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软环境建设对青少年体育健康提升的价值及建设方法研究

2020-11-26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1期
关键词:青少年政策社区

赵 钧

(山西警察学院警体部,山西 太原 030032)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在强健体魄、做好体质储备上任重道远。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因素众多,其中健身软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但与硬件建设相比其受重视程度不高。因此,深入探讨青少年健身软环境建设,找出科学的青少年健身软环境建设方法路径是补齐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短板的关键,对青少年体育健康整体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 青少年健身软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总和。青少年健身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两大部分,其中人文环境即是青少年健身软环境,概括来说,就是青少年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国家政策的引导、学校制度的落实、家庭观念的氛围以及青少年自身认知等方面因素的叠加。青少年健身软环境是存在于青少年体育健身中的无形环境,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精神与文化的体现。良好的青少年健身软环境是保证青少年健身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效果。

2 健身软环境建设对青少年体育健康提升的重要价值

2.1 强有力的政策规范为青少年体育健康提供宏观指引

青少年体育健康政策的出台是完善青少年健身软环境的重要一环,能够从宏观层面对青少年健身提供规范性指导。一方面在政策的引导下,教育部门能够站在全局性、多样性的角度制订青少年体育健康规划,打破传统基于学校体育单方面制定政策的弊端;另一方面在政策的引导下,教育部门能够出台更加科学、操作性更强的实施方案,突出实施方案的针对性,建立健全多维监管机制。青少年体育健康政策具有整体规划性和制度的刚性,同时能够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在提升青少年体育健康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效力。

2.2 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奠定青少年体育健康的坚实基础

为学校体育注入文化基因是青少年健身软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丰富校内体育活动项目、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让青少年在和谐向上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升体育健康意识,增强青少年参加各项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能够确保青少年寻找到适合自身的体育项目,使青少年充分利用课间时间开展体育健身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体育理念,并打破体育健身时间的僵化,为青少年终身体育的养成创造有利条件。

2.3 家庭、社区协同推进为青少年体育健康创造强大动力

社区和家庭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主要空间,对推动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增强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家庭、社区的联动是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样具备自身的优势。在青少年的体育健康提升过程中,家庭成员的积极参与、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均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训练的兴趣,并逐步让体育健身成为青少年的一种生活方式。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健全和社区体育工作的常态化、系统化,能够有效营造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为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健身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4 媒体的宣传推介为强化青少年体育健康做好了铺垫

观念引导是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观念引导的主战场,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能够营造出促进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健身的舆论效果。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媒体在推动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上更具针对性,具备覆盖广、易接受、影响深等特点,能够有效引领青少年体育健身观念的形成,引导广大青少年去模仿、去参与、去融合,进而形成习惯并达到终身体育的效果。

3 青少年健身软环境建设的方法

3.1 强化政策指引,细化方案落实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化青少年健身软环境离不开国家层面制定的相应政策法规加以规范引导,只有在全局规划下,青少年健身软环境建设才能方向明确、目标明晰、全面落实。在青少年健身软环境建设政策规划上要重点做好以下3 个方面工作。(1)遵循系统性、全局性原则。青少年健身软环境规划制定要从全局高度统筹兼顾,充分考量各个地区青少年体育健身不同的发展水平,既要防止政策制定高高在上成为空中楼阁,又要防止目标过低失去指导规范性。(2)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与政策规划相配套,并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坚决贯彻执行。一个政策的制定往往偏重于原则性条款,这时配套的具体实施方案显得至关重要,实施方案把政策规划具体化、指标化,使其在青少年健身软环境建设上更具可操作性,能够确保政策规划的落地落实。(3)强化规范管理,坚决执行到位。再好的青少年健身软环境的政策规划和具体方案,若没有规范化的管理确保执行到位也只是水中花、镜中月,因此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建立起规范运行的体制机制,让好的规划和方案成为有源活水,持续不断奔着目标前进,持续优化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

3.2 巩固校园阵地,培育特色体育文化

学校在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学校要着力引导,积极作为。(1)持续丰富体育锻炼内容,在传统足球、篮球等校园体育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不断挖掘、拓展新的体育健身项目,如开设轮滑课、街舞课、武术课等,让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丰富多彩,充满吸引力,并逐步形成本校体育健身文化特色,一旦体育健身文化基因生根发芽,必将发挥出难以估量的质量效益。(2)创新校园体育健身模式,可以引入俱乐部制,这种教学模式是以青少年兴趣为中心,在学校教师的指导下,基于青少年生理、心理的需要,打破原有班级、年级的束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青少年的特长,使青少年在俱乐部中不仅学到专项技术,而且能够通过俱乐部这一组织形式和训练体系,更好地培养青少年的坚强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3 改变家庭认知,切实发挥家庭的熏陶作用

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参与度。迫于升学压力,当前我国家长对青少年的关注度更多的倾向于文化课学习,对青少年体育健身普遍漠视或者有心无力,这种家庭认知和家庭氛围极不利于青少年体育健身运动的开展,必须做出改变。(1)家长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自身热爱体育健身,把健身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耳濡目染必然会对体育健身产生浓厚兴趣。(2)家长要学会氛围引导,能够主动为青少年购置他感兴趣的体育器材,陪同青少年一起观看体育比赛等,这些行为均会对青少年产生潜在影响,并由量变到质变,最终提升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期望。(3)学会正向激励,调动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情。无论青少年的体育能力如何,家长都要学会从正面对青少年进行赞扬和鼓励,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必然让青少年在体育健身上受益无穷。

3.4 做强社区体育,发挥社区体育健身普及功能

社区是优化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的重要战场,但社区普遍对青少年体育健身功能存在短板,未能发挥出应有效力。社区在提升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上须做到以下2 点。(1)做好社区体育课程开发,积极依托社区范围内学校、社区学院、健身房等体育资源,抓住青少年特点,制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课程,把青少年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青少年真正参与到课程中来。(2)积极组织社区内青少年体育比赛交流。体育健身项目均具有竞技性、娱乐性等特点,社区在优化青少年体育健身环境上要紧紧把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交流比赛作为依托,通过深入宣传和细致组织,能够极大地调动青少年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出社区在青少年体育健身方面的普及功能。

3.5 营造氛围,强化舆论引导

良好的体育氛围对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十分巨大。民众崇尚体育运动,社会体育氛围浓厚,对青少年体育健身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在社会上努力形成崇尚体育、人人参与体育的氛围,形成国家政策推动、社会媒体宣传、学校体育促进、家庭教育培养的联动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媒体宣传,宣传体育政策法规、体育管理制度、青少年健身理念等,尤其要重视符合青少年特点的新媒体舆论引导,让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4 结 语

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的影响因素众多,建设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社区、媒体集合发力、共同应对,持续优化青少年体育健身软环境,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体育参与氛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参与习惯,并助其树立起终身体育理念。

猜你喜欢

青少年政策社区
政策
政策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助企政策
政策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