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初步诊断测验设计

2020-11-28严树罗燕婷严函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愉快

严树 罗燕婷 严函

写作能力诊断是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客观科学评价和正确反馈的依据,是培养写作能力的起点。国外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诊断主要通过量表的形式,其研究早于我国。美国作文教学专家玛丽·安妮·特罗丝在介绍“整体评价法”时列出一份《作文整体评价项目表》,其中有十个内容项目,将评分标准分为低、一般、高三个等级。在作文测评诊断量表方面,我国学者也有研究,如朱作仁《小学生作文量表指南》从审题、确定中心思想、搜集整理资料、选择体裁、语言表达、修改能力等六方面进行测评,评分分为优等、中等、差等、劣等四个等级。

小学低年级、中年级,学生的作文一般是以写话和习作为主,侧重培养他们的写作信心和兴趣。而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已经趋于成熟,能够体现出写作能力的高低。本文拟从探讨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入手,通过小学生写作能力结构的理论建构,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写作能力构成要素,对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诊断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

写作能力是写作者对自己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是一种综合地、创造性地应用语文知识、技能进行书面表达的本领。写作能力构成要素和作文教学目标是对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进行初步诊断方式的依据,也是编制诊断测验卷的基础。…根据上述对写作教学目标要求的分析,以及课标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结合小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构成要素确定为审题能力、立意能力、构思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修改能力。

审题能力是写作的第一步,指的是写作者能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一切信息与内容范围,对写作对象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包括时间、地点,以及题目要求的对象、内容,如人、事、物等。

立意能力是指在认真审题后能确定文章主旨,即写作的中心思想。立意能力是写作者通过表达情感、阐述道理、说明事物等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思想,是在审题的基础上确定写作的中心、基调和切入点。

构思能力指写作者根据特定的题目要求,在已储备的材料中筛选出表达文章中心的典型材料,并能按一定写作顺序,详略得当地安排典型材料的能力。

小学生在选定了写作题目并且完成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后,就要根据审题来决定选材内容,确定哪些可以写,哪些不可以写,这就是选材。选好材料后,再根据中心思想选择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从而让材料很好地为文章的中心服务。这就是学生平时积累素材的能力,以及对已有的写作素材与题目所需材料进行结合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文章的镜子。语言表达能力指写作者能够用词准确、语句通顺,把事物表达得具体而生动的能力,可以从语法标点的准确、语句通顺、修辞得当、具体生动四个角度评价。

修改能力指写作者能够找出文章在用詞、语句、标点、语法等方面的错误,并能对其进行更换、调整、增补、删除等。写作修改体现在对文章的字、词、句、格、符等小毛病进行有效修改,修改方法是学生需要掌握必要的四类修改符号“删除、更换、调整、增添”的运用规则,养成使用标准修改符号修改作文的习惯。

二、写作能力诊断方式设计

测验设计主要采用选择题、排序题和半客观题这几种题型,初步诊断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五项能力组成写作能力的诊断测验,共十二道题。各写作能力的诊断方式如下。

1.审题能力的诊断

审题能力的具体要求是写作者能够读懂、读透题目意思,审清题目的内容、范围、要求、重点词、体裁等。审题能力以选择题为诊断题型,要求学生从多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恰当的答案。针对审题能力诊断可设计以下三道测试题:

第一题要求学生从“我的妈妈、我爱妈妈、我和妈妈”三个题目中选出以叙事为主的题目和以抒发情感为主的题目,主要诊断学生看到题目时,是否能快速、准确地提取这篇作文的体裁,以叙事为主,还是以抒发情感为主。此题考查学生对体裁的敏感度,只有明确体裁,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明确立意。

第二题从“我和我的文具盒、介绍我的文具盒、由文具盒想到的”这三个题目中选出写记叙文最佳的题目和写说明文最佳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体裁的判断能力,可以根据题目选择最佳的文章体裁。

第三题则要求学生从“难忘的瞬间、难忘的生活、难忘的日子”三个题目中选出可以写几天、几个月或几年里发生的令人难忘的事情和可以把难忘的事情写得更具体、详细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题目要求的范围认知,哪个题目是只用详细写一件事的,哪些可以同时写几件事,某一件事可以略写,某一件事详写。学生明确题目的范围,再根据题目的重点词“难忘”明确文章的立意,进行选材。如“难忘的瞬间”,学生根据“瞬间”可知,这个文章只用写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必须是自己经历过的最难忘的、印象最深刻的,同时还要写得具体、详细。

2.立意能力的诊断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明确文章中心思想,把握文章主旨是非常重要的写作能力之一。写作内容应是积极、深刻、新颖,包含某种思想的。立意能力以选择题为主,半客观题为辅,学生需要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选择与这个作文题最相符的一个中心。针对立意能力诊断,我们设计了两道测试题。

第一题,要求学生从“①早上,跟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菜;②上午和爷爷在公园下象棋;③下午和邻居小北一起在家里完成手工作业;④晚上完成没写完的周末作业”四件事中,选出哪件事对表达“星期天发生的愉快的事情”这一主题效果最好。这一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关键词“愉快”选择最能体现“愉快”这一中心的题材。

