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元素组织形式之研究*

2020-11-26

读与写 2020年36期
关键词:图纹涡旋西北

高 伦 吉 倩

(毕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 毕节 551700)

黔西北,贵州的西北部;主要包括毕节和六盘水两个地区。这两个地区彝族的分布,主要聚居在威宁、黔西、大方、毕节、赫章和盘县等地区。黔西北彝族服饰在全国彝族服饰六大款型(凉山、红河、滇东南、滇西、乌蒙和楚雄)中,属于乌蒙型。作为彝族聚居最多地区之一,黔西北彝族服饰既有全国彝族服饰的共性特征,受历史变迁及地域特征的影响,又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而其服饰的组织元素,既蕴含着全国彝族原始图腾的影子也具有区域性民风民俗的内涵。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彝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服饰风格特点,这些特点也是体现黔西北彝族服饰的个性特征。

1.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图案属于美术学科,但又可以以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现实生活中图案是与人们密不可分的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在中国56个民族中,各个民族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战乱、区域性经济和当地文化影响的不同,所以其服饰图案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共性就是图案组织形式上都是以单独纹样和连续性纹样构成。个性就是始终保留着自己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和寓意,并且又不断的随着时间和区域性的影响而变化着、更新着,从而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服饰文化。范例在《彝族服饰图文类型、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一文中,对全国六大款型中300余种彝族服饰图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彝族服饰图纹元素的类型、艺术特征及美学价值,阐述了彝族服饰图纹的文化品位,并且按属性对彝族的服饰图纹组织元素进行过比较详细的归纳,总结出全国彝族服饰图案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也和众多服饰图案一样,在图案组织形式上,也是由单独图案纹样和连续性图案纹样构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黔西北彝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其服饰的款式、图案和寓意逐渐形成其独特的个性特征。

1.1 主要基调“涡旋纹”图案纹样。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纹样的主要基调,就是以单独纹样“涡旋纹”几何图案为主,动植物图案及其他几何图形图案为辅的组织形式。其实,纵观大多数图案纹样,也都有“涡旋纹”的影子。“涡旋纹”几何图案虽然不如“龙纹”、“凤纹”那样高端大气;也不如“蛙纹”、“鱼纹”那样代表着吉祥。但是,无论哪种纹样,从古至今,都还是有着“涡旋纹”的影子存在着。而大多数图案的组织形式,也都有着这个共性特征。“涡旋纹”几何图案在黔西北彝语中被称为“输必孜”。无论男装、女装、童装及挂件佩饰等,都有着“涡旋纹”的元素。“涡旋纹”也是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组成的核心部分。

1.2 动、植物图案纹样。各种花纹、动物纹理也是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的重要构成元素;和大多数图案一样,其服饰图案上的植物花卉和动物纹样等,都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的简化和夸张表现。只是相对其他民族来说,图案代表的寓意不一样,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中植物花卉的表现,主要借鉴于杜鹃花的形状。发展至今,也有荷花、莲花及牡丹等,虽然有点变味,其目的也是为了与时代接轨,顺应市场的需求,这不但显得高端大气,也没有丢失彝族文化的民族特性。

1.3 “回纹”和几何形图案纹样。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的另一重要组织元素,就是“回纹”和几何图形的使用。“回纹”和几何图形的使用,使图案显得更加的古拙、庄重和大气,具有浓厚的民族历史气息。回纹主要是以镶边装饰为主,几何图形有镶边使用,也有作为主基调使用的。在中国古代甚至于现代,包括汉族在内以及多数少数民族,回纹和几何图形的运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如古典楼阁、庭院等,“回纹”和几何图形也是常用的装饰手段。

1.4 制作工艺。在制作工艺上,使用挑、盘、绣、镶嵌等各种刺绣工艺;这和其他民族在服饰图案的制作方式上基本相同。如苗族、回族、布依族等,他们的服饰图案也都有极其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

