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院校朝鲜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0-11-25陈楠楠尹敬爱郑杰

科教导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复合型人才

陈楠楠 尹敬爱 郑杰

摘 要 本著“高起点、高质量、高目标”的专业建设理念,朝鲜语专业在原有国际化办学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构建鲜明的“朝鲜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国际化”的专业发展特色,取得了一些成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民族院校 朝鲜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12.030

Abstract 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high starting point, high quality and high goal", the Korean major, on the basis of the original international school running achievements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ocial demand for compound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has constructed a distinctive "Korean + major"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training mode, adhering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ick foundation, emphasizing practice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nd it has some enlightenmen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alent training system.

Keywords ethnic universities; Korean major; compound talents

1朝鲜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1 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朝鲜语专业依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宗旨,结合社会需求,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通过周密地制定并执行专业培养方案,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了比较合理的朝鲜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力求实现教育国际化,大力推进合作办学,为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这一社会需求的人才制定出一套有特色、讲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国际化办学,加强“朝鲜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促进并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专业每年以多种交流模式赴韩留学的学生可以达到70%-80%,本科毕业后得益于“朝鲜语+专业”培养模式的教育继续在国内国外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比例与就读专业范围也在逐年扩大。

1.2 探索新的国际合作模式进行联合培养

经过近10年国际合作项目的运作与经验的积累,在现有教学成效的基础上,探索出能够进一步深化交流并带来新增长点的项目合作新模式。即与韩国特定高校深入合作、集中发力,改变原有“朝鲜语+专业”培养模式里专业跨度过大、过于分散的局面,将“朝鲜语+专业”里的专业落到实处,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集中在热门专业联合培养富有竞争力的人才。通过与上述高校进行多种模式的合作,使两校的交流和了解进一步加深,做到互通有无,实现优势互补,在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实现长期、稳定的合作。

为了实现提高交流档次、推进“朝鲜语+专业”培养模式和建设国际化课程的目标,专业又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等几所高校的管理层进行深层交流、协商,以此达到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在热门专业进行联合培养的目的。同时,近两年通过多次线上线下专题研讨会的模式与对方学校多次交流了国际化课程的建设经验,为在专业推广国际化课程打下基础。

1.3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开展课程国际化建设

为了促使“外语+专业”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切实做到对学生负责,专业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力求与国外课程接轨,并且通过与韩国大学沟通和协调,使两校课程的衔接更加合理。基于这种考虑,专业制定了一套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可以更好地与韩国大学课程接轨的韩国文化、朝鲜-韩国概况、商务英语、韩国语概论、韩汉语言对比、商务韩国语翻译、韩国企业文化概论等课程。同时,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环,大力开展课程国际化建设。整合现有课程体系,通过建设中韩教师联合授课的课群、设置“外语+专业”衔接课程、扩大实践课联合授课比例等多种形式扩大课程国际化内涵与范围,并与韩国专家学者联合研究,寻求科学、先进的教学模式及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4 强化校内校外实践环节建设,深入推进“赛课一体化”模式

朝鲜专业开创了多种实践教育模式。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就在专业选修课模块设立了语言实践,一路贯通至第七学期,涵盖韩国语朗读、写作、演讲、影视鉴赏、辩论、文学等领域,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进行集中性语言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推进“赛课一体化”模式,把专业技能竞赛与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分校内和校外竞赛两部分对学生进行培养。校内竞赛包括朗读、演讲、写作、戏剧小品比赛等;在校内竞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代表专业参加校外竞赛,包括大连市、辽宁省以及全国范围和国际级别的赛事。在比赛竞技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所学、所练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到一起,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方面,专业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发展,与思迪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6年9月,与思迪软件公司联合建设的校外实践基地荣获了校级优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称号,专业与该实践基地就翻译项目管理流程和翻译软件操作系统以及学生实践实习展开了深入的合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朝鲜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成果

