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歌中的方言民俗词语看内蒙古西部特色饮食文化
2020-11-26宋靓
文/宋靓
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认为,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他指出,社会遗留的习惯与信仰的总和即为文化,我们的生活组织可以由它来决定。他的观点阐明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索绪尔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民俗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细微部分,是人类改造自然世界的生产活动方式以及全部的物质社会形态。内蒙古西部民歌中的方言民俗词语就生动地记载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饮食文化。该地区的饮食种类丰富多样,可以按照烹饪方式分成四种:煮类食品、蒸类食品、烤烙食品、炸炒食品。
一、内蒙古西部方言与特色煮食文化
莜面:众所周知,莜面是一种加工好的面粉制品,它的原材料是莜麦。这种食品营养丰富,味道独特,吃法多样,深受内蒙古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的喜爱。常见的吃法有搓鱼鱼、推窝窝、卷囤囤等,一般依据个人口味进行选择。同时,在吃莜面时,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辅食,如羊肉汤、蔬菜汤等,配上小米椒、蒜瓣则口感更加。
《割莜麦》是土默特旗的传统民歌,歌中这样唱道:“小妹妹把那莜面和好,坐在炕头,鱼鱼搓得,细圪针针,窝窝推得,薄忽凌凌,调好盐汤手拉风箱,片儿嗒片儿嗒片儿嗒片儿嗒片儿嗒片儿嗒嗒嗒片儿嗒,蒸莜面呀亲亲。”这首民歌反映了当地百姓生产劳作时的场景,可以看出莜面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历史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就开始有农民种植荞麦,清初莜麦更是被进行大规模耕种,“阴山莜麦甲天下”的美誉就是这样得来的。另外,《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有这样的记录:“莜麦是长日照作物。喜凉爽湿润,忌高温干燥,生育期间需要积温较低,但不适宜寒冷气候。”内蒙古西部地区虽为大陆性气候,但西部高原凉爽多雨,日照充足,是适合莜麦生长的环境。正因如此,莜麦逐渐走入内蒙古西部的万千百姓家中,成为餐桌上常见的食品之一。
饺子:也被叫做扁食,是中国传统食物,以面皮包馅、形如半月或元宝形,蒸食、煮食、煎食都可以。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有文献记载,春节吃饺子的习俗最早出现在明代。饺子的含义取自“更岁交子”,“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虽然含义相同,但各地的制作方法、烹饪方式差异极大,不同的馅对应着不同的吉祥寓意。
炊事员范娃创作的民歌《食堂人员心喜欢》:“东风饼来双喜面,跃进饺子跟后边,哪班夺得大红旗,优待你们吃新餐。”这首歌歌唱和赞美了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生活。事实上,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在包饺子的时候一般会放几个硬币进去,有“吃到有硬币的饺子会交好运”的说法。扁食的“扁”谐音“变”,在大年初一吃饺子,意味着在新的一年转走霉运,迎来好运,寄托着劳动人民对未来一年的期盼和祝愿。二月二早饭要吃饺子,俗称“吃狼儿子”,意味着当年山势安稳,狼虫虎豹不会伤害人和家畜。冬至要吃饺子,由于扁食形似耳朵,因此有“冬至吃饺子不会冻伤耳朵”的说法,反映了人们祈愿顺利度过寒冬的美好愿望。如今,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饺子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餐桌,可以在任何节日作为庆祝佳肴而食用。
二、内蒙古西部方言与特色蒸食文化
洋芋蛋:将洋芋擦成薄长条,撒上面粉或淀粉,再加入各种调料,进行均匀搅拌后,大火蒸熟即食。傅开虎在民歌《尕风景》中写道:“锅里煮着个洋芋蛋,炕上躺着个尕老汉,哎哟哎哟,尕心疼,谁把你给留下了。”这首民歌反映出随着当今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跟不上时代变化的老年人追赶不上时代的浪潮,被抛弃在“炕头”上。而民歌中的物质民俗词语“洋芋蛋”,食材常见,做法简单,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家喻户晓,更受到了农村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现在人们为了增加其美味,将洋芋蛋再放入锅中炒制,叫“炒丸子”。由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蔬菜主要以洋芋和白菜为主,人们做饭大多离不开洋芋,于是用洋芋制作出许多口味不同的风味小吃。
三、内蒙古西部方言与特色烤烙文化
烤全羊是内蒙古少数民族膳食中的一种传统风味肉制品,属于地方特色菜肴。在蒙古族接待上宾时,烤全羊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经典菜品。烤全羊的羊肉味清香扑鼻,外皮金黄油亮,外部的肉焦香酥脆,内部的肉鲜嫩绵软,令人食欲大动。最值得一提的是,烤全羊是由木炭烧制而成的,是肉制品中最环保、最绿色的美食之一。食用时,先将整羊卧放在特制的木盘中,抬出经宾客欣赏后再以羊皮、羊肉、羊骨的顺序分解装盘,配以佐料请宾客品尝。