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设计抽象、表现夸张、做工精细及完整性,无不体现出黔西北彝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同时,也展现了黔西北彝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地域特色和象征寓意。

2.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组织形式的来源

2.1 早期黔西北彝族服饰的主要作用。由于条件的影响,对黔西北彝族来说,其服装的主要用途就是以掩体和取暖为主。在式样、图案及色彩上是非常简单自然的,其造型元素均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日常生活;以反映本民族的信仰、神鬼祭祀和自然界景物为主。崇拜性思想和自然美是彝族服饰图案的主要表现形式。其记录方式主要以抽象化、夸张化的动物和植物的基本形状,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现。图案单一、色彩单调就能说明早期黔西北彝族服饰的主要作用。

2.2 黔西北彝族的“火”文化。彝族人崇火敬火,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火文化,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要过火把节;火图案在彝族服饰中也很常见,有火焰纹、火镰纹等。在彝族人民男女服装上,各种大小的火纹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火图案也是彝族人民自然崇拜的具体反映。在彝族各方面图案纹样中,无不体现出大自然的影子和火纹的表现。

2.3 黔西北彝族的美学观念。黔西北人民在服装的装饰上,以简单的图纹来记录彝族历史、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在彝族装饰图纹中,不管是动物、植物或几何形图纹,都在彝族人民所铭刻的器物或服装图案上面体现出来。这些图案同时也反映出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反映彝族的文化习俗和美学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民族融合,彝族人民欣赏美的水平也得以提高,特别是我国经济空前发展的今天,彝族服饰逐渐走向产业化,这就要求各方面的装饰图案要能达到大众的审美要求。在服饰图案的设计上,除了反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图腾以外,其他的图形设计也皆有之;如虎纹、火纹、羊角纹、八卦纹和鹰纹等,随意性强,创意十足。周真刚在《黔西北彝族服饰及其图纹美学试析》一文中,对黔西北彝族服饰及其图纹美学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从美学角度对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进行了解析。

3.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的组织形式

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的组织形式,是以个体图样为基本单位,经过若干个体组合,从而形成综合体图案。其布置遵循了从个体到局部再到群体的多层次美学组织法则来完成的,这也符合了图案的构成法则和审美法则。其图案的运用,在男女老少服装、佩饰挂件装饰、铭刻记录图案、日常服装和节日服装的使用上面,皆有不同的地方,也代表着不同的寓意。

3.1 黔西北彝族男性服饰图案。黔西北彝族服饰男装比较庄严,多以青色和蓝色为主;简约率真的风貌,反映了彝族人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彝家男子的理想、愿望和追求。发展到今天,也有以白色为主的。在穿戴上,男性头裹青色或白色头帕,以短衣、短褂或直筒肥大长裤为主。早期的男性服装是没有图案的,现在的男性服装虽然还是以简单为主,但是头饰、衣服及裤子都有图案镶边。其图案的组织形式有二方连续图样,也有单独纹样;男性衣服袖口、衣领、沿肩、襟边、下摆及裤脚,以回纹、几何菱形或者花卉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镶边。单独纹样主要表现在上衣荷包上面,比如威宁短褂男装,他们的荷包上以抽象化“牛头”为主图,毕节大屯彝族却是以鹰纹为主图。荷包边缘或上下以其他动物、花卉植物或几何图形为装饰。花卉花瓣数从三瓣到八瓣不等,配少量“涡旋纹”。前胸和后背,为大面积青色、蓝色或者白色色块。“虎纹”、“鹰纹”也是黔西北彝族服饰常使用的图案纹样,主要用于装饰男性儿童头饰和鞋。寓意为希望儿童健康成长,如虎、鹰一般勇猛异常。

