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设计理论为视角数字影像艺术中人文历史主题的情感化表达研究
2020-11-25李阳
李阳
摘要:数字影像艺术的创作过程是技术与艺术碰撞的过程,更是复杂的文化信息不断编码解码最终予以视觉重组与呈現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在对文化底蕴的把握、艺术理念和设计思维的引导下,将影像的视听元素进行创造和整合以达到信息与情感传达的目的并实现其艺术价值。然而要达到情感的有效传达,不仅要将视听元素的创作发挥到极致,还需要从人的心理特征出发,分析设计者的情感表达和众的情感接受的规律与特征,综合影像的叙事、写意、象征等功能,方可使影像作品传达出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精神具有情感感染力。
关键词:数字影像艺术; 人文历史; 情感化设计
影像自问世以来便是人们记载视觉体验、传达信息和情感的重要媒介。随着时代的变革、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生成的数字影像已然打破了传统影像在创作上的种种局限,给人们带来超凡的视觉体验,人们也因影像带来的感官刺激而不断刷新着对更新奇更具美感的影像体验的追求。数字影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电影、游戏等大众领域给人们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为历史文化的传承、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贡献出极大的推动力,因为数字影像艺术的魔力,消失的文化遗迹得以数字化复原、深奥晦涩的人文思想精髓得以鲜活地呈现、沉睡在博物馆的艺术品也得以以动态的方式为更多人所欣赏。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以数字影像投射出的巨幅画卷成为全世界人们眼中的中国文化符号,自此以数字影像的艺术形式表现和展示人文历史主题、打造兼技术性、艺术性和文化底蕴为一体的影像作品成为一股浪潮,并延续至今。
数字化、信息化、工业化除了带来影像创作的思维拓展,更是加速了区域文化的凝练与升华和全球文化的融通与发展,数字化手段呈现和传播历史文化的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永久保存”到“融入人心”不但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撑,更需要的是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深入体悟和触及心灵的艺术表达。国务院在 2017 年初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着重提出了对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观点。由此可见,以现代艺术理念和人文思想对历史文化进行全新解读和呈现,有着很大的空间,值得我们探索与尝试,而处在迅速发展阶段的数字影像艺术恰恰正是当代艺术家独特思想和艺术理念的载体,以之应用领域的拓展和不断创新的艺术手法,为历史文化的当代表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启迪。
二、关于数字影像艺术与文化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计算机技术和新媒体技术领域遥遥领先,引领着全球媒介技术和艺术潮流的发展。在对新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中,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对于不同类别的艺术划分明确,例如电脑图像艺术(Computer Graphics)、视频或录像艺术(Video Arts)、虚拟艺术(Virtual Arts)、互
动艺术(Interactive Arts),因为科研机构的众多和新媒体艺术创作流派的繁杂,数字影像艺术在西方国家并没有被单独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进行理论划分,然而数字影像作为新媒体艺术视觉呈现的重要方式,早已普遍地作为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融入各个类型的新媒体艺术中。 关于数字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理论方面,西方学者对数字时代艺术的发展早已有大胆的猜测和详细的论证。最为著名的是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这部著作中本雅明阐述了印刷复制技术对艺术观念的颠覆,批量的复制使得传统艺术的“灵光”(Aura)消逝,这种对机械复制剥夺了传统艺术的高雅与神圣的批判在如今的数字时代看来仍然耐人寻味。
