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补肾壮骨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的临床研究

2020-11-28李淼赖南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9期
关键词:临床研究

李淼 赖南庆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补肾壮骨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治疗, 研究组接受中医补肾壮骨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疗效。结果 治疗1、3周, 研究组的VAS评分(3.81±0.11)、(1.23±0.31)分低于对照组的(4.82±0.81)、(3.18±0.31)分, JOA评分(18.84±2.91)、(24.72±3.91)分高于对照组的(15.82±3.10)、(20.71±2.81)分, 差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补肾壮骨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 可有效的缓解腰疼症状, 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 促进疾病的好转, 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医补肾壮骨法;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临床研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75

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好发于中老年患者, 腰椎稳定性由内源性稳定以及外源性稳定控制。内源性稳定包括:椎间盘、椎弓以及其关节突、椎体和相连的韧带结;外源性稳定包括:腰部肌肉的调节与控制。内源性以及外源性稳定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遭受破坏, 均会导致腰椎稳定性受损, 导致患者出现腰部疼痛、无力等症状, 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下肢功能活动障碍。西医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主要是药物治疗, 但是药物治疗的疗效欠佳。中医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可选择中药、整脊手法等, 通过药物改善内源性稳定, 整脊手法改善外源性稳定,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次研究着重探讨中医补肾壮骨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的疗效,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20年2月收治的30例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15例。对照组男9例、女6例;年龄52~68岁, 平均年龄(56.25±5.91)岁。研究组男7例、女8例;年龄52~68岁, 平均年龄(56.14±5.8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磁共振成像(MRI)、CT检查提示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 伴随腰部无力、腰部疼痛等症状;②入组前2周未接受过止痛治疗以及中医治疗;③患者自愿参加。排除标准:①伴随腰椎肿瘤、腰椎结核、腰椎骨折、严重骨质疏松;②合并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脑血管、血液系统疾病;③存在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椎间盘脱出;④妊娠期以及哺乳期女性;⑤精神障碍患者;⑥诊疗依从性差。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接受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巴氯芬片, 口服, 3次/d, 5 mg/次,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剂量;塞来昔布胶囊, 2次/d, 200 mg/次, 连续用药治疗3周。

1. 3. 2 研究组 接受中医补肾壮骨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补肾壮骨方:黄芪25 g、枸杞子25 g、白芍12 g、茯苓15 g、熟地黄25 g、巴戟天15 g、生地黄20 g、桂皮5 g、仙茅15 g、山茱萸15 g、当归10 g、肉苁蓉10 g、党参15 g、菟丝子15 g、淫羊藿10 g、山药15 g、杜仲15 g。上述药物用水浸泡5 min, 随后煎煮取汁200 ml, 分早晚2次服用, 连续服用2周。整脊手法:使用揉法、掌根推法松解患者腰背部10 min, 腰背部肌肉放松后, 让患者坐在特制的椅子上, 1只手拇指放置于患者的第四腰椎间, 另1只手从患者的腋下穿过, 将掌部按压至患者的颈肩部, 使患者侧偏45°, 医生使用拇指推挤棘突向对外侧, 另外1只手向后上方用力旋转, 听到“咯吱”声响即停。每2日1次, 连续治疗3周。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疼痛评分[1]:使用VAS评分对患者的疼痛度进行评估, 总分0~10分,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强烈。②JOA评分[2]:总分29分, 分数越高, 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越好。③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对于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诊疗标准, 显效:患者的腰椎退变得到有效缓解, 腰椎功能完全恢复;有效:患者的腰椎退变缓解, 腰椎功能基本恢复;无效:患者的腰椎退变未缓解, 腰椎功能未恢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3周的VAS评分、JOA评分对比 治疗前, 两组的VAS评分、JOA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周, 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JO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椎是人体躯干的重要枢纽, 随着年龄增长, 腰椎的活动度以及负荷量不断增加, 在外力作用下, 椎间盘纤维环破裂, 导致出现继发性病理性改变, 进而引起腰部疼痛、神经功能障碍。西医在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时, 多让患者选择口服药物治疗, 但是口服药物起效慢且存在不良反应, 故而疗效欠佳[4]。在祖国医学中, 认为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是肾虚挟邪所致, 腰为肾之本, 转摇不能, 肾将惫矣, 肾精亏损则骨失髓血充养, 故而方剂治疗中应以滋阴补肾为主[5]。补肾壮骨方中, 滋阴补肾药物有生地黄、杜仲、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 养肝敛阴药物有山茱萸、白芍, 黄芪、当归可活血行气, 淫羊藿、巴戟天、桂皮可温煦肾阳, 党参、山药、茯苓可健运中焦, 诸药合用, 可发挥补肾壮骨之效, 从而改善患者腰椎内源性稳定[6]。在使用补肾壮骨方治疗的同时, 联合整脊手法, 选择腰部的骨突部、关节突部、肌肉以及肌腱的起止点, 进行点压, 反射性的消除肌肉痉挛, 改善周围神经末梢的刺激、牵张, 从而缓解腰椎间的压力, 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椎间盘稳定, 从而纠正脊柱侧弯, 调节脊柱力学平衡,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7, 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1、3周, 研究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中医补肾壮骨法联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 可有效的缓解腰疼症状, 改善患者的腰部功能, 促进疾病的好转,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志强, 曾建成, 李涛, 等. 加速康复外科在OLIF结合前路内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不稳中的应用.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20, 9(1):33-38.

[2] 刘广泉, 李登军, 刘健健, 等. 局部应用万古霉素预防腰椎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 19(12):1482-1484, 1487.

[3] 徐震球, 张明才. 益肾活血汤联合电针对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成药, 2019, 41(11):2809-2812.

[4] 黄诚谦, 韦文, 陆文忠, 等. CARDS分型D型和非D型退变性腰椎滑脱临床特点及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手术疗效的对比分析.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9, 8(7):531-536.

[5] 俞仲翔, 詹红生, 史萌, 等.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 29(7):627-634.

[6] 赵玉麟, 李爱民, 张丙磊, 等. 站立前屈位X线片联合仰卧位MRI评估退变性腰椎滑脱节段的稳定性.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9, 29(11):990-994.

[7] 方亮, 蔡颖璋, 赖荣斌, 等. 中医补肾壮骨法结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变性节段失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 18(9):30-31, 50.

[8] 张浩沙强, 康麟, 王志刚, 等.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腰椎退变性疾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A5):36-37.

[收稿日期:2020-07-03]

猜你喜欢

临床研究
平窦膏治疗湿热毒瘀型肛隐窝炎40例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碳酸氢钠溶液关节腔持续冲洗治疗痛风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小儿院前急救及急诊心肺复苏的临床研究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复方硼酸含漱液的药理毒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