3.2 黔西北彝族女性服饰图案。其实,代表着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的美,主要体现在女性服饰上。女性服饰相对于男性服饰来说,就比较绚丽耀眼,多彩丰富了,且纹饰种类繁多。色彩以大色块面积的青、蓝以及红色为主。款式有大襟右衽长衫或长裤。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及裤脚均以涡旋纹、花卉植物、各种动物及几何图形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汉语俗称“吊四柱”。女性服饰代表着黔西北彝族服饰之美,他不光体现在日常服饰上,更体现在节日盛装上。其服饰图案元素构成主要从领口为起点开始往下,直到裤脚镶边花纹。做工精细、色彩艳丽、构成复杂多样。

黔西北彝族生在大山里,长在花丛中,杜鹃花就是本地一大特色。所以女性服饰图案组织的主要元素,是以花卉植物图案为主;花瓣数从三瓣到八瓣不等,桃心形及米叶形叶片相衬,以自然流畅的曲线型藤条相连,以“涡旋纹”点缀,少量的“回纹”或几何图形作装点,不但体现出服饰的完整性,更体现出彝族女性柔性美。

3.3 黔西北彝族挂饰和背扇图案。黔西北彝族服饰的挂饰主要有头饰饰品、腰带刺绣和背扇吊饰等。对头饰装饰来说,主要体现在女性头饰上,有以串珠为主的头饰,也有少量镶边花纹的头饰。腰带图案主要以“花纹”、“涡旋纹”为主。背扇较为复杂且寓意深远,在贵州少数民族的称呼中,也叫“背儿带”或“背带”。其图案装饰元素和服饰一样,只是背扇的做工相比较服饰装饰来说,更加精美、更加细致。黔西北彝族的背扇是不留空白的,全部都是通过纯手工刺绣而成,花纹复杂多样,意义深远。在现代产业化背景下,彝族背扇装饰中,其图案元素不但蕴含着黔西北彝族文化的浓厚气息,为了适应于大众观赏,也具有一定的汉化元素。比如有的背扇上面,出现祝福幼儿成长的汉字、鱼纹、福娃造型等。图案造型在保留黔西北彝族元素的同时,选材广泛,创意随性。既充分体现了彝族无私的母爱,也表达了母亲对子女的疼爱与期望。

黔西北彝族背扇形状多为方形,有的为上方下圆。四周装饰和服饰一样;以二方连续花纹彩带镶嵌,花纹多为“回纹”、“涡旋纹”和自然花卉为主。中间为四方连续图案刺绣,造型元素有菱形、方形及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构成,加以适当麦穗纹点缀。

4.结语

各民族的服饰图案元素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特征,他们在图案的构成上,有相似的组织元素、相似的构成和相同的色彩。但在各民族中,每个图案的造型和色彩却代表着不同的寓意。黔西北彝族服饰图案的组织形式也遵循着形式美的构成法则,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图纹内容与组织形式是相统一的,布局也是有规律的。图纹的设计和色彩的运用也是根据男女老少的使用而进行相应的搭配。

而今,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富强和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在国家的扶持下安居乐业,发展迅速,黔西北彝族人民也逐渐走出大山,走入繁华的城市,进入高等的学堂。他们在求学和工作的过程中,开阔了眼界,获得了新的知识。同样,因其服饰图案精美造型、色彩鲜艳及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所以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和推崇。很多民族也为求一服饰、头饰、鞋子或背儿带等而不惜重金购买。许多汉族及其他民族学者也走进大山,研究着彝族文化。他们都在不遗余力地传承着、研究着、改进着彝族各方面的发展而努力,都在为加快民族的大融合而努力。

猜你喜欢

图纹涡旋西北
基于热力学涡旋压缩机涡旋盘的结构设计优化
基于PM算法的涡旋电磁波引信超分辨测向方法
基于轨迹聚类的南大洋中尺度涡旋主要迁移通道提取与分析
青铜绘画·兽面图纹、水陆攻战图纹
“古币”会挖沙
一座西北小城
电动空调涡旋压缩机型线优化
缠海鞭杆—西北棍
黔西北行吟
凌絮裙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