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020-11-26孙吉旺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1期
关键词:高水平田径竞技

孙吉旺

(内蒙古大学体育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竞技体育以培养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员为主要目的。我国竞技体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培养我国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举国体制”忽视了对运动员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的培养,不利于运动员个人未来的发展及竞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体教结合”模式应运而生,即通过加强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培养后备人才,并使体育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是“体教结合”的产物。田径作为“运动之母”,在我国高校中也是开设较早和普及率较高的体育项目,高水平田径运动队也是在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建立数量较多的。我国高效高水平田径运动队为培养田径后备人才、推动我国田径运动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与美国等田径运动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以美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为例,其短跑、中长跑、跨栏、跳高、跳远等各个田径项目记录成绩均优于我国大学生田径运动员。且相关研究发现,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近年来虽培养了个别成绩突出的运动员,但是整体水平呈现下滑趋势。因此,当前提高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十分关键,本文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对策,期望为我国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2 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选取2019 年招收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高校作为调查对象,查阅其有关文件,询问相关负责人,了解近5 年来学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建设及训练情况。并就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影响因素与一线的教练、运动员及该领域专家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征求他们对进一步加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的建议。通过对当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现状进行分析,其训练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优秀生源输入不足

当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生源主要有体工队现退役运动员、中学生、省市体校学生等,其中占比最高的生源是中学生。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运动基础,但是在专业技术上较为粗糙。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的学生虽然专业技术相对较好,但是田径竞技水平高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都进入专业体育院校。在研究中发现,在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后,中学生生源中有22.16%的成绩下降,体校学生生源中有18.04%的成绩下降,体工队退役运动员生源中有13.91%的出现成绩下降,而体工队现役运动员生源中出现总成绩下降的比例则较低,不足4%。可见,当前影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优秀生源不足。

2.2 文化课学习与运动训练的矛盾没有得以解决

对有关高校及运动员和教练的调查发现,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作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在完成训练任务的同时,也要完成相应的学业,并且也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及就业。因此,在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进行调查发现,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参加训练的时间主要是大学前3 年,约占90%,而到了大四学年,参加训练的时间只占10%左右。且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发现,其主要压力来自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调查发现,大多数运动员表示很难完成他们所学专业中规定的课程,并且为了就业还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考试,导致在处理运动训练与文化课学习之间的矛盾时力不从心。

2.3 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不高

运动训练科学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教练的专业水平。教练负责训练计划的执行,负责教授训练的方法,负责整个训练过程的管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整体水平偏低,其主要来源为高校体育教师,缺乏运动训练的经历、比赛的经历及比赛临场指导运动员的综合能力。另外,运动训练应该是一门涉及各个学科的综合性工程,当前高校运动训练没有形成多个学科交叉进行运动训练服务的系统训练科学体系,导致训练的科学化水平较低。

2.4 管理体系不健全

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培养目标在于为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培养后备人才,其培养重点应该是发展竞技能力。高校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但是绝大部分高校未建立健全的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管理体系。例如,在运动员的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课程设置、考核奖励、就业指导等方面,以及教练的岗前考核、业务培训、职称晋级等方面,大都还是按照其他专业的学生和教师进行管理。这将导致管理体系不能适应培养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需要,不能满足“体教结合”模式的需要。另外,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管理体系,但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来一直沿用至今,没有跟上时代的要求。并且很多学校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来管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将高水平运动员归学校体育院系或者体育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从学校层面来落实“体教结合”的要求。

2.5 运动训练投入经费不足

运动训练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经费的工作,高校目前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投入了较多的经费,而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这种产出较低、在学科评估中分量较轻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为其训练和竞赛投入的经费较少。调查中发现,其人均经费甚至低于学校人均经费。经费的欠缺使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缺乏物质方面的支持,影响到训练的各个方面。

3 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科学化训练的对策

3.1 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

招收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学校要明确培养目标,深刻把握“体教结合”的内涵,建立与其相适应、相配套的运动员、教练管理体系。首先,妥善处理好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对课程设置、学习时间、考试方式等各方面进行调整,让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能够安心、专心训练,并顺利完成学业。其次,完善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的考核激励机制,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方面保障其平等待遇,充分调动运动员和教练的积极性。最后,完善就业指导等服务,只有帮助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实现顺利就业,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运动训练中,不断提高运动成绩。

3.2 加大经费投入

缺少经费投入,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训练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方面,学校应提高对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的重视,充分认识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在培养竞技人才、建设体育强国、提升学校形象中的重要作用,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不断改善训练的设施设备等条件。另一方面,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可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通过获取赞助等途径实现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3.3 提高教练的执教能力和水平

教练的执教水平是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科学化训练的重要保障。当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水平不高也成为限制高水平田径运动队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块短板。因此,一方面,高校要在教练的招聘与选用上把好关,科学设置用人标准,重点选拔具有较高教学能力、具有丰富实战经历的教练。另一方面,加强对高水平田径运动队教练的职后培训,定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结合实际需要对教练就科学化训练的有关理论知识、技能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另外,应该召集与运动训练有关的运动康复、运动工程、运动心理等各个专业的人才组成一个专业的训练及科研团队,为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服务。

3.4 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

运动员竞技能力必须在竞赛中才能检验,也必须通过不断的竞赛才能提高。因此,高校要适当增加田径竞赛的频率,通过加强与体育部门的协调合作,规范竞赛制度,增加省市比赛的频率,加强与田径专业队之间的联系,健全全国高校之间的竞赛体系,形成半职业化的高校竞赛体系,并扩大高校竞赛的影响力,使高效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参加更多的竞赛,进而提高其竞技能力和水平。

4 结 语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是“体教结合”模式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协同发展的一种创新。不断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质量是为我国竞技体育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当前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中,对当前其影响训练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以进一步推动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培养及我国竞技田径运动的发展,为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作出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高水平田径竞技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计数:田径小能手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