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20-11-25张国威许鑫

银幕内外 2020年4期
关键词:手机教学质量大学生

张国威 许鑫

摘要:智能手机的便携性以及其强大的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当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沉迷于此,甚至在课堂上都在使用手机时,这便对大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本文以惠州学院为例,分析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从学校、教师以及大学生心理层面得出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并提出从手机媒体自身优势、课程评价、学生心理引导等不同方面改进该现状,尽可能在课堂上发挥手机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教学质量;对策

如今智能手机已成为当代人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工具,对于大学生而言,更是生活的必需品。2018年4月16日,麦可思公布了《2018年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根据调查,超八成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也有近八成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课堂授课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上课玩手机在影响课堂秩序的同时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此,为找到解决对策,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力求找出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原因,以提供解决方案,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一、问卷的设计

本次《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基于惠州学院的实际情况而设计。问卷共设19道题,包括单项、多项选择题以及文字建议题。除性别、年级以外,其余问题皆围绕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目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展开。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文共调查了惠州学院大一至大四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401名,回收有效问卷401份。其中男生118人,占比29.43%,女生283人,占比70.57%;大一学生198人,占比49.83%,大二学生131人,占比32.67%,大三学生64人,占比15.96%,大四学生8人,占比2%。

(一)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从调查结果中可体现出(见表 1),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偶尔使用手机的学生人数占比最大,达64.59%,而经常使用手机的人数占25.44%,仅次于偶尔使用手机的人数,这说明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只有少数学生一直使用手机,教学秩序的管理仍有改进空间,而多数学生只是偶尔使用,若能用对方法,能改善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

(二)大學生在何类课上使用手机的调查情况

根据调查,3.99%的学生会在专业课上使用手机,4.99%的学生会在本专业限选公共课上使用手机,在本专业任选公共课上,会使用手机的人数达14.21%,在必修公共课上,玩手机的学生占比达19.45%,在选修课上使用手机的人数则高达57.86%。由此可见,学生在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上使用手机有所收敛,但在公共课和选修课上,学生的表现不尽人意,与学校的统计符合,选修课上学生不认真听讲、懒散、不重视等现象严峻。

在调查大学生对各个类型科目的满意情况时,学生对必修课的满意程度高,达79.55%,学生满意度高,教师上课的质量、课堂管理的秩序等方面良好,课堂使用手机的人数相应较少;公共课的满意程度为54.86%,不满意程度为45.14%,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而在选修课上,学生的满意程度相较公共课高,达65.09%,不满意程度相较公共课低,为34.91%。与表3数据结合可得出选修课的课堂管理较为松散的结论,师生两方都未对此类课程重视,导致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人数增多。

(三)大学生对课堂使用手机的态度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69.08%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使用手机有关,30.92%的学生则认为课堂使用手机并不影响教师讲课,由此可见,多数学生清楚课堂使用手机会影响上课,可出于课堂枯燥、自身对手机的依赖等因素,仍旧使用手机。

在调查学生是否同意教师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入课堂时,69.58%的学生不同意教师进行收手机等禁止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行为,仅有30.42%的同学支持课堂禁止使用手机。根据数据显示,支持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进行互动的学生高达79.8%,不支持的学生仅占比20.2%。由此,多数的学生不支持强行禁止课堂使用手机,而寄希望于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正确使用手机的引导。

若是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见表 2),86.28%的学生在课堂上希望教师能利用手机发送通知或者学习资料。由此可见,手机作为新媒体介入课堂教学存在合理性。一方面能满足学生诉求,既然手机已成为多数学生的依赖,正确使用手机进行课堂学习未尝不是一种方法;另一方面手机作为智能产品,具备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信息及时性与广泛性,传统课堂与新媒体结合后所产生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更富有激情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基于问卷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结果(表 3)可以得出,课堂枯燥选项占比最多,为79.05%,拍课件的人数位居第二,占65.09%。

由此反思可得三方面问题,第一,在课堂使用手机有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是否让手机参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学管理该如何归责;第三,高校如何处理学生玩手机成瘾已成普遍现象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管理问题的两难抉择

学校管理层以如何完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为目标,这无可非议,但学校也同样面临着管多管少的问题。例如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等二级学院曾实行一段时间“手机入袋”的措施,实行初期的严格监督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准备两部手机、又或是拿模型机手机壳上交欺骗教师。若是选择放任不管,学生上课不认真也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这就给管理者设置了挑战:管多还是管少 怎么管

