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体系下的中外教结合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初探

2020-11-25费海梅

西部论丛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摘 要:“课程思政”体系下的中外教结合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是对英语第二课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外教结合的英语第二课堂的特点和重要性决定的。这一课程的建设不仅对中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从事这一课程教学的外籍教师提出了要求。为了完善这一课程建设,社会,学校,教师,学生方方面面都要配合,才能有效促进这一课程体系的有效建设。

关键词:课程思政;英语第二课堂;中国教师;外籍教师

一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综合育人理念被提出。这一教育理念要求要打破目前思政教育独立化,思政教师单抢匹马,而专业课教师重专业知识轻育人的情况,要使思政教育贯穿到学生大学学习的各门课程,开启探索融合思政元素的专业课新模式。从而让每一个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从而达到教育效果最大化。

二 中外教结合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英语教学的问题

2.1 英语专业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习的热情不高。目前,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还比较功利。由于我国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大学教学中过于注重强调过级考证,通过相关调查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主要目的都是能够考过专业四八级,获得相关职业证书,毕业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或者能够考上研究生或者出国进行进一步的深造。因此在这样的学习态度下,学生不重视第二课堂的学习,学习随意随性,抱着玩一玩的态度,因此第二课堂学习热情和持续性都不高。

2.2 中外教师的跨文化知识水平不高,价值观相差较大,思想政治素质均不过硬。长期以来,英语被当作一门语言技能来教授。中国教师过分强调英语语法,听说读写等技能,大部分英语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还不够,认为与自身的英语教学无关。

外教对中国文化更是了解不深,对中国的传统美德和国家政治思想基本不清楚,对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均不了解。由于这些认知性的差异,造成了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会与国内教师有不同的方式,更别谈融入思政元素。

2.3 外教第二课堂授课不系统,随意性较强,监管起来难度较大。据调查,目前外教人才市场监管还不是很有力,国内外教还比较缺乏,外教的素质还参差不齐,再加上大多数西方人崇尚自由,英语又是外教的母语,第二课堂教学环境相对正式的课堂教学环境要宽松很多,教材也不规范,再加上学生英语水平相比外教来说较低,造成了部分外教在第二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备课,上课,评价等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监管起来比较困难。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英语专业课程开发也急需解決。

三 中外教结合英语专业第二课堂融入课程思政的措施

3.1 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显性教育,加深对全方位育人理念的直接教育。学校,辅导员加强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显性思政教育。学校可以通过集中开讲座,辅导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讨论,课堂内外谈心,同时各个教学部门个人要把全方位育人理念摆到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地位,从而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重视英语第二课堂的学习,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教师通过育人,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有较高觉悟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3.2提高中国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在中外教结合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课内容。首先,第二课堂英语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思政,认真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课程思政的教学意识,要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政治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其次,在进行第二课堂英语课程教学中,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涵和跟教学内容有关的德育素材。在教授西方文化时,一定要用辩证唯物主义教会学生分析西方的价值观,还要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让学生学会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价值观。这一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双向教育的过程,既是教育学生,让学生更有获得感的过程,又是深刻的自我教育的过程,从而教师也达到进一步坚定思想信念,提高道德认识水平。

同时中外教结合的第二课堂教学有外教的加入,增加了跨文化交际问题,更需要“课程思政”融入到本课程建设中。学校要注意选拔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过硬的中国教师配合外教搞好第二课堂建设。中方教师除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本着互相尊重,兼容并蓄的态度,注重与外教的文化沟通与交流。中国教师还要坚决杜绝自身和学生崇洋媚外,中国教师应该努力的向外籍教师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最后,第二课堂的中西方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在宽松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形成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学作用。

3.3 严把外教引进关,加强对外教的培训和监管。对于外籍教师,学校引进时要严格把关,对外教的学历,资质和TEFL,TESL,TESOL,TKT,CELTA等国际公认的语言教学资格证书进行审核,让优质的外教资源进入学校。为了让外教到中国后能够尽快的适应中方的教学生活,学校外事办应该在外教来华之前尽可能的通过各种渠道向外教介绍当地的人文地理,生活习惯,学校情况,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情况。同时,外教到校工作后,学校除了配备教学和生活方面的外教合作教师,还应该组织一些中西方教师共同参加的研讨会,在会上应该融入中西方优秀文化的学习,让中外教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跨文化意识。同时,学校的管理者和专家要适时的向外教传递学校的管理方针和各项规章制度,让外教逐步融入到学校文化中来。学校各级还要加强对外教的人文关怀,遇到中国的大型的节日,国家学校活动也要热情的邀请外教参加,让外教融入到中国文化中来。以外事办为首的学校各级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外教的监管,坚决杜绝外教作出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事情。

四、结语

“课程思政”体系下的中外教结合的英语专业第二课堂是新形势下对英语专业教师提出的新的挑战。这一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不仅是一位英语教师还是一位思政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情况下还要提高自身的思政水平。当然融入了思政元素的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也是一个新的尝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形成一个成熟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潘倩,魏良帅,李冠男 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第二课堂体系建设与实践——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年5月(下)总第200期

[2] 王瑛瑛,王正良 外籍教师在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中的作用[J]商洛学院学报 2011年10月 第25卷 第5期

[3] 何芳,都宁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城市型、应用型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路径探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8年4月第32卷第2期总112期

[4] 赵桅,高卡,张伟 民办本科高校外籍教师的激励现状分析及激励措施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7月第20卷第4期

[5] 高静静 高职院校行业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实施——以辽宁装备职业技术学院机电英语课程为例[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总第151期

[6] 孙婷婷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6月第27卷第2期

[7] 段晓静,毛慧青 全方位育人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文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第13期

作者简介:费海梅(1979-),女,,汉族,四川绵阳人,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英语教育;单位: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现代服务产业学院外语系。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