国内对于历史文化数字化保护、传承、传播的相关研究可谓是如火如荼,不同的学者从技术、理念、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等不同角度对于不同区域的文化遗产提出了数字化保护和呈现的策略和建议,在此不再赘述。在数字化视觉呈现方面,赵云等多位学者合著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研究》根据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外数字技术对于文化遗产的复原、再现和艺术表现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为本研究开拓了视野;另外青年学者刘派的《视觉重构——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构》提出的“视觉重构”理论对本研究有很大的启发,该理论特别强调了“文化遗产于人心的重构”是数字化呈现历史文化的精髓。
三、数字影像艺术概述
1.数字影像艺术的历史沿革
“影像”最初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描摹,不论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法怎么改变,影像的本质始终是人们记录视觉信息与视觉想象的载体,正如亚里士多德“模仿说”的观点所言:“艺术是对实物的模仿,因为模仿的对象、方式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种类的艺术”。远古时代的人类在山洞、岩石、甲骨上刻画图形;西方美术作品记载的古人利用篝火投影而与影子共舞;以及发源在我国的皮影戏艺术,这些古老的实践都可视作我们的祖先利用影像承载信息、传达情感的艺术创造,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摄影术被公认为 19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让影像的记录由描摹转变为现场、直接的方式,而 19
世纪末电影的诞生,影像实现了从静态到动态的飞跃。20 世纪 20 年代,叙事片为大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像体验,胶片作品影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载体,把影像带入了大众的视野。随后,越来越多的先锋艺术家开始通过影像创作表达思想,他们崇尚挖掘影像作为“表达媒介”的潜能,创作实验性的影像艺术作
品,他们的作品通过拼贴、绘画等方式将胶片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为后来影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20 世纪 60 年代,便携性摄像机和小型录放电影机的出现是影像技术发展的第二次飞跃,磁带取代了胶片成为影像的介质,影像的创作成本降低也更加便捷,录像艺术(Video Arts)产生
于这一时期,并且在全球产生了较强的艺术影响力,艺术家通过对传统影像理念的解构和颠覆,主张打破影像的线性时间观念、批判充斥着电视和机械化的人类文明等,影像艺术也融入了空间艺术、装置艺术,带有强烈的观念色彩为大众所热捧。 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计算机技术催生出的数字影像技术普及,DV、HDV 的出现标志着影像的第三次革命,数字化设备成为了影像的载体,数字影像更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正如摩尔定律所描述的,计算机性能将会指数化增长,而传统的影像、绘画等艺术形式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迸发出无限的可能。数字技术不但能够高精度实时摄制影像画面,还能通过多种数字图像算法生成超写实的影像画面,影像的观看和体验也因为数字投影、电子传感、虚拟现实、全息成像等技术而越过传统屏幕的边界变得无所不能。
2.影像功能的流变——纪实、叙事、多元化
如今的数字影像艺术形式和风格多元,概览影像功能与艺术风格的流变过程,我们可从如今的数字影像艺术中找到曾经的“影子”,从而得知艺术家创作的思想影响和灵感来源。动态的影像最早以纪实的画面走进人们视野,1895 年 12 月 28 日卢米埃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首映标志着电影的诞生,50 秒的纪实画面引起轰动,纪实的画面一时间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观影也成为人们消遣的一种形式。到了 1920年前后,随着大众观影需求的改变以及商业资本运作的推动,经工业化流程导演、拍摄和剪辑的叙事电影成为主流,这一阶段导演不断尝试多种风格的视听语言和蒙太奇手法,而电影工业也初见雏形。而与此同时,一批画家、摄影家出身的先锋艺术家将美术领域的“达达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创作思想带入了影像创作,他们的实验影像超越了影像传统的叙事功能,更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和艺术的感染。例如,美国影像艺术家斯坦·布拉凯奇(Stan Brakhage)的《蛾光》通过在影像中呈现飞蛾的影子表现出对短暂生命的思考。这些先锋艺术家的创作将影像艺术作为区分于电影工业的一种小
3.数字影像艺术的兴起——数字技术与当代艺术的融合
