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路径探索
2020-11-25杨荣
杨荣
摘要:融媒体时代,技术推动下的新闻内容的生产方式、信息内容的传播和接受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社会环境本身也正在经历着社会转型的变革,整个社会的舆论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形成主流媒体舆论场和网络舆论场互动融合的新格局。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路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舆论;引导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层出不穷,给电视新闻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接受电视新闻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电视屏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都可以是电视新闻的载体,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收听收看电视新闻节目。在电视新闻的制作和播出方面,丰富的互联网可视化技术赋予了电视新闻呈现方式的更多可能性,加强了电视新闻内容的可视性。电视新闻的内容的深度、广度、密度不再被一个小小的屏幕局限。在同新媒体的竞争与融合中,电视新闻媒体在传播力和话语权上都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因此,对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路径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一、更新工作理念
融媒体背景下多元的舆论环境中,新的传播技术发展不仅丰富了信息环境,同时也给信息环境带来很多不实的信息内容。尤其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几乎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媒介技术普及,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制造者。互联网时代下的谣言更加难以辨认。这些谣言形式上或一段经过剪辑的音频、视频,一张经过篡改的图片,甚至只是一段凭空编造的文字。谣言频发,反转新闻层出不穷。
在新闻舆论引导工作中一定要把事实的真实性、准确性放在第一位。首先,注意对消息来源进行甄别。很多新闻媒体看到一段貌似真实的信息为了抢占时效性抢险播发,最后造成乌龙,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二、创新舆论工作机制
(一)完善舆情监测、研判机制
融媒体环境下,舆论环境更加复杂,存在着复杂性、渗透性、强交互性和虚拟性等特点,舆论爆发速度和规模难以预判。当情绪化、非理性的舆论迅速冲击公共舆论空间,不仅难以控制而且危害巨大。电视新闻媒体应针对融媒体的新的舆论环境特点完善自己的舆情舆论监测机制。
首先,制定舆论监测评级,使各部门按评级来合理处理新闻舆论。目前很多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突发事件评级机制,但鲜有舆情评级机制,以后应当逐步引入。
第二,与政府部门在舆情监测上相互沟通,互相对照,保证新闻舆论工作方向性不出现偏差。
完善舆情监测和研判机制一方面便于新闻媒体更加及时、科学地把握舆论动向,同时也可以审视自身舆论引导中的效果和影响力,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舆论引导工作。
(二)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在新闻突发事件中,政府往往是权威信息发布的信息源。在突发事件当中,公众往往被互联网的大量信息所淹没,这其中有虚假信息、有许多未经验证消息来源的信息、有谣言、有情绪煽动言论等等,政府恰当而及时的公开信息,更能够得到受众的认可,稳定舆论,稳定公眾情绪。在新闻突发事件中,电视新闻媒体注重实效的紧迫性,及时、适时地对动态变化着的新闻事件进行及时报道,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媒体要和政府建立良好有效的沟通。为公众及时发布官方信息,减少突发事件中给受众造成的不确定性;要正确理解政府的意图、行动,互相之间做好配合;对政府机关提供的信息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再进行二次编码,及时发布告知公众,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恐慌,维护社会稳定。第二,另一方面与政府共同完善信息发布方式方法,比如召开记者发布会、召开新闻发布会、信息沟通会、情况说明会等等,构建媒体与政府的公信力,警惕“塔西佗陷阱”。
三、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方式
(一)更重视人的因素
在融媒体时代进行新闻舆论的直播活动,要重视人的要素。新闻直播的人的要素主要是指新闻出镜记者和主持人。出镜记者,顾名思义,就是上镜的报道者。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媒体的记者应当适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媒体生动活泼的话语表达,塑造主持人个人形象,在直播中多采用与受众对话的方式,形成一对一的、人际传播的形态,增加受众亲近感、代入感。
(二)大屏小屏良性互动
在过去,进行直播必须需要前期的选题策划、专业的摄像设备、专门的信号调度,专业的记者和摄像人员;直播平台都是门槛高的电视平台;前期直播信号进入电视台后,还要有专业的信号技术人员和后期导播进行调度,还要有稀缺的电视节目版面进行播出。而现在任何普通人只要拥有一部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终端设备,随时可以进行直播。直播的内容五花八门,几乎所有日常生活活动都可以被当作直播内容。另一方面,受众对各种类型的直播包容度很大。在移动直播平台上,新闻价值与受众需求,正在以一种新的、娱乐化的方式被传播和接受。传播内容呈现出了新的特点:贴近性,这种贴近性主要表现为心理的贴近性,比如日常的陪伴性、和鲜明针对性的特点。很多新闻媒体都开通了自己的直播栏目,并且将小屏直播,也就是手机直播的方式也引入到平台直播当中,电视新闻人也一直在探索着小屏直播的方式方法。小屏直播有着天然的优势,小屏幕直播具有灵活性,记者随时随地可以直播;缺少了摄像机的仪式感,小屏直播给人一种亲近感,自然感觉;小屏直播的语态大多是同伴似的解说,像受众身边的朋友;记者的聊天状态与聊天语态非常自然。未来小屏直播以及小屏直播专业策划也是未来电视新闻媒体新闻舆论工作技术层面的一个发展方向。
四、结语
总之,在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不断地对信息内容进行超链接,使用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手段和呈现方式挖掘、整合和拓展自身内容,提高传播力。过去传播者和接收者单向性的传播格局被打破,受众有了更多表达自己观点的渠道和平台,互动性大大提高。同时网络使得时移电视收看成为可能,电视新闻不再受到线性的传播限制,拥有更加便捷、更加灵活、更加丰富的传播渠道。
参考文献:
[1] 田凌凌,黄恬恬.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记者如何转型[J].传媒论坛,2020(19).
[2] 徐洁.浅谈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报道的深度挖掘[J].新闻研究导刊,2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