第二题,要求根据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设想可以表达哪些中心,要求学生写出三个中心。学生可以写与妈妈之间的事情,如发现妈妈的白发、皱纹,学会了关心妈妈;也可以写同学间的,如参加比赛时同学们的激励,使自己变得更勇敢了。这一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理解的创新性与多样性。学生不应只是局限于教师提供的优秀作文的案例,而更应该是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在写作前,学生对题目的中心有多种设想,可表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情感基础,在写文章时就不会出现中心陈旧、片面的问题。

3.构思能力的诊断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在其写作构思能力上要求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就所提供的材料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选材、组材,确定详略。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素材;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能够合理恰当地选取素材;材料时刻反映主题,突出中心思想,不离题。在组织结构上,要求材料结构有条理(如按照总分总、事情发展等顺序展开),组织详略得当,不滥用。开头能吸引人,开篇点题或者开门见山;结尾是全文的总结,切忌“虎头蛇尾”,结尾应自然,解释某些深刻含义,给予我们何种思考,表达怎样的感情,短小精悍等。

在诊断小学高年级学生构思能力上,主要题型为半客观题。针对构思能力诊断,我们设计了三道测试题。

第一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那一刻,我长大了》,设想會选用哪些材料。学生在回答此类题目时,会根据题目要求,从众多的素材中提取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且典型,具有深刻含义,是学生的真实感受。如果学生选择的题材普通,雷同点高,不能体现出“长大了”这一中心,则表明学生缺乏素材的积累;如若学生选材新颖,一眼就能抓住文章题眼“长大了”,即说明学生有一定的素材积累。

第二题要求学生从四个选项“①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完成课堂作业,仔细订正作业中的错误;②小明经常洗头、洗澡、换衣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③小明经常去图书室帮忙整理损坏的书籍;④小明打篮球很厉害”中选出哪个题材更能体现小明是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这道题检验学生是否能根据中心选择最合适的素材的能力。

第三题是排序题,要求学生根据“迟到”这一关键词,对题目给出的五个乱序选项的写作顺序进行排列。此题考查学生的写作逻辑,即安排写作结构的能力。学生要明白“迟到”的前因后果,才能很好地完成此题。

4.语言表达能力的诊断

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能力的核心。其具体指标是写作中标点符号无误,书写正确,用词准确,句子通顺,语言具体生动,表达别出心裁,具有真情实感,并且行文有一定的速度。“语言生动”要依靠写作者平时的词语积累,以及修辞方法和描写手法的恰当运用;“用词准确”是指写作者在写作过程对于词语的理解是否正确,包括其词性、含义;“句子通顺”是指写作中语句间意思连贯,句子不能有歧义;“真情实感”则是指在文章中写出心中所想,写真人真事,真实表达,在行文中也可加入适当的想象,但不可天马行空、胡编乱造。

在诊断小学高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上,主要题型为半客观题。我们根据此项写作能力诊断设计了两道测试题。

第一题要求学生分别写出“形容人心情的词语”“形容自然景色美丽的词语”“描写手的动作的字和词”“描写。陕的字和词”,并且越多越好。此题诊断学生的词语积累,写得多,表明该生的词语积累丰富。口

第二题要求学生用具体情境表达“悠然自得、喋喋不休、理直气壮、左右为难”四个成语的意思,使句子既生动又具体,字数在25个以上。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用具体情境表达成语意思的能力。如果学生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则表明学生在词语积累上存在不足;若学生理解成语意思,但在表达其具体情境时,表述生硬,语句不通顺,东拼西凑,即可诊断出学生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不够,平时缺乏对语言运用的训练。用具体情境表达成语的意思,还可考查学生对日常生活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喋喋不休”最能反映,学生可以写妈妈在家的“喋喋不休”,也可以写老师对学生的“喋喋不休”。

5.修改能力的诊断

修改能力是学生针对以上四种写作能力所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改。具体指标是对错字、别字、标点符号等有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对顺序错乱的段落文字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修改,并正确运用修改符号。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修改能力主要以修改题的形式诊断,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病段,对不符合中心的题材进行删减等。写作者要有修改文章的意识和积极的态度。

诊断小学高年级学生修改能力的题型为修改题,设计了两道测试题。

第一题,学生要借助修改符号修改文段的错误之处,包括错字、别字、标点符号、语句情景等的修改。

第二题要求学生以《我班的新鲜事》为题,编写一个写作提纲,如有需要修改的地方,用修改符号认真修改,并要求提纲中完整表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局,注明详写与略写的部分。学生编写写作提纲,写完检查是否有错字、别字,中心是否偏离题目,选材是否突出中心。

总之,在写作能力诊断设计时,应当以学生的程度为准则设计内容和深度,超过和低于学生程度的内容都不利于诊断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测试卷的具体内容,以及把握通过测试卷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的深度,这样才能得到有价值的诊断结果,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调整。

猜你喜欢

愉快
如何激发学生在愉快中学会写作
愉快教学让课堂轻松快乐
刍议初中美术愉快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如何实施愉快教学
“愉快”的周末
初中美术愉快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物聚于所好,方能展其才
如何使学生对数学灌注全部热情
浅析经典美剧《绝望的主妇》之成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