(二)师生层面:相互期待值脱离实际

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双方都有责任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交互环境。学生不应该把课堂管理推脱给教师,课堂使用手机本来就缺乏对教师的尊重,如果把课堂秩序差归咎教师缺少互动、激情的课堂,未免不切实际;而教师也不应该把责任归到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上,是否存在教学方案的问题,才导致学生提不起兴趣。双方能否交流沟通,减少课堂上不正确使用手机的行为。

(三)心理层面:大学生个性与传统课堂秩序的冲突

(1)学生对任课教师产生反感心理

教师上课的质量、讲课方式、学术水平等因素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全局观念弱,这导致学生易受到教师某句话或某种行为的影响,从而对教师产生偏见,以至于产生对教师的反感心理,便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以打发时间或是以此抗议教师,扰乱其正常的教学进度。

(2)课堂管束不足与大学生从众心理

大学的课堂相比高中在管理上更轻松,多数教师一周只在该班级授课一次,“散养式”“自觉式”的学习模式在给学生更多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同时,教师也因专心于科研又或是对学生不够熟悉而缺乏对学生的管教。教师课堂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便出现“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做其他事情”的现象。一旦有一个学生玩手机,其他学生便可能效仿,从而演变为集体现象,完全禁止集体行为,是有一定难度的。

(3)对未来缺乏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一旦缺少目标或是感觉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人就会缺乏斗志,从而沉浸于能够短时间内带来兴奋刺激的手机APP当中,满足于游戏、社交软件带来的刺激感当中,以追求内心的满足与认可。

例如惠州学院,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学校便一直重视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可当职业生涯规划以作业的形式完成时,其效果便不如人意,多数学生会抄袭甚至照搬网上的模板。由此可见,此举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仍旧浮于表面,难以起到实际性的作用。

四、对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对策分析

本文的分析策略在于“解铃还须系铃人”,从手机本身出发,发挥手机媒体优势作用。为此,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大学课堂中的作用

高校管理层和教师需从多手段、多方面、多角度挖掘手机媒体的作用,。例如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很多教师就会使用手机进行课堂的实时互动,学生无需举手,直接在手机里输入自己的答案,答案便会在教师的电脑里如同“弹幕”一般呈现,不仅省去了传统举手回答问题的时间,还能引导学生大胆说出不清晰的知识点。除此以外,课堂签到、传送学习资料等辅助教学的功能也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从潜意识中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二)优化课程,完善课程评价机制

该建议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在完成自己科研项目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学术研究。

完善课程评价机制可更好地帮助教师了解课堂的不足,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其中对于选修课的评价尤需重视,由于必修课在数量与内容上的限制,决定了其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选修课则恰好可以弥补必修课的不足。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由此建议其评价机制可单独设立。

(三)加强心理教育,明确职业生涯规划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手机依赖症会导致使用者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严重受损。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是加强心理教育的关键。该现象必须从学生的行为上进行针对性地分析。除了可以开设讲座、课程、举办活动来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外,校方还应重视学生的合理诉求,究其课堂使用手机更为具体的缘由,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

(四)引导学生从自身找原因,承担相应责任

校方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认识到需要主动去掌握手机,而不是被手机所控制。例如,校方可以发起比赛或是活动,让学生自发地联合,不使用手机打卡,互相监督,形成规模效益,从学生喜好的活动上入手,改变学生不良习惯,从而对社会大众“依賴手机”这一风气有所改善。

五、结语

现如今,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必需品。盲目归咎于某一方或是某一因素显然不全面,我们还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去探讨,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因此,我们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手机媒体在现代化课堂教学的优势,盲目的禁止倒不如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创建现代化课堂,为未来教育发展打下开辟光明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 巧.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实证研究——基于南充市三所高校的调查[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

[2] 董前进 邓乐乐.大学生课堂玩手机调查及对策初探[J].大学教育,2018(09).

[3] 闵珍.大学生课堂“手机控”现状心理学分析及其干预研究[J].才智,2018(08).

[4] 段丹东 熊 维.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及引导路径探析——以重庆地区本科大学生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03).

[5] 胡晓斌.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行为及成因分析[J].高等教育,2018(03).

基金项目:惠州学院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以惠州学院为例”。

作者简介:张国威(1999—),男,广东惠州人,本科在读;许鑫(1978—),男,江西赣州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网络舆情和公共传播。

猜你喜欢

手机教学质量大学生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