进入 21 世纪,数字技术的发展愈加势不可挡,数字技术改变了影像的生产与展现,也改变了人们观看影像的方式。先进的 CG(Computer Graphics)技术将图像呈现由二维(2D)世界带入了三维(3D)世界,影像体验更是向着更多维的感官体验发展。数字技术使影像的创作摆脱了必须要以摄影机拍摄的画面为基
础的束缚,艺术家和工作团队可以根据想象凭空绘制出想象的画面并予以呈现。由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开发的各类 CG 软件满足了艺术家和技术人员的各类需要,例如 Adobe 公司的 Photoshop 软件无所不能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让图像的拼贴、组合、再创作变得更加自由,真实与虚拟的边界被打破,人们感叹“从
此世界无真相”;Autodesk 公司的 Maya 软件有强大的建模、材质、灯光、渲染系统,其内核算法可以根据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律模拟出逼真的三维动画和水、火、烟、布等三维特效,The Foundry 公司开发的合成软件 Nuke 能够将虚拟的三维空间与实际拍摄的画面相融合,将立体空间的特效与实拍画面无缝衔接。再者,动作、表情跟踪技术也将人和动物的肢体动作与表情通过算法移植到虚拟的角色身上。数字技术不但为人们构建了虚拟世界,还架起了与人们互动桥梁,全息成像(Holographic Display)技术利用水雾等特殊介質将影像投射在立体空间中,观众可以沉浸其中、移步换景地欣赏虚拟影像;无线传感(Wireless Sensors)
技术通过红外线等方式接受声音、光照、运动等信息,使得人的行动能够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入设备,从而与实时生成的数字影像产生互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更是通过头盔、手环等可穿戴设备让人们的视、听、触觉沉浸在数字空间,与全景式的数字影像实时互动。
技术的发展为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数字技术作为艺术手段进入了电影工业,以奇观和特效著称的数字电影获得票房的成功吸引了万众的目光,同时动漫、游戏产业以及传统的电视行业也成为数字影像大展身手的阵地。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驱使着更多新的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影像产品出现,数字影像作为艺术正在以瞬息万变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为大众带来至美超凡的视觉享受。 纵观新媒体与影像的历史沿革,我们不妨推测,新媒体与数字影像艺术都会是一个短暂的概念,因为它一瞬间的发展太快,渗透的领域太广泛,然而对它们的研究却极其必要,只有抓住了技术与艺术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才能让数字影像艺术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并创造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
四、人文历史主题数字影像中的情感元素挖掘与表达
1.后影像时代人文历史主题的全新展现
数字影像无可阻挡地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渗入到所有与视听相关的领域,从好莱坞的数字电影特技到如今的家庭 3D 电影,从计算机网络游戏到虚拟现实场景的实现,数字影像正构建感官真实的虚拟世界。数字影像技术成熟,艺术家创作空间也得到拓展,历史文化中的元素通过数字技术实现视觉转译与重构,通过电影、电视、录像、摄影、互联网、广告等传播媒介,以更鲜活、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眼前。例如上海世博会《清明上河图》的动态画面、巨幅屏幕显示,给人直观的视觉体验和直接的审美享受。又比如中国水墨画的三维仿真效果,以 3D 渲染实现水墨效果,体现出国画特有的笔法、墨法、用色及构图等,到达灵活的渲染目标,打破了传统的表现方式。 数字影像渗入到艺术创作领域,以完全不同传统艺术手段的媒介方式,大大拓了纪录片、电影、动画的创作思维和表现手法,几乎使一切艺术构想成为现实,人文历史主题的电与纪录片中大量采取数字特效和虚拟影像画面重现历史场景、渲染特定的情感,例如台湾纪录片《冲天》、央视的纪录片《重生》都有不同风格的数字特效和动画效果,取代了传统的叙事与抒情的手法,令观众得到震撼的视听体验。 如今数字影像多元化发展,它成为历史文化的视觉转译与多维表达的新型媒介,以其独特的多媒体、
跨媒体表现形式令历史文化展现出新的艺术魅力,令大众很好的欣赏到体现人类情感、智慧和哲学理念的艺术结晶。
2.数字影像创造价值——消费社会中历史文化的视觉狂欢
优秀历史文化的数字化传播已成为大的发展趋势,但目前面临消费文化的冲击,网络娱乐化颠覆历史文化的内涵,在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压力增加的现代社会,人们愈加追求强刺激、快节奏的情感消费。人文历史主题也被泛滥地进行视觉化、文本化的再创作,逐渐失去严肃性、深性和本有的文化内涵,例
