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36例
2020-11-25赵明权
赵明权
随着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颈椎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眩晕作为颈椎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极为常见,由颈椎病引起的这一类眩晕在临床上被称为颈性眩晕。本病病名于1926年提出,至于其发病机制,主流观点认为:颈性眩晕的发生系颈椎增生致使椎动脉受压或椎动脉受刺激后引起痉挛,从而使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而引起眩晕。对于本病,目前多采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康复理疗等治疗措施,但疗效并不明显,且非常容易复发。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将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的72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2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2.1±2.8)岁;病程0.5~6年,平均病程(1.4±0.6)年。观察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1.2±2.1)岁;病程0.5~6.5年,平均病程(1.3±0.7)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和《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拟定。
1.3 排除标准合并有酒精性、药源性、病毒性、感染性的颈性眩晕患者;合并精神疾患、孕期及哺乳期妇女;70岁以上的老年人。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方案,主要包括:服用敏使朗片,每次6 mg,每天3次;服用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天3次。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基本组方: 生黄芪120 g,当归6 g,桃仁6 g,红花5 g,赤芍6 g,地龙5 g,川芎9 g,杜仲12 g,桑寄生12 g,益智仁6 g。水煎服,每天1剂,每天2次;同时予针刺治疗,针刺取天柱、风池、百会、四神聪、肾俞、脾俞、肝俞,治疗6 d,休息1 d。2组均治疗4周。
1.5 观察指标
1.5.1 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治疗前后2组均进行TCD检查,观察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
1.5.2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治愈:头晕消失,可正常生活与工作。显效:眩晕症状基本消失,眩晕偶有发作,且发作间隔时间长。有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但症状时有发生。无效:眩晕无减轻、或症状加重。总有效为治愈、显效及有效的总和。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比较见表1。
2.2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明显优于对照组(77.78%),差异显著(χ2=13.647,P<0.05)。见表2。
2.3 病案举例张某,女,51岁,2018年12月10日初诊,患者因头晕间断发作4个月余,加重1 h来诊。患者就诊前3 d曾在我院门诊检查,颈椎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线变直,骨质增生;考虑颈椎病。颈椎MRI提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椎管狭窄。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管痉挛。诊断为“颈椎病”。经口服颈康颗粒,甲钴胺片治疗后效果不佳,1 h前症状加重,遂来诊。症见:神志清,精神一般,头晕、手指麻木、乏力、纳差、肩背部困痛来诊。查体见:血压136/82 mmHg,患者形体适中,双肺部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1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颈椎椎旁有压痛,扭颈试验阳性。舌质黯红,苔白,脉缓。四诊合参,本病属于中医学“眩晕病”范畴,中医诊断为:眩晕病气虚血瘀证;西医诊断为“颈性眩晕”。治疗上予针刺天柱、风池、四神聪、肾俞、百会穴。经针刺治疗后,患者自述头晕症状减轻。继续予益气活血化瘀之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方药为:黄芪60 g,当归9 g,赤芍6 g,川芎9 g,地龙6 g,桃仁6 g,红花5 g,天麻10 g,益智仁6 g,泽泻10 g,白术15 g,葛根15 g。先予6剂,水煎服,每日1剂,煎取500 ml,早晚2次温服。嘱患者注意休息,忌玩手机及电脑,使颈椎放松休息。2018年12月16日复诊,患者自述头晕症状基本消失,但扭头45°时,仍有头晕,舌体胖大,脉沉缓,仍气虚明显,黄芪加至120 g,余药不变。继续服用10剂,患者诸症消失。患者因春节临近,要去海南同儿子一起过年,要求开些中成药巩固疗效。遂建议患者服用补阳还五口服液10 ml,每日2次,坚持服用半个月。1个月后随访,患者表示未再头晕。3个月后再次随访,患者诉头脑清利,扭头60°时也无明显头晕,自我感觉状态良好,病已痊愈。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Vm指标比较 (例,
表2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颈椎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眩晕作为颈椎病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颈性眩晕在颈椎病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本病目前是排除性诊断,即排除了所有目前认知的所导致眩晕疾病的诊断,加之有颈椎病的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支持,可考虑颈性眩晕这一诊断。对于颈椎病而言,多为退行性病变,若无明显症状,一般不必治疗,主要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而一旦发生颈性眩晕,患者不仅头晕,往往伴有恶心、肩背困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但由于本病发病原因复杂,现代医学对本病缺少特效疗法。颈性眩晕的发病与下列因素相关:椎动脉形态因素[4,5];骨质增生因素[6];颈椎失稳因素[7];上颈椎段病变因素[8,9];颈肩部软组织病变[10];交感神经因素[11];体液因子因素[12]。对于本病,目前多采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康复理疗等治疗措施,但疗效并不明显,且非常容易复发。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病”范畴。对于本病的发生原因,论述颇多,诸如“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无痰则不作眩”“无虚不能作眩”等种种理论。从本人临床接诊患者来看,本病病机多为气虚血瘀。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黄帝内经》有言: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肾虚可以导致脾虚,影响气血的运行,气虚血瘀而致头晕;肝肾同源,肾虚精亏,精血同源,肝血不足,失于疏泄,气血精津不能正常疏布代谢,可致虚致瘀,导致清窍失养而致眩晕。由此不难看出,眩晕与肝脾肾三脏相关。而颈椎病的发生亦与“肾主骨之功能异常、脾失运化所致之痰浊流注、肝主筋之功能异常”相关。也就是说,颈椎病与颈性眩晕的发病病机是暗合的。针对于此病机,我在临床中采用了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兼以健脾补肾之法治疗颈性眩晕。方药选择补阳还五汤加味,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治疗中风的一剂名方,朱丹溪有言“眩晕乃中风之渐”,王氏在总结历代治疗中风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了“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的观点,补阳还五汤亦成为益气活血化瘀的代表方。方中黄芪气薄而味厚,乃补气之圣药,使气旺血行;当归养血活血为臣药;佐以活血化瘀之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益肾强骨之杜仲、桑寄生、益智仁,更是佐以搜风通络之地龙,诸药合用,气旺则血行络通。众多的文献也显示:补阳还五汤具有促进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作用,且安全性高[13]。
针灸治疗是中医学的瑰宝,针刺可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改善微血管的血流,从而达到增加脑部血液供应的作用。天柱穴属膀胱经,为眩晕兼项强痛的颈项部最频繁用穴[14],最切合本病病机。足少阳胆经之风池穴,为少阳与阳维交会之穴,一穴通多经,针刺风池可使阳经之气得到升发,上养髓窍,眩晕自消;百会穴属督脉通于脑,脑为元神之府,针刺此穴,会起到开窍醒神之功,故有“头痛眩晕百会好”的说法;同时,针刺脾俞、肝俞、肾俞可以起到益肾健脾、疏肝和胃之效,从而使气血运行正常,清窍得以充养。诸穴合用,使肾气充、脾运健、阳气升、气血和、经脉通,眩晕可消。
本研究证明,补阳还五汤加味结合针灸治疗颈性眩晕,可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有效控制患者眩晕症状,且不易复发,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