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下的青少年后备人才渠道拓展
——以6 ~12 岁青少年小篮球推广为例
2020-11-26冯振
冯 振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西海岸新区致远中学,山东 青岛 266500)
体育强则国家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少年承担着国之重任。因此,青少年体育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战略计划的重中之重。2017 年中国篮协正式提出“小篮球,大梦想”的发展计划,同时发布了由中国篮协审定的《小篮球规则》,沉寂57 年的“小篮球计划”重新起航,将青少年篮球项目推广变为现实。在新一届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的带领下,小篮球计划成为中国篮协改革的先锋号。
1 小篮球计划概述
1.1 小篮球计划的概念
小篮球计划是针对12 岁以下青少年的篮球推广计划,其核心落实在一个“小”字。区别于传统的一般篮球运动,小篮球计划具有针对人群年龄更小、场地更小、用球更小、篮筐更矮、比赛时长更短的特点。
小篮球计划自2017 年11 月20 日正式宣布以来,旨在提升青少年体质、培养篮球的社会参与风气、拓展篮球后备选材渠道。通过构建与职业赛事衔接的分龄赛、完善赛事体系,提高我国篮球联赛的职业化、规范化水平。
小篮球赛事参照成人赛事进行修改,根据青少年年龄大小划分为U12、U10、U8、U6 等竞赛年龄段。另外规定,U6~U8 年龄组,小篮球质量为430 ~460 g,周长为62 ~66 cm,篮筐 高 度2.35 ~2.60 m;U10/U12 年龄组,小篮球质量为470 ~500g,周 长 为69 ~71cm, 篮 筐 高 度 为2.70 ~3.05m。小篮球比赛规则更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能有效地推广和普及篮球运动。
1.2 小篮球计划发展脉络
小篮球运动起源于美国,随后盛行于欧洲,并逐渐风靡全球。诸多世界篮球强队都得益于小篮球运动的推广,1972 年,西班牙举办了第一届小篮球国际锦标赛,使小篮球项目向规范化、竞技化发展。在我国,小篮球运动萌芽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京津地区,由于当时的物质资料匮乏,许多青少年在街头巷尾利用自制的小橡皮球,开展篮筐的投掷游戏,并陆续在北方诸多城市得以推广。1972 年,北京举办了区级小篮球比赛,并于次年出版了《中国小篮球竞赛规则》。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小篮球运动未曾延续。直至中国篮协与篮管中心脱钩分离,实行管办分离,小篮球计划作为改革的冲锋号角,才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1.3 小篮球计划推广现状
据中国篮球协会相关统计,自2017 年11 月推出“小篮球”联赛以来,截至2018 年5 月底,全国已有31 个省份先后开展了“小篮球”赛事,其中举办“小篮球”层级联赛的城市有192个,成功报名的球队有15 042 支,成功报名的运动员约10 万人。此外,小篮球计划另一重点环节是建设篮球特色学校。根据教育部相关通知,2020 年,我国各省区遴选建设篮球特色学校100所,其中小学40 所、初中40 所、高中20 所,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运动教学、训练、竞赛和条件保障体系,全面推动校园篮球运动普及,引导各地不断完善特色学校布局,夯实篮球运动青少年基础。
1.4 小篮球计划实施意义
小篮球计划对促进篮球运动推广、扩大体育人口有积极的意义。在学校教育层面,小篮球运动旨在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 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体育参与,享受体育带来的阳光乐趣。同时,致力于完善青少年健全人格,促进青少年“五育”发展。在社会推广层面,小篮球计划目标群体是青少年,通过“小篮球,大梦想”发展计划的实施推广,形成良好的社会篮球参与氛围,培养稳定的篮球人口,培育篮球后备人才,促进篮球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在篮球赛事运作层面,小篮球计划填补了青少年赛事的空白,使各年龄段篮球赛事得以衔接,规范完善了篮球的竞赛体系。
2 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下的青少年后备人才渠道拓展
2.1 小篮球计划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协同推进
小篮球项目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画卷上精彩的一笔,其伴随着政府统筹决策、篮协独立推进、市场助推上扬,形成了政府、市场、社会的小篮球福利的多元化供给。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不能仅依靠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而应当在服务型政府的帮助下、在体育蓝海市场的刺激中、在社会组织的积极补位时寻求共鸣,以打破体制束缚的藩篱,寻求“三位一体”综合的后备人才拓展渠道。