(1)“朝鲜语+专业”国际化合作院校广泛多样,受益学生面广。专业与韩国高校间的交流与学生互派始于专业成立的第二年。截至目前与朝鲜语专业交流的韩国大学共有12 所,分别是国民大学、建国大学、翰林大学、国立济州大学、诚信女子大学、光云大学、新罗大学、韩瑞大学、东义科学大学、大邱未来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明知大学。在合作模式上也从最初的“3+1”交换生模式扩大到‘3+1、2+2、2+1+1、3+3、短期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各年级的出国学生比率一直保持在70%-80%之间,即每年有近4/5的学生赴韩国各大院校留学,同时学习“朝鲜语+ (专业)”等相关专业知识,受益的学生数量大、面积广。

(2)多种模式的国际合作项目实现了“朝鲜语+专业”的融合。专业通过3+1、2+2、2+1+1等多种模式实现了“朝鲜语+专业(双学位)”“朝鲜语+专业知识(资格证)”“朝鲜语+延伸专业知识”的“外语+专业”的有效融合。例如赴韩国诚信女子大学、翰林大学以及建国大学学习的学生攻读了商务、经营、政治外交等专业,最终获得双学士学位。赴韩国大邱未来大学和东义科学大学的学生最终拿到服务营销、社会福利、旅游经营等专业的专科毕业证,并考取了咖啡师、调酒师、侍酒师等职业资格证。通过本科阶段 “朝鲜语+专业知识”的积累,毕业后继续攻读会计、国际贸易、会展企划、经营、城市规划房地产、服装设计、观光旅游等专业的硕士学位。

(3)学生就业、升学局限明显减小,职业选择范围显著扩大。构建“朝鲜语+专业”模式后,从近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成效良好。就业单位包括韩国现代、三星、正官庄、惠普、南方航空、韩亚航空、韩国贸易振兴公社等大型公司,就业率高达96%以上。另外,还有近三分之一毕业生赴韩国继续求学,他们绝大多数本科在学期间拥有韩国留学经历,实现了从本科到研究院学习的无缝连接,实现了“朝鲜语+专业”的延伸目标。从近3年辽宁省四所高校朝鲜语专业就业统计情况来看,我校朝鲜语专业本科毕业后留学占比遥遥领先,再次证明了我们“朝鲜语+专业”培养模式的成功与高效。

(4)逐步加强出国留学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国际合作项目教学质量。国际化办学步伐的加快,在为专业创造机遇的同时,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些挑战,如学生留学的学籍管理、学分计算、思想教育等。如果对已经派出去的学生不进行有效地管理,很难保证国际交流的质量,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繁荣兴旺极有可能只停留于“表面风光”。针对上述问题,专业与学校相关部门通力配合,消除了学生在国际项目的学习和实践中存在的后顾之忧,极大地促进了专业国际化办学质量的提升。专业建立了一套健全的韩国高校选课指导体系,规范出国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出国材料的归档和院系学生交流情况汇总的电子档案的建立,并在学业和生活等方面进行辅助指导和管理。

(5)校内校外实践环节的有效开展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显著提升。朝鲜语专业构建的“赛课一体化”模式,使专业技能竞赛与实践课的教學内容相结合,多年来选拔多名学生参加了大连市、辽宁省、全国的各种比赛,曾先后获得过多次市级、省级三等奖以上的多个奖项。同时,学生的专业实力不断增强,各种等级考试过级情况良好,学生在韩国语能力考试、朝鲜语专业四级、八级考试、商务韩国语能力考试中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参与校外参观实践、就业实习的比例逐年扩大,学生参与校外实践与实习也使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有所提高。在毕业就业问题上有了更长远的考虑和上升的空间,可选择的职业范围也有所扩展。

3结语

社会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这要求我们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持续改革、不断探索。目前,学校2019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修订完毕,在专业课程设置、专业研究方向和学分方面都对照着培养目标进行了更合理的调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朝鲜语+专业”培养模式,不断进行完善和补充。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JG18DB094);大连民族大学校级课程建设项目

注释

①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135.

参考文献

[1] 陈楠楠,尹敬爱,郑杰.民族院校外语专业翻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与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20(5).

[2] 黄君强,肖斌涛.探索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J].文教资料,2010.

[3] 张英美.中国高校韩国语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延边大学学报,2013(12).

[4]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4).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复合型人才
“产业计划”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的材料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民族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探索
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第三语言韩国语教育
内蒙古民族院校幼师双语教育调查与反思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