民歌《富有的弟弟》这样唱道:“你那羊儿肥得像油团哟,我的弟弟。你那全羊摆满了银盘哟,我的弟弟。”正如这首民歌的歌名一样,它描述了弟弟的富裕生活。民歌中提到的“全羊”即烤全羊。据考古资料记载,鄂尔多斯人牙齿化石附近有一些灰烬和骨骼。考古报告说:“鄂尔多斯人已经使用火……在沙地上挖坑……烧食猎获的野兽。”《元史》记载12世纪的蒙古人“掘地为坎以燎肉”,13世纪即元朝时期改善了肉食方法和饮膳。《朴通事·柳蒸羊》记载了元代时期挖坑架颅烧火,用柳条和土覆盖焖制的方法,制作流程复杂且用具考究。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北京“罗王府”(罗卜藏多尔济)中的烤全羊闻名遐迩。直到现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招待贵客时,仍然会用彰显地域特色的烤全羊来表示尊重。
羊背子:也成乌查或秀斯,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佳肴,制法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加盐煮熟。装盘后的全羊四条腿盘着,卧在盘里,羊头放在肉上朝着客人。内蒙古西部民歌《金杯》中这样写道:“嫩肥肥的羊背子呀摆上宴席,赛鲁日拜咚赛,先给尊贵的亲家呀纵情地欢聚吧!赛鲁日拜咚赛。”这是一首鄂尔多斯的敬酒歌,正如歌中唱的那样,羊背子是在节庆之日摆上宴席献给尊贵的客人食用的,一般在婚假、节庆、祝寿的宴席上才能见到。
四、内蒙古西部方言与特色炸炒文化
油炸糕:又被称为炸糕,是过年过节时重要的风味小吃。油炸糕以软糜子为主要原料,小米为辅助材料,制作程序也非常复杂,一般包含浸泡、碾米面、蒸糕、炸糕等几大步骤。
民歌《贡嘎班弟》中曾唱道:“软米面的油炸糕呀,粘在了牙齿上啦!流着涎水的贡嘎班弟,没有牙齿咋办呀?”这首民歌体现出油炸糕深入到平民百姓家,是一种寻常的民间小吃。油炸糕的命名也很有讲究。“糕”的谐音是“高”,寓意“步步高升”“喜庆吉祥”,符合国人的文化心理。因此,每逢传统佳节、生辰吉日或是婚丧嫁娶、开张宴饮都要吃油炸糕。过年的时候要吃油糕,取年年高升之美义;客人来的时候要吃迎宾糕,表示尊敬和欢迎;孩子满月的时候更要吃满月糕,祈祷平安喜乐,年年高升;死者出殡的那天也要吃糕,称为“长寿糕”,盼望逝世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也祝愿后人长命百岁。据记载,油炸糕在民间广泛流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尤其是在清朝,得到了康熙帝的青睐,至此之后便流传甚广,时至今日仍然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餐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五、内蒙古西部方言与其他特色饮食文化
内蒙古西部地区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特殊的自然风光,孕育出了别具一格的饮食文化。除了煮类、蒸类、烤烙、炸炒食品之外,还有一些比较有特色。比如奶酒,这是一种蒙古族用马乳自制的一种酒,民歌《细长的银黑马》中唱道:“束髻的银黑马呀,慢步缓行走来啦。斟在碗里的奶酒呀,举在手中红火吧!”奶酒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在成吉思汗时代被列为贡品,常在节日庆典中被当作佳酿待客用。奶酒一般以马、牛、羊等动物的鲜奶为原料酿制,尤以马奶酒居多,传统的酿制方法为撞击发酵法和蒸馏法。酿制好的奶酒口感圆润、滑腻、奶味芬芳,且具有驱寒、活血、舒筋等功效,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及佳节庆典时款待宾客的重要饮品。除此之外,奶酪、稍麦、羊杂碎等都是西部民歌中提及的内蒙古西部风味美食,由于文章篇幅限制在这里不做详细阐述,但它们背后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样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
六、结束语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内蒙古西部地区高原为主,兼有草原、戈壁的风貌,孕育了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文化表现形式。就民歌而言,其中的方言民俗词语包括了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等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体现了内蒙古西部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这也更加印证了方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的功能。本文以民歌为切入点,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方言民俗词语入手,力求窥探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历史与饮食文化。而饮食类词语仅仅是西部地区民歌中的一小部分,西部民歌中的方言民俗词语与文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更多等待着我们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