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诗词教学中“朗读腔”现象支招
2020-11-26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苗建青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斜塘学校 苗建青
在诗词教学中,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朗读指导,常常造成学生千篇一律的“朗读腔”。“朗读腔”看似有腔有调,实则禁锢了学生的朗读思维,破坏了学生朗读中的独特感悟和体验,亦破坏了诗词的美感意蕴。笔者认为,教师要打破学生诗词“朗读腔”,就要从诗歌创作源头寻找活水,在充分的理解、想象、感悟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和体悟
一、感同身受,触摸诗人本心
古语有云:“诗言志,词言情。”对于诗人而言,写诗往往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或是由现实社会所引发的自身理想的表达。文学批评里主张“知人论世”的赏析方式,就是说我们在感受古诗时,应该站在诗人创作的生活背景里,设身处地地领会诗人的心境,触摸诗人创作的本心,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诗人为什么会这样写?然后适时给出诗人的人生经历或者创作这首诗的心境状态,如此,学生更容易感同身受,从而更能读出诗歌内在的情感。如在学习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时,为了更进一步读出诗人的“千万孤独”,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同学们,天寒地冻,大雪纷飞,这老翁为何不与家人依偎,为何不与火炉相伴,却孤独地在雪中垂钓呢?
(生无人发言)
师:古人写诗是有目的的,古语有云:“诗言志,词言情。”那么诗人柳宗元又是想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咱们来看看诗人的写作背景。
(投影:诗人柳宗元一心为国,他梦想通过改革让国家变得更好,却屡遭反对者的攻击,改革梦最终破灭。不久,他被贬到了一个偏远穷苦的地方做官,一开始没有地方住,只能在破庙里安身。他的母亲和女儿都在这一年相继去世,朋友知己也都沦落天涯)
师:此时此刻,在诗人的世界里,没有的不只是鸟飞,不只是人踪,还有什么也没有了?
生:亲人没有了。
生:家没有了。
生:朋友也没了。
生:连自己的理想也没有了。
师:此时此刻,谁能读出这份“千万孤独”?
《江雪》这首诗代表着诗人独特的人生格调,诗歌本身读起来简单,读精彩不易。学生只有真正走进诗人的生活,才能在朗读中触摸诗人的本心,品味诗情。
二、身临其境,敞开想象空间
诗词是由诗人在一定的情境里将情感凝结成文字的一个过程。诗词的创作往往是诗人眼前的所看、所感、所想,环境往往是诗歌的诱因。好的朗读能够再现情境,激发情韵,让诗词重新“活”起来。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大部分诗歌是存在于特定环境之中的,借景抒情是诗人的常用手法。在朗读时,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感悟情境的氛围,帮助学生借助联想和想象穿越到诗人的所在世界里,看诗人所看,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如此,学生更容易打开想象和心灵的眼睛,更能感悟诗词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情愫。如在学习杜牧的《山行》(部编版语文三上)这首诗时,我以描绘画面的方式引导学生模拟出当时美妙的情境:
师:好诗啊!也是一幅好画。想象画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入情地朗读。你们找找这首诗有哪些景物?
生:寒山、石径、白云、人家、马车、枫林、霜叶。
师:是呀,短短28 个字,诗人就呈现了这么多的景象!你们看,这完全是一幅画呀!
(出示由局部景物拼接出的整体画面)
师:此刻请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置身于这些景物之中。看,远处有一座山,那是怎样的山?有怎样的颜色?石径的样子你看到了吗?白云的生成之处有什么?我们再把目光拉近,你看到了怎样的枫林?怎样的枫叶?
(生一边闭上眼睛,一边交流着自己看到的画面)
师:是呀,远山被薄薄的秋意笼罩,一条弯曲的山路绵延而上,白云的生成之处居然还住着几户人家,或许正炊烟袅袅,或许正鸡鸣狗吠,虽是深秋,但仍有勃勃的生机呀!诗人不由得停下了马车,因为他被眼前的景色完全给迷住了,望着这比花还要红艳的枫叶,诗人就一直这么静静地陶醉着,不知不觉,落日已在身后洒下了一片余晖。此时此刻,诗人诗兴大发,不由得吟出了这样的诗篇——(引读全诗)
这样的朗读还原了诗歌的创作情境,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有效地调动结合,在朗读这首诗时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这样的情景交融不是千篇一律的,学生在想象中或慢或急,或轻或重,教师不必要求他们整齐划一,只要用心投入即可。
三、激发个性,尊重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诗词的朗读并非千篇一律。有的老师在教学中统一划出重音和停顿,把教师的个人理解强加给学生,这种做法在诗词入门时尚可,但是随着孩子个性的发展,不可如此一刀切,不妨在尊重格律的基础上,让学生摆脱条条框框,大胆吟诵,也许会有别样的精彩。
譬如李清照的词《如梦令》中有“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有的学生开头就把“常记”二字拖得特别长,听起来似乎显得不太协调。这时教师不该予以否定,而是应进一步询问:你为什么要这么读?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常记”是词人在回想过去,此时词人沉湎于往昔,发出一句拖长的感叹未尝不可。对于第二句,有的学生把“沉醉”重读,有的孩子把“不知归路”重读。重读“沉醉”强调了当时词人“不知归路”的原因,重读“不知归路”则是强调了词人“沉醉”后的状态,所以两种读法都无可非议,皆是学生宝贵的独特体悟,应加以鼓励和尊重。
综上所述,教师若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朗读腔”,就需要全面考虑,在尊重诗人创作情境和创作本心的前提下,鼓励个性化、多元化朗读,如此才能在学生与诗歌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在朗读中更近距离地贴近诗歌,感受诗歌的温度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