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思政与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路径探析

2020-11-25李娜梁潇予赵凌燕王岩孙冰玉

时代人物 2020年20期
关键词:网络思政辅导员高校

李娜 梁潇予 赵凌燕 王岩 孙冰玉

摘要:思想理论教育与正确的价值引领是高校辅导员的关键职责,也是大学生端正价值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政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由之路,更是在互联网平台上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键举措。高校辅导员工作室可在汲取传统思政路径优点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政教育与工作室发展路径,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关键词:网络思政;高校;辅导员

基金项目:2020年度北京联合大学辅导员工作室基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李娜(1976-)女,贵州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梁潇予(2000-)女,广西南宁人,本科生,研究方向:传播学;

赵凌燕(1980-)女,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王岩(1994-)女,北京人,硕士,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孙冰玉(1979-)女,北京人,学生处处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将思政工作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增强时代性与感染力。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今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应因时而变,立足于各式新媒体平台,在汲取传统思政教育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切实推动网络育人,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三全育人”模式下,辅导员是全员育人的重要参与者,更是学生日常生活、思想方向的关键引领者。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传统思政路径还存在部分问题,未能切实深入学生之中、令学生自觉接受,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思政工作成果。因此,探析网络思政与辅导员工作路径,创新其路径,利用当前普遍受到大学生欢迎的网络媒介,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令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塑造品格高尚、品行优良之青年,走好人生路,建功新时代显得有其必要。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传统路径分析

现有模式。“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事业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任务。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辅导员是最重要、最直接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教师。所以辅导员通过建立辅导员工作室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传统路径大致包含做系刊、校报、征文比赛、班会、谈心谈话、组织党团活动等。

不足之处。以上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传统路径存在不足。一方面时效性较差。系刊、校报、征文比赛等传统路径通常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筹备,无法对时事进行即时的宣传,最终成品出版时,国内外事件或政策也许已不是现下社会热点。除此之外,由于时间或空间的不便,或碍于情感等各方面因素,学生往往不会主动向辅导员反映自身思想狀况[1],更不会第一时间向其倾诉消极情绪。由此一来,缺少了有效沟通,辅导员无法即时得知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处困境,也难以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进而给予其有效引导,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帮助。

另一方面形式趋于传统。班会、党团活动通常以集体为单位进行举办,固然注重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培养,但一定程度上缺乏个人层面的人文教育与关怀,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状况,思想教育缺少实效性和针对性。而且部分班会、党团活动流于形式,无法吸引学生产生兴趣,部分学生只是走过场般随便应付,并未将精力放在思政内容上,往往只是水过鸭背、浅尝辄止,长此以往,思政教育不仅缺乏实效性,更难以令学生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二、网络思政的“三全育人”功能对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促进

坚定理想信念。“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红色基因的重要传承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面对各种西方思潮的不断涌现,以及网络环境中对“娱乐至死”精神的推崇,大学生极易沾染不良习气,削弱理想信念。网络思政下贯彻“三全育人”机制,是在新媒体平台上延续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更是奏响主旋律、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网络思政的优势,符合新时代下“三全育人”的总体目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净化心灵,使红色基因实现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扩展思政教育传播空间。现有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的思政教育模式多以线下形式开展,极少涉及线上活动。而将思政教育拓展到网络平台中,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突破只有在各项思政活动中才能进行思政理论教育的观念与局限,使大学生在碎片化时间中即可了解热点时事,接受红色文化等先进思想的熏陶。网络思政模式同时也贯彻了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全面覆盖的、长久持续的、无缝衔接的思政教育[2],有利于重构高校辅导员工作室路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为科教兴国战略添砖加瓦。

提升思政教育效度。“三全育人”强调教育的全员性、全方位性、全过程性,网络思政在吸收了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优点的基础上,形式上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扩大思政教育影响力,不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观念,强化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在全媒体时代,网络思政应紧随时代步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时制宜,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启发其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切实提高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

