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的消极心理与调适策略

2020-11-26单明杰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1期
关键词:消极乒乓球动机

单明杰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关键字:乒乓球训练;消极心理;反应;调适路径

1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常见的消极心理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不够成熟的年龄段,青少年感情丰富、易冲动,会因为比赛的胜负大喜或大悲,比赛失利产生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其后续的训练情况。一般来说,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中易出现以下消极心理。

1.1 厌倦心理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对乒乓球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青少年想要提升乒乓球专业技能就要不断地进行同一项目的训练。长此以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会对这些单调的训练项目感到厌倦,在训练时出现徒手动作练习慢、动作变形、脚步动作缓慢、重心不移动、球拍无法碰到球等现象。

1.2 排斥心理

部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参加训练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这些青少年在训练时无法集中注意力到训练内容上,而是东张西望、频繁地想要退出训练。还有一些青少年受到性格和青春期的影响,在训练时,将青少年的叛逆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故意做出违纪行为、漠视训练行为要求、淡化技术学习意识、不尊敬教练、打断教练的讲解和训练节奏等。这些消极的心理都为乒乓球教练设置了不少的阻碍,使训练计划无法按时按质量地完成。

1.3 自卑心理

部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性格内向且自尊心极强,在训练时,教练和同学不经意的话语和眼神,可能会让他们产生误解,认为自己在训练时没有表现好,失去了参与乒乓球训练的信心。自卑的青少年在训练时往往表现出过分紧张的状态,在训练时表现不积极,常避开教练的视线,不愿意展示自己。

1.4 自负心理

部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往往会产生骄傲自大的心理,认为周围的同学技能不如他,甚至在他们眼中教练的一些训练方式和训练内容也存在问题。自负的青少年在训练时往往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对其他同学的表现指手画脚,也不会积极完成教练安排的训练内容,总想按照自己的想法训练。

1.5 依赖心理

部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中过度依赖教练,习惯按照教练的要求“按部就班”,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他们认为,只有完全听从教练的指挥才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依赖心理重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往往不敢单独练习和自我展示,在训练中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

1.6 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与依赖心理有一些相同点,但也有明显的区别。存在从众心理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能够独立训练,但对待训练方法、内容等缺乏主见,与其他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和内容并无差异。“别人怎么训练,我就怎么训练”是具有从众心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常见想法。

2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消极心理的调适方法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时若产生消极心理,不仅会降低训练效率与质量,且易造成运动损伤。因此,乒乓球教练需找到能够调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消极心理的方法。

2.1 端正动机

动机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引导着人们朝着某一目标努力的内部心理过程。动机是人的一种内在动力,对人的行为有激发、维持和调节作用。无论是具有何种消极心理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前都要端正训练动机。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可通过个别谈话或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明确训练动机。例如,针对身体素质较弱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可从乒乓球项目特征出发,结合运动生理学知识,向其讲解乒乓球训练对人体力量、耐力、速度、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的提高作用。教练要让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明白加强日常训练是提高自身乒乓球运动水平和竞技水平的必要途径,想要成为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就要经过长期、刻苦、系统的日常训练。训练前,教练可以提问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通过训练获得什么提升”等问题,帮助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分析各种错误的观点,巩固和加强正确动机。教练要将那些具有正确动机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树立为典型,使其训练动机成为队伍中的主导动机,使少数有错误动机的运动员在主导动机的影响下出现内心斗争,从而纠正错误动机,为接下来的训练准备好条件。

2.2 树立信心

信心是完成训练任务和目标的精神支柱。乒乓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体能训练包含的内容量较大,且训练强度较大。为了完成训练任务和目标,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必须具有自信心,才能不怕困难、挫折与失败,在训练中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在训练期间,教练有时会通过比赛的形式组织训练,此时,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会担心自己表现不佳影响队伍成绩,或担心自己表现不佳给教练或队友留下不好的印象。针对这些运动员,教练应着重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练可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帮助运动员分析其优势,用肯定与赞许的话语强化自信心,如“你的削球技术非常娴熟,如果在比赛中灵活运用,一定能获得很好的成绩”等。同时,教练要明确告知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基本功的重要性,只有熟练掌握基本功,才能在比赛中做到胸有成竹、充满信心。对此,教练应重视运动员的乒乓球技术与战术训练。为确保训练质量,教练应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订个性化的训练目标、计划与内容,让他们在“训练—取得进步—再训练—再取得进步”的良性循环中逐步树立信心。

2.3 完善自我

“自我”即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人格形成与人格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完善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乒乓球训练中,培养运动员完善的自我意识,是消除和缓解运动员消极心理的重要途径。结合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发展特征与规律,教练可以围绕以下3 项内容完善他们的自我意识:首先,帮助运动员正确认识自我,即帮助运动员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训练中,教练应定期或不定期要求运动员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鼓励运动员敢于肯定自己的优势、敢于表达出自己的弱势,即自我评价要符合自身实际情况,不能偏高或偏低。其次,帮助运动员悦纳自我,悦纳自我即满意自己,是主观对客观所持有的态度。在训练中,教练应制定健全的奖惩制度,通过表扬与奖励、批评与惩罚,激起运动员强烈的自我体验,进而让运动员形成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态度,在积极的自我体验下不断提高自身运动水平。最后,帮助运动员超越自我。在训练中,教练应让“追求优越”成为运动员训练的重要动力。教练应让每个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才能保持不灭的战斗力”。教练可安排一些接近真实比赛或高于真实比赛要求的训练任务,培养运动员勇于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

3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消极心理调适对教练的要求

3.1 作为乒乓球教练,要明晰自身的责任,只要发觉青少年在参与乒乓球训练时受到消极心理的影响,就要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同时在日常的训练和教学中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做到防患于未然。

3.2 乒乓球教练要善于发现,能够及时洞察每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表现,全面掌握每个运动员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身体素质、对乒乓球运动的观念态度和基本功底,只有全面了解这些内容,才能及时在青少年受到消极心理影响时找到帮助他们攻破消极心理的有效方案。同时乒乓球教练还要和青少年成为朋友,获得他们的信任,更好地展开心理辅导。

3.3 乒乓球教练在乒乓球训练教学中,可以采取心理测试方法,科学合理地测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人格、神经、焦虑水平等,通过分析测试结果,进一步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出心理辅导,及时预防消极心理的出现。

3.4 乒乓球教练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训练水平,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提供更加创新有趣的训练指导,增加其参与兴趣,并设置一定的障碍,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乒乓球教练要及时反省自己的训练手段,学习和使用一些更具创新性和趣味性的训练手段来提高训练质量。例如,可以采用游戏训练法、观看乒乓球文化宣传片、观看乒乓球界成功人士的事迹等方式,让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发自心底地喜欢乒乓球运动。同时,乒乓球教练还应在训练过程中,依据每位运动员的综合特性为他们设置一些阻碍,使他们在克服阻碍的过程中收获努力奋进的意志品质,从而更好地克服消极心理对训练的影响。

4 结 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消极心理,这些消极心理所表现出来的肢体反应对他们的训练效率与质量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乒乓球教练一定要正视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消极心理,并依据他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消极心理调适方案。

猜你喜欢

消极乒乓球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乒乓球悬浮术
消极的后果
动机比能力重要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让自己发光
凶手的动机
为何当代艺术很多都是消极的,血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