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学教育阶段高校辅导员如何识别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

2020-11-25张伟静樊芳

银幕内外 2020年2期
关键词:抑郁症

张伟静 樊芳

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学生的生命安全,是高校工作者和社会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高校入学教育阶段为心理危机事件频发阶段。高校辅导员作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如何及时识别与干预心理危机事件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提出高校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和干预的方法,以期为类似危机处理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抑郁症;双相情感交流障碍;危机干预流程

每年高校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突发性危机事件频发,其中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主要职责之一,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及时发现、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对于学生的生命安全、其家庭和校园安全稳定都极为重要。笔者以自身经历4个真实工作案例为题,分析目前高校新生入学階段识别和干预心理危机事件的过程和方法,总结和反思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事件处理中的问题和困境,旨在为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类似情况提供借鉴参考,更好地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

1 危机案例基本描述

从9月6日新生军训开始至9月30日新生入学教育,笔者共处理心理危机事件4起。个案基本描述如下,学生姓名均以A、B、C、D等字母代称。

案例1:学生A,男,湖北籍,独子,与爷爷奶奶居住时间较长,父母均为公务员。军训第二天未经请假擅自离队,电话关机,联系A父母,A父母告知该生因身体不适应军训,已自行回家。在沟通过程中该生父母承诺次日送该生返校。次日上午A母亲送该生返回军训场地,A对于老师谈及学生军训纪律问题突然情绪异常激动。笔者通过与A母亲沟通,得知该生高二因与纪律问题与班主任发生争执,高三休学在家自行备考的情况。笔者与A现场沟通了解近段时间的生活作息不规律,有自杀倾向,笔者建议A立即去医院进行心理咨询和评估。A当天医院诊断结果为中度抑郁,中度强迫症,中高自杀风险。A父亲认定A娇生惯养故意装病,不认同医院诊断,拒绝学校咨询中心的沟通和建议。A母亲同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签订安全承诺书后,A请假1个月在家药物治疗,半月后A父亲后强迫A返校,同学校签订安全协议返校陪读,后因A病情出现反复,最终A父亲接受A生病事实,并帮其办理休学手续进行住院治疗。

案例2:学生B,男,湖北籍,家中幼子,有留守经历。因无故旷训,笔者与B沟通中得知,该生与其父亲关系紧张,父亲对其有过家暴行为,B曾多次离家出走,初三独自去做过心理评估,有抑郁症,但未接受治疗。因该生拒绝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介入,但同意笔者陪同去医院做心理咨询和评估。后经医院心理诊断为:双相情感交流障碍,伴随抑郁,幻听,幻视,中度强迫症,办理住院治疗。笔者情况上报院系领导和心理咨询中心,并通知B父母立即赶往学校配合危机干预。后经笔者同其家人和B之间就以往矛盾多次协调,家庭关系得以缓和,B愿意积极配合治,B在治疗1个月出院后返校,母亲陪读,通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评估,定期做心理咨询。

案例3:学生C,男,湖北籍,家中长子,有留守经历,父母常年带幼子外出打工。军训期间一直独坐在远离其他同学的位置,笔者在多次沟通过程中得知,该生与父母感情淡薄,高中曾离家出走一年。高中毕业应征入伍时发现心理疾病,自己在医院定期做心理咨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伴随幻听幻视情况,曾有过自杀念头,但目前无自杀倾向,家长不知情。C愿意主动接受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介入,心理咨询中心评估未精神分裂症复发。通知家长到校配合学校危机干预,更换专业医院进行治疗。目前C按时服用药物,定期咨询,病情稳定,家庭关系已得到缓和。

案例4:学生D,女,四川籍,家中长女,父亲长外出打工,母亲性格暴躁。入学后与宿舍成员关系紧张,情绪低落。笔者通过多次与D谈心后了解到,D为同性恋,大学入学后得知暗恋女生谈恋爱后情绪低落,因D主动告知父母她同性恋者,D母亲不肯接受这一现实,视其为耻辱,多次电话哭诉辱骂,D饮食和睡眠均不规律,已出现自残症状,有自杀倾向。随后笔者上报学院领导和学工处,配合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立即陪同该生去医院诊断,诊断结果为中度抑郁,高自杀风险,需住院治疗。由于D情绪激动拒绝住院,经笔者与D父亲电话沟通,D父亲授权同意后,对D进行强制性住院治疗,D父母立即赶往学校配合危机干预。后经笔者、心理咨询中心和医院医生的多次介入,D父母仍不肯接受D为同性恋的事实,D主动治疗意愿不强,出院后办理休学手续。

2 案例基本情况分析

以上4例心理危机案例,发生时间均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从心理诊断上看:1例为抑郁复发,1例为精神分裂症复发,2例为抑郁初发。

从心理应激源上看,1例人际关系案例,2例家庭关系案例,1例恋爱性别认同案例,但这4例案例中均伴随因学生成长过程中一方父母角色的长期缺失和另一方父母强势管理导致的家庭亲子关系紧张和教育方式冲突问题。

3 案例心理干预流程分析

(一)入学初期辅导员识别心理危机学生的方式和渠道

1.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建立联系,关注入学心理普查和咨询结果

高校入学心理普查结果一般出于保护隐私不对外公示,但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心理咨询中心会有一份重点关注的学生名单。4例案例中有2例初发病症学生在重点关注名单之列。2例复发学生因刻意隐瞒而不在名单之中。

2. 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通过细致耐心观察、谈心谈话、状态判断识别心理状态

以上4例案例中2例复发案例为辅导员发现识别。两外2例辅导员发现学生言行异常端倪后从重点关注名单中也查到了名字。

(二)辅导员参与危机干预流程分析

1.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及时转介,同时上报院系、学工处预案。

大学生入学初期的心理危机事件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心理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也症状各异,复发性心理性案例往往还伴随着隐瞒性,加大了及时识别的难度。4例案例中有2例复发案例均带有明显的隐瞒性质。