2.1.1 小篮球计划实施的政府管理机制改革1992 年,红山口会议拉开了足球体制改革序幕,围绕“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讨论未曾停歇。近些年,随着体育事业的稳步推进,体育强国的呼声渐强。“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治理理念,加快了脱钩进程,促进了项目实体化的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理念进一步深化落实,服务型政府的诉求成为主旋律。政府型管理体制已不再契合现今的时代诉求,协调型管理体制逐渐显现出优势。政府不再“一肩挑”式地全管全办,而是制定引导性发展文件,为体育事业各项发展奠定顶层设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等众多文件出台,为诸多体育领域发展提供了方向,这也是小篮球计划项目实施的政策前提条件。2017年,姚明当选中国篮球协会主席,成为中国篮球项目发展的“掌舵人”,其启封了尘封已久的小篮球计划项目,并以小篮球为突破口,对篮球项目发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同时,中国篮球协会编制了《小篮球项目发展规划》一书,积极推进篮球进校园活动,为小篮球运动助添新动力。
2.1.2 小篮球计划实施的市场经济发展促进小篮球项目受众目标为6 ~12岁的青少年,该年龄群体经济附加值高,更容易成为体育消费的倾向群体。2014 年,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46号文件指出,要以足、篮、排三大球为切入点,加快发展普及性广、关注度高、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在赛事审批环节中,提出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完善竞赛表演体系,为小篮球推广提供便捷保障。目前,小篮球计划市场直接关联环节除相关装备制造外,还包含篮球培训。虽然作为体育产业核心的小篮球竞技表演、健身休闲服务还未有强势起色,但“以小见大”的围绕青少年的群体性消费,已切实增强了社会篮球运动参与的黏性。在部分省区,小篮球计划推广品牌正吸引目标群体参与,形成青少年体育经济,促进篮球特色学校发展。可以说,依托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小篮球计划,不仅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效益,也从市场的层面为后备人才培养做出些许贡献。
2.1.3 小篮球计划实施的社团项目计划牵头2017 年,随着《关于篮球改革试点有关事项的通知》出台,中国篮球协会正式与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脱钩,形成致力于篮球运动推广和发展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组织。中国篮球协会自接收各项事务以来,积极运作CBA 公司,构建职业俱乐部联盟。同地方篮协一道,组织推广地方性小篮球赛事,推进小篮球场地设施供给。中国篮球协会从策划宣传、技术支持、资金拓宽、校企合作等层面出发,对小篮球计划进行了大力支持。在后备人才选拔上,中国篮球协会通过开展小篮球计划,挖掘具有潜力的青少年,将其纳入后备人才体系中,为人才选拔拓展了新的路径。
2.2 小篮球计划青少年后备人才渠道拓展阻力
首先,基于政府角度,受政府型管理体制的影响,举国体制的“三级训练网”仍承担着竞技体育人才选拔的职能,在运动员注册、参赛等诸多环节铺设限制。以小篮球计划为突破口的运动员参与,并不能完全打破人才选拔的藩篱,出现了后备人才拓展上的阻碍。其次,基于市场的角度,体育职业经纪市场体系并未完善,人数和质量与欧美还有较大差距,无法在传统运动学校选材渠道之外提供科学的决策。面对体育产业的巨大蓝海,未能深耕小篮球赛事品牌,赚“快钱”的理念较为普遍,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阻碍了小篮球计划的良性长远发展。最后,基于社会层面,由于各省、区、市基本情况不同,小篮球计划开展未形成系统职业衔接,且受家长“学高为优”的观念影响,未能形成普遍的体育参与认同,缺乏良好的职业期许。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备人才渠道的拓展。
2.3 小篮球计划青少年后备人才渠道拓展畅想
小篮球计划作为中国篮球协会改革先锋项目,首先,应根据赛事实际情况,设置合理规则,拓展优秀运动员晋升渠道,为青少年后续竞技提升提供机会,在“三级训练网”晋升体系外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平台。其次,要深耕小篮球计划赛事品牌,打造小篮球文化,宣传小篮球理念,打造良性的小篮球市场。规范职业经理人体系,培育具有“体育+”知识体系的高级经理人,以提高选材的科学性。最后,各省市篮协联合校园篮球联盟赛制,组织省市级篮球联盟赛事、省市大区联合联赛等,提升区域性赛事品牌知名度,构建完善的、衔接性的赛事体系。同时,加大宣传,打破家长“学习第一”的认知障碍,为后备人才拓展扫除认知上的限制。
3 结 语
小篮球计划作为中国篮球协会改革的先锋号,代表着体制改革下行业协会积极进取的坚毅决心。正是有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参与,篮球的社会参与氛围才能更加浓郁,篮球人口才会更加壮大。同时,不能忽视小篮球运动在政府机制改革、文件指引基础上、在体育产业经济推进中、在社会组织补位下后备人才渠道的拓展意义。要清楚审视小篮球运动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配合下后备人才拓展的现实障碍,发现问题积极解决,助推中国篮球运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