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违纪新趋势及对策浅析
2020-11-28李中兴
李中兴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逐渐规范化,实际工作中取得了可观成效,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乱收费、挪用专项资金和乱发福利等财经违纪行为,极大的损害了企业的切身利益。另外,还有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为了规避审计和监督,选择的财经违纪方法愈加隐蔽,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故此,为了改善此类问题,应该正确看待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违纪新趋势,制定合理的优化措施规避,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经管理工作,谋求可持续发展。分析现有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违纪行为,制定合理措施实践,为后续相关工作全面展开奠定基础。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违纪的新趋势
(一)非税收入管理不规范
纵观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管理现状来看,屡屡出现财经违纪行为,一个主要问题则是行政事业单位未能严格遵循政策制度,非税收入管理工作不规范,致使国家宏观调控效果大大下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设立小金库,通过私印票据的方式来侵占公款,挪用专项资金,逃避审计核算;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管理规定模糊不清,随意的减免收费,收入延缓进入到专门的账户中。同时,并未依据预算管理相关要求,房屋出租收入纳入到工会账目范畴,存在侵占财政利益的行为。
(二)财经违纪行为隐蔽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改革持续深化下,尽管财经违纪行为得到了有效杜绝,但是其中仍然还有部分单位存在不规范现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下属单位各项资金往来并未纳入到单位的会计核算中,部分人员在行政事业单位领取一份报酬,在下属子单位同样领了一份报酬。还有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少扣员工的保险和公积金,变相提升单位的整体福利待遇水平,但是此种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了外部监督审计难度。
(三)非生产性支出占比过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经违纪行为,表现为非生产性支出占比过高,损害了单位的切身利益。如,招待费占比逐年升高,用于公款吃喝,或是增加办公楼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经常出现超预算的现象。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能严格执行和落实政府集中采购方式,擅自购买一些机械设备和器材器具,未经上级部门批准随意带领员工外出培训和考核[3]。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通过虚开方式来谋求私利,此类财经违纪行为屡禁不止,不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还会威胁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挪用专项资金
挪用专项资金,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效益大幅度减少,此类现象较少,但是却屡禁不止。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续保资金,挪用专项经费,弥补其他经费的不足。在一些项目建设中,经费未能及时下拨,延误工程进度,甚至为工程埋下一系列质量隐患。在这样的环境下,由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控力度不足,违反规定支付工程款,为部分人员徇私舞弊和贪污腐败带来可乘之机。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未能按照自身的工资水平缴纳税款,此类行为本质上属于偷税漏税,极大的损害国家利益和单位形象。
(五)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部分财务人员职业素养不高,存在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到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致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力度不足。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监管和审计流于表面,未能落实到实处。还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会计报告和单位账簿管理不当,重要数据信息丢失,影响到财务管理有效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违纪行为的处置措施
(一)扩大财经配套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力度
为了有效杜绝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违纪行为的出现,应扩大财经配套法律和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相关人员的财经政策和会计知识的了解,严于律己,规范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新媒体建立公众监督平台,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一旦发现徇私舞弊和财经违纪行为及时举报,并予以严厉惩处,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加强非税收入的管控力度
面对新时期的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要求,应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非税收入管理行为。对于收费和罚没资金的处理,设立专门的档案目录,明确标准、代号,梳理收费项目,并开具票据。通过不断强化收费监管力度,依据财经制度进行资金管理,最大程度上规避企业私设小金库行为,一经发现严厉惩处,有效弥补非税收入的漏洞。
(三)延伸会计核算范围
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管理中,如何有效规避财经违纪行为,可以通过进一步延伸会计集中核算范围,从源头上杜绝财经违纪行为出现。将下属公司的会计业务纳入到集中核算范畴,减少下属公司财经违纪行为出现,但如果是需要单位政企分离,则相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政企分开改制,分开进行会计核算,最大程度上规避资金管控混乱问题出现。行政事业单位应持续深化财政改革,编制合理的财经管理制度和体系,并立足单位实际情况进行财政预算,将各项收入纳入到单位财政预算中统一管理。推行政府集中采购,通过大规模采购来降低采购成本,带来更大的收益。另外,加强资金管控力度,确保每一笔资金支出合法、合规,维护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益。
(四)加强财经监管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管理中,应该适当的提升监管力度,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全过程的监管体系。监督部门需要强化部门职能,积极做好预算审核,确保预算具体、科学与规范,规避财经违纪行为出现。需要注意的是,事中监管十分重要,有助于及时、全面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把控资金流向,一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和解决。事后监督,综合评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保证各项资金高效利用,带来应有的收益。
(五)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行为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加强部门审核与监督,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分离和相互制约,依据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执行,规避徇私舞弊行为出现。提升单位财务透明度,规避徇私舞弊和暗箱操作行为出现,最大程度上降低单位支出。另外,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加强监督执法力度,如果发现其中存在徇私舞弊的行为,及时上报和整改。通过审计监督,将最终审计结果与员工薪酬待遇和人员晋升挂钩,落实责任到实处,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经行为规范化,谋求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财经违纪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不难看出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严重损害了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形象和国家利益。故此,针对此类行为应正确看待财经违纪新趋势,完善配套的机制和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全面杜绝财经违纪行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