保护区域风格协调统一。运用古朴雄浑、简洁沉稳的建筑风格,彰显黄帝文化的特色。

6.3.3加强圣地感营造

在空间布局上,应将黄帝陵核心区与周边环境,尤其是山水、植被、老城、遗址做整体性考虑。应完善拜谒路径,尽量还原历史谒陵祭祖路线,增强谒陵氛围。历史上由坊州古城为开端的谒陵路线已经消失,现存谒陵路线分为谒、祭二轴,包括谒陵空间轴线和祭祀空间轴线。

7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城镇化进程中,人民的美好生活是多方面的,不仅局限于物质生活需要,还包括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等等。作为范围广泛、历史久远、影响深远的一种文化遗产,帝陵保护极为重要与棘手。

帝陵作为区域历史叠加的缩影,反映的历史信息多元丰富。它与城市所构成的复杂耦合关系,更是赋予地域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集体和个人记忆的载体。基于城、陵共生视角,建立保护与利用共生的功能模式,在强化人文共生价值观念的同时,完善遗产与区域共生的空间格局,从而多层面、成体系地推动县镇与帝陵的良性发展。

注:

①“中部”即指现黄陵县地区。

参考文献:

[1]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群庙二[M]//清朝文献通考: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5893.

[2]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八十四:志五十九,礼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6:2529.

[3]临时政府公报局,电报[N].临时政府公报,1912-02-15(16).

[4]赵菁.黄陵县城在黄帝陵总体规划意义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5(z1):102-106.

[5]陈同滨,王力军.遗产规划:以实现真实性与完整性为先决条件[J].中国文化遗产,2004(2):45-51.

[6]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宣言——关于古建筑、古遗址和历史区域周边环境的保护[Z],2005.

[7]历史文化名城代表.大遗址保护西安共识[J].中国文化遗产,2009(4):2-3.

[8]宋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周边小城镇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9]滕晓漪.梁山下的小镇——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共生的思考[C]// IFLA亚太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125-134.

[10]向远林,田小龙.关中地区小城镇帝陵保护与利用研究——以陕西省富平县曹村镇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3,31(12): 52-55.doi:10.3969/j.issn.1002-8439.2013.12.015.

[11]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3-5.

[12]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M].覃力,杨熹微,慕春暖,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3]刘淑虎.黄帝陵国家风景名胜区“城”“区”关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