如网络动画《十万个为什么》,恶搞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以恶俗情节和低趣味语言博得网民们一笑,《大话三国》恶搞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抹杀人物本身性格,只体现娱乐至上精神,消解了历史故事的意义和内涵,改编、恶搞、戏说的手法泛滥,以娱乐性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商业化浪潮冲击下,资本的运作更加剧了“一切都是商品”的理念,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一种消费主义文化现象,文化消费演变成只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文化本身的现象。大家也只追求一种娱乐性而不关注文化内涵,网络恶搞文化作品有很高点击量,而传统戏剧等即使实现数字化传播也无人问津,其收视率点击率销售量也不容乐观。比如西游记题材被改编成《梦幻西游》网络游戏,吸引了大量玩家,改编成电影《大话西游》获得大量票房,紫霞仙子和至尊宝的爱情故事为大众津津乐道,唐僧等人物形象成为人们娱乐消遣的对象,然而《西游记》小说本身却不被人们所关注,它真正的文化内涵也不被大众所了解。 费瑟斯通把大众文化泛滥的客观状态称为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狂欢。在消费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不可避免的被网络娱乐化所侵害,在虚拟空间受众的玩味下,艺术性和文化内涵被消解,甚至会蜕化为
粗浅空洞的电子快餐文化。
3.数字影像发展瓶颈——故事内容的同质与情感表达的淡漠
影像的工业化生产导致了情感化表达的淡漠,千篇一律的叙事套路、带有刻板印象的文化解读思路、过于后现代的表现手法,致使人文历史主题的影像化表达难以在情感的表达上带来新意。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数量持续攀升而质量却经不起推敲,虽然通过请一些当红影星来保证票房,但评价往往很低,脱离
生活和逻辑,不断出现常识错误,史实错误等纰漏,人物形象单薄,台词浮夸生硬,更谈不上深刻内涵,回顾国电影史,《霸王别姬》、《芙蓉镇》、《骆驼祥子》等剧曾留下有血有肉、至情至性的经典形象,令人久久难忘,而如今快餐化的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苍白,内涵浮夸空洞,落入类型化、脸谱化。在商业化的影响下,以急功近利的创作心理,过度关注票房收视率,导致作品有数量没质量,追求娱乐性和感官刺激,而缺乏思想深度和人文精神,出现大量颠覆片、恶搞片,如《唐伯虎点秋香 2》、《三枪拍案惊奇》等影片将恶搞进行到底,与《疯狂的石头》相比高下立见,实難冠以“喜剧大片”头衔。数字化影像发展迅速,数字影像的创作应当能突破当下瓶颈,坚守人文精神,提升大众鉴赏品味,真正实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能够健康、持续、繁荣发展,留下更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如今,数字影像艺术已然成为了新媒体时代影像表现的形式为大众所热捧,数字技术的发展与艺术理念的进步也在悄然影响着数字影像的创作,将数字影像艺术创作向着更多元化、艺术化、人性化的方向推进。数字影像艺术对人文历史主题表现从视听效果、观众参与、故事叙述与文化表达上都较传统电视、电影等媒介有极大的拓展与突破,更加贴合新媒体时代观众碎片化的观影惯与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对于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当代的弘扬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区域间、民族间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极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沈佳希. 消费时代公共建筑炫动表皮的表达研究[D].湖南大学,2012.
[2]黄颖. 当代战争纪念性景观情感表达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3]杨弋杰. 数字媒体艺术中接受主义美学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5.
(Endnotes)
[1]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04).
[2] 高祥.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的路径探析[J].才智,2019(19).
[3] 李玉玲.对标“六大素养”,全面提升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养[J].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9(12).
[4] 鲁熙.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