辅导员在入学初期的入学教育阶段,对行为异常学生要多加细心细致的沟通,发现有无既往心理疾病病史。因心理评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发现学生具有异常行为或神经症状要及时联系心理咨询中心介入,对超出心理咨询中心诊断范围的及时配合送医院评估诊断,同时上报院系领导和学工处备案,由院系领导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上报校领导。同时通知家长立即赶往学校,配合学校保护学生声明安全和心理干预。

2. 应急处理过程中程序要谨慎且果断

4例患者在思维情感、知觉行为等多方面产生障碍,陷入深感痛苦而无法自拔,心理疾病已妨碍到其正常的心理和社会功能,且具有自残自伤和自杀风险。辅导员要第一时间联系心理咨询中心人员陪同带入学生到专科医院进行评估,并上报院系领导进行预案。经医院诊断为高自杀风险需住院治疗学生,要进行24小时看管,对于D案例中不配合住院治疗学生,可通过父母授权同意强制性住院看管治疗。对于A案例父母多次沟通不同意A住院治疗的,必须要同家长签订安全协议和承诺书,履行请假手续,返校必须父母一方陪读,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有自杀倾向治疗后返校学生需出具医院诊断证明,经心理咨询中心评估后,根据具体情况由学生、家长及辅导员签订安全协议才可完成返校手续。

3. 心理干预和后期追踪

心理危机事件往往都是属于心因性疾病,除需要药物辅助、物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之外,造成心因性问题往往伴随着创伤事件和家庭亲子关系问题。若患者无法获得家庭的支撑,或从创伤性事件中走出,药物治疗等只能稳定患者的生理机能,心理咨询也仅起到辅助作用。但心理性疾病发生往往伴随着家庭矛盾或者父母也具有心因性问题。

以上4个案例中均有家庭矛盾问题,家长对学生疾病的接受程度对后期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所以辅导员要针对问题作为学生和家长的矛盾调和人,帮助协调家庭矛盾配合心理干预。例如B案例中,B父亲性格强势暴躁,认为B出现幻听幻视是懦弱,胡思乱想的表现,并不认可医院诊断结果。B父亲在该生初中时因债务问题压力巨大,曾对B有过一次严重家暴行为,该事件是引发B抑郁的创伤性事件。笔者与B父母经过两天的沟通并同医生证实B疾病根源问题,B父亲承认当年对B造成的伤害,并意识到教育孩子方式有问题,认真咨询医生的专业建议与B重新建立父子联系。对B的配合治疗态度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 危机干预结果分析

在以上4个案例中A因前期父母不认同医院治疗方案,并强势干预A的治疗,造成A病情出现反复,最终休学治疗,目前情况稳定;B虽然病情严重,但在笔者的多次沟通后有积极主动的治疗意愿,1个月后返校药物治疗并定期心理咨询,其父亲经笔者和医生开导沟通后也主动去修复与B的关系,目前B与父亲关系缓和,情况稳定;C因精神分裂症状为复发情况,对自身情况较为了解,自身能意识到幻视为病情所致,经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协调家庭关系后,转至专科医院就诊,目前在校药物治疗并定期心理咨询,目前情况稳定;D因恋爱受挫,性取向得不到父母的认可而引发境遇性抑郁症,D母亲性格暴躁拒绝同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和医生沟通,对D的治疗造成了负面性影响。因D父母拒绝中间协调矛盾问题,D治疗出院后执意办理休学手续远离家人外出历练一年,目前D在一家服饰连锁店打工,主动面的自己的病情,准备按时返回学校继续学业。

5 心理危机干预经验与反思

1 加强学工部门与心理咨询中心等部门的相互沟通与协作

心因性疾病往往伴随着症状各异和爆发时间的不确定性,新生入学阶段在校时间较短,这种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尤为明显。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发现逃课、夜不归宿、寝室矛盾等问题时要多加细致观察,耐心谈心,遇到言行举止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工处、心理咨询中心介入,共同跟进。心理咨询中心也应在入学教育阶段做好与学工部门的每日沟通,及时筛查,沟通重点关注学生,并严格保密学生隐私。

2 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知识培训的重要性

心理性疾病的识别和干预需要专业的心理学咨询和临床实践经验,心理性疾病并非通过热心细致的谈话就可以改善,辅导员队伍战斗在学生管理的一线,通常可以更早接触和发觉心理危机学生,但专业化的沟通技巧在识别和后期干预过程中至关重要,所以加强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培训十分必要且重要。但目前很多高校辅导员未经过专业化知识培训,经验有限,对问题严重性往往认识不足,没有及时转介,进入危机干预流程。

在心理危机突发事件中,部分辅导员由于缺乏专业化训练,面对不配合学校危机干预的家长无计可施,或者过分信任心理性疾病学生的承诺,延误了危机干预最佳时期。所以高校需要明确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的重要性,加大培训力度,促使辅导员队伍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护航者,心理困惑的解惑者和疏導者。

参考文献:

[1] 叶雪芹.大学生境遇性心理危机干预的个案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18).

作者简介:张伟静(1986—),女,山东潍坊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樊芳(1989—),女,湖北潜江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胡轩(1992—),女,汉族,湖北黄石市人,助教,新闻传播学硕士,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研究方向:赛事解说。

课题项目:国际性体育赛事解说人才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9JY105。

猜你喜欢

抑郁症
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细致化护理在改善抑郁症患者心理状态中的作用分析
联合家属健康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年轻人患“抑郁症”的背后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有关“抑郁症”的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