四、经典案例分享——以北京联大文鲤龙门学业指导工作室为例

在新媒体环境下,微信已成为学生手机中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也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这一趋势下,众多高校纷纷建立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将其作为展示高校学风、传递最新咨询的窗口的同时,往往也具有思政教育性质。以北京联合大学学生处官方微信公众号“北京联大文鲤龙门学业指导工作室”为例,其推文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学校招生类、党团活动类、校园资讯类、节日祝福类、疫情防控类、心得分享类等。“北京联大文鲤龙门学业指导工作室”作为校园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对于“三全育人”目标下的辅导员工作室创新思政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以学生为本。“北京联大文鲤龙门学业指导工作室”由辅导员和学生共同运营,推文内容围绕日常校园生活展开,围绕学生所思、所想、所忧,为其带来最新权威资讯,挖掘正能量素材,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公众号中许多文章由学生独立撰写,多是分享自身学习经验、心得体会。发布于暑假初期的《假期来了~这个假期你如何规划呢》一文由联大学子原创,结合自己亲身经历拟出一份日程表,并给予读者关于合理分配时间、提高效率的若干建议,鼓励其在假期中珍惜时光、坚持学习,在青春中奋发,在青春中成长。

形式多样化。在众声喧哗、万物皆媒的新媒体环境下,“内容为王”是公众号能否吸引读者、赢得长久关注的决定性因素[3]。“北京联大文鲤龙门学业指导工作室”不仅仅以文章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更注重运用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将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以学生们更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推文《考前解忧杂货店》发布于2019年年底考研之际,文章选用活泼明亮的底版,以音频和图文穿插的形式,向读者推荐了若干备考音乐以及优质电影,给予考生们信心,令其平稳心态,不气馁、不浮躁,勇敢踏上考研之路,取得理想成绩。

语境优化。相比传统思政教育形式,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教育语态必定有所不同,“北京联大文鲤龙门学业指导工作室”在传达基本信息的基础上,使用更加平易近人、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以契合大学生语境,完成思政教育。《BUU学子从地理学角度热议登顶世界之巅》一文,以中国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为写作由头,传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为主旨,从地信专业大学生的角度分享感悟,语言真挚朴实,情感自然流露,给读者以亲切之感,有助于学生保持阅读兴趣,进而体会登山队员百折不挠、越挫越勇、永不言弃之精神,感受中国信念、中国气魄。

五、建议和思考

增加内容趣味性。在大学生的固有印象中,高校思政教育往往与“枯燥、乏味、冗长”等消极词义联结在一起,思政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未考虑大学生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是造成该印象的主要原因。相比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网络思政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碎片化的内容形式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善于运用“接地氣”的表达方式将深刻思想传递出来,切实提高教学的感染力与实效性。与此同时,需注重内容的趣味性、主流性、严谨性,精心筛选热点素材,既要传承历史,又要面向当代,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灵魂的网络思政,从而实现“三全育人”这一根本任务。

注重用户互动。现行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网络思政,譬如公众号微信推送形式往往是一对多的单向传播过程,大学生通常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无法进行反馈,长此以往,思政教育过程中缺乏与大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无法进行针对性改善、形成良性循环。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是网络思政的一大优势,在众多新媒体平台上开展思政教育,学生们可以通过评论区留言、投票等方式对内容进行反馈,不仅能给予辅导员工作室在思政内容方面的建议,更能令学生切实参与到网络思政中,增强体验感,启发其深入思考,进而凝聚起学生的向心力。

形成系统化类别。短视频、公众号、网页是网络思政的主要平台,形成切实有效的网络思政课堂,固然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针对性以及严谨性,与此同时,系统化分类也必不可少。将内容做成系列或推出贴合热点的相关专栏,一来有利于资源整合,使网络思政更具专业性与条理性;二来给予了学生们通向网络思政的导航,以节约其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寻重点的时间,优化用户体验感受。新形势下,辅导员可充分借助新媒体环境带来的便利,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网络思政新格局。

思想理论教育与正确的价值引领是高校辅导员的关键职责,也是大学生端正价值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在互联网环境下,辅导员可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各种优势,创新思政教育与工作室发展路径,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一根本任务。推动网络思政教育,需将历史感与时代性相统一,革命故事、先进事迹、时代榜样、家国情怀运用新媒体语境表达出来,既要有“深度”,也要有“温度”,还要有“力度”。贴合当代大学生的话语体系,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令其能将思政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守主流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得到奋发图强、砥砺前行之力量。

参考文献

[1]陈阳.网络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0(08):53-54.

[2]刘岩,冯静,于珊.新形势下高校三全育人机制与平台建设的必要性[J]改革与开放,2019(08):98-100.

[3]薛文铮,任丽坤,苏正文,许楠,刘炳茹.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研究——以河北中医学院官微为例[J]科技传播,2020,12(13):147-148.

猜你喜欢

网络思政辅导员高校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基于用户体验的辅导员微信公众号建设思考
基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社交型思政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英国高校的网络思政课怎么上
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