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脓毒症患者PCT及CRP水平的影响
2020-11-26谢天驰
谢天驰, 刘 璇
(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辽 宁 鞍 山 114001 2.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脓毒症是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相关研究报道证实,我国脓毒症病死率高达45%~70%,而国外报道约为30%~50%,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针对该病以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清除血液中细胞因子、改善机体内环境为主要治疗目的,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则是运用于脓毒症的现代医学重要进展,其能够有效清除炎性介质、控制电解质平衡、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2],既往已有相关研究证实,脓毒症早期CBP治疗疗效肯定,可有效减轻患者病情,改善预后[3],但关于探讨其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却较为鲜见,因此本研究以常规治疗作为对照,旨在探讨CBP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炎性介质水平、凝血功能及患者预后的影响,详细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11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标准:诊断符合《拯救脓毒症运动(SSC)2012指南更新》[4]中相关诊断标准;具备明确感染或可疑感染存在;年龄20~75岁;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3d;均伴随高热、少尿等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能够接受CBP治疗;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报予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排除标准:既往接受免疫调节治疗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无法治疗患者;急性严重颅脑损伤状态;恶性肿瘤患者;胆源性因素所致胰腺病变;明显出血倾向或活动性出血患者;结核病,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引起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的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重要器质功能障碍。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利用随机数字表产生随机数据,将以上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23~75岁,平均(43.15±6.47)岁;病程为1~3d,平均(1.51±0.48)d;原发疾病类型:重症急性胰腺炎22例,重症胆管炎15例,感染性休克10例,腹腔感染5例,肠梗阻合并小肠坏死2例,严重创伤1例。对照组55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22~75岁,平均(42.28±6.53)岁;病程为1~3d,平均(1.67±0.52)d;原发疾病类型:重症急性胰腺炎24例,重症胆管炎14例,感染性休克10例,腹腔感染5例,肠梗阻合并小肠坏死1例,严重创伤1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衡性较好(P>0.05)。
1.2方法:对照组予以抗感染、补液、酸中毒纠正、营养支持、呼吸支持等,同时针对原发疾病予以针对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BP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CBP治疗方法:Seldinger建立血管通路,血滤系统为美国BM-25机,血滤器为Fresdius Ultraflux AV-400 AV-600,置换液配方来自武汉军区总医院,液流量设置:1~4L/min,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电解质成分。入院后24h内行CBP治疗,血液流量为150~180mL/min,以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的形式输入,同时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1次/d,连续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
1.3.1器官功能: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行静脉采用3~5mL,2500r/min转速下离心15min,收集血上清液,于-20℃低温保存。常规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的乳酸、肌酐、胆红素水平。
1.3.2炎性介质:取上述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
1.3.3凝血功能:取上述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3.4量表评分: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Ⅱ)[5]及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6]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系统广泛用于危重病患者分类及预后评估,其包括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年龄评分及急性生理评分3个部分,分值范围0~71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SOFA评分通过动态监测6个器官,分值范围0~39,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
1.3.5临床转归及预后: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8d内病死率发生率。
2 结 果
2.1两组器官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的乳酸、肌酐及胆红素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的乳酸、肌酐及胆红素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乳酸、肌酐及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值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器官功能指标比较
2.2两组炎性介质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的TNF-α、PCT及CRP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PCT及CRP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NF-α、PCT及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值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介质水平比较
2.3两组凝血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的PT、TT及APT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PT、TT及APTT水平均有显著上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PT、TT及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值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2.4两组疾病严重程度比较:治疗前,两组的APACHE Ⅱ及SOF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APACHE Ⅱ及SOFA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APACHE Ⅱ及SOF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值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疾病严重程度比较
2.5两组临床转归及预后比较:治疗组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28d内病死率及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临床转归及预后比较
3 讨 论
脓毒症病情凶险、进展较快,具有极高的病死率,虽然临床已使用极强的抗生素及疫苗,但其总体死亡率仍高居不下,据相关研究统计,门诊治疗者死亡率约为1%~5%,普通病房死亡率约为5%~12%,而在重症病房其病死率可高达50%以上。既往大量研究[7,8]证实,脓毒症与凝血系统异常相关,同时,凝血系统活化可促使炎症反应的发展,反过来炎症反应也可作用于凝血系统的激活,二者相互影响,持续恶化病情。然而单纯的抗凝治疗疗效不理想,针对性干预抗炎及抗凝环节对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CBP是连续、缓慢清除溶质和水分的新型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其可连续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与体液平衡,保证人体生理状态的基本稳定,利于血浆的再充盈;另外,该治疗方法可清除吸附血液中的毒素以控制损伤,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器官功能的损伤;同时,CBP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恢复抗凝功能,而肝素可促进TFPI的释放,增加其血液浓度,发挥抗血纤作用,抑制凝血系统活化。因此,CBP治疗可清除细胞因子与炎性因子,改善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降低器官功能的损伤,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李耀增等[9]研究指出,CBP运用于脓毒症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利于病情的恢复好转。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乳酸、肌酐及胆红素等器官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CBP治疗效果肯定,血乳酸是无氧代谢的中间产物,能够反映组织的氧合代谢情况,治疗组治疗后乳酸水平显著下降说明乳酸中毒改善明显,提示CBP治疗通过清除肺间质过多水分、下调炎症反应改善呼吸功能;胆红素及肌酐则分别代表着肝肾功能,说明CBP治疗可清除吸附血液中的毒素以控制损伤,改善器官损伤;PCT作为降钙素的前体蛋白,通常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全身炎性反应诱导而产生,其水平高低与感染类型、范围及严重程度均具有一定联系,治疗组的TNF-α、PCT及CRP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进一步佐证上述CBP能够清除细胞因子及炎性因子的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CBP可改善内皮功能,同时肝素具有抗血纤作用,共同发挥改善凝血系统的作用;治疗组的APACHE Ⅱ及SOFA评分下降更加显著,说明CBP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提示与患者内环境紊乱改善、组织氧合功能及心肺功能的提高、机体免疫系统稳态重建等具有一定联系;治疗组的ICU住院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8d内病死率及MOD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预后及临床转归明显优于对照组。既往也有相关研究[10]证实,CBP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而本研究由于时间等原因尚未验证。
综上所述,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患者能够调节器官功能,缓解病情,改善预后,认为与其调节炎症介质、凝血功能等具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