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老年人生理健康的系统评价

2020-11-25程悦刘佳刘彦慧李苗李紫梦罗屹惟张春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年22期
关键词:躯体生理文献

程悦 刘佳 刘彦慧 李苗 李紫梦 罗屹惟 张春梅

(天津中医药大学 1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2护理学院)

《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中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老年人口已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其中高龄老人数量将增加到2 900万人,失能及患慢性病老年人随预期寿命的延长数量逐年增加〔1〕。随着衰老这一持续且不可逆的过程进展,身体结构和功能逐渐退化,躯体健康、日常活动能力功能损害成为老年人中最主要的健康问题〔2,3〕。生理健康作为健康多维测量的一部分,是多维度健康和死亡风险的显著预测指标之一,虽然生理健康的测量指标多样〔4〕,但目前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测量尚无统一标准,影响因素受样本的影响不尽相同,本研究探讨老年人生理健康的组成部分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Meta整合。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策略 系统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WF),检索时间为2009~2018年。数据库检索关键词为“生理健康、躯体健康、身体健康、躯体功能”及“老人、老年人、高龄老人、老龄人”,每组检索词用逻辑符“或”(OR、+)连接,两部分检索词之间用逻辑符“并”(AND、×)连接。

1.2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老年人生理健康的横断面研究;③生理健康的测量可包括实验室指标及量表评估等。排除标准:①伴有急危重躯体疾病的老年人或患有某种疾病的特定人群;②会议摘要、新闻报道、综述等观点性文献;③仅有摘要,无法获取全文或数据不全的文献。

1.3数据提取 使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去重后2人独立进行筛选剔除,遇见分歧时经讨论解决,必要时由第3名研究者进行判断,得到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文献。使用预先设计的文献提取表进行信息提取,主要包括:文献基本信息、生理健康概念、评价工具及内容、老年人生理健康影响因素。

1.4方法学质量评价 应用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HRQ)推荐的横断面研究评价标准,对纳入本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此标准共11个条目,分别回答“是”、“否”、“不清楚”,其中“是”为1分,“否”及“不清楚”为0分,评价总分分值≥7分的研究纳入系统评价〔5〕。

1.5分析方法 ①定性分析:由于生理健康的概念、评价指标及工具不能进行数据合并,故仅进行半定量描述;②定量分析:采用Revman5.3软件,提取生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均数及标准差和OR值及95%CI,根据Cochrane手册中合并二分类和连续性结局的方法,使SMD转化为OR值进行Meta整合,当P>0.1,I2<50%,可认为各研究间是同质的,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反之,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2 结 果

2.1文献检索结果 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图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2.2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及基本特征 系统评价共纳入文献27篇,均为横断面研究,且评价结果均≥7分,文献质量良好。其中,纳入定性分析生理健康概念、测评工具的文献有20篇〔6~25〕(表1);纳入定量分析生理健康影响因素的文献7篇,调查人群年龄除文献〔26,28〕为≥65岁外,其余均为>60岁(表2),包括3篇〔26~28〕文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测量指标为均值和标准差;4篇〔29~32〕文献为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测量指标为OR值及95%CI。文献所涉及的生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躯体健康功能、社会健康、经济状况5个方面。

2.3定性分析结果

表1 中国老年人生理健康文献的基本特征

2.3.1生理健康的概念及组成 生理健康,是指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功能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这要求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生理功能能够相互协调且处于正常状态〔33,34〕。生理健康因概念抽象化导致生理健康无法直接测度,随着疾病谱的转变及老年健康评估的发展,人们对老年人生理健康评估的认识不断深入,罗会强等〔32〕认为生理健康是由身体活动能力所反映的。余玉善等〔9〕在此基础上对生理健康界定为具有基本完好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增加了无重大疾病。基于纳入文献分析,对生理健康进行界定,即生活自理能力完善,躯体结构完整,无重大疾病及并发症,且生活自理能力与躯体器官功能的动态平衡可满足自我需求。

2.3.2生理健康评估工具及内容 生理健康评估工具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总结近10年中国老年人生理健康的评估工具及特点(表3),可得出多数研究者采用SRHMS及ADL进行评估老年人生理健康,此外还应用综合性量表中的生理健康维度部分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基于文献分析结果,生理健康的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客观指标:生理生化等医疗诊断指标、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患病情况、躯体症状(反映即时健康问题)、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二是主观评估,即对生理健康的自评。

表3 中国老年人生理健康的测评工具及特点

2.4定量分析结果 异质性检验结果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子女经济支持、是否与子女居住、子女是否关心健康、子女是否为主要照料人的I2值>50%,P值<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其余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中国老年人生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其OR值整合结果显示,性别、民族、是否与子女居住、饮酒、子女为主要照料人、亲戚日常照料、子女经济支持、亲戚经济支持的P>0.05,即这类因素对老年人生理健康无影响;中国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主要因素有:高龄、无配偶、文盲、家村居住、散步少(≤3次/w)、锻炼少(≤3次/w)、吸烟、睡眠差、不规律饮食、少看电视、罹患慢性病、视力差、听力差、子女不关心健康、邻里关系不上睦、月收入少(<3 000元)、无退休金。见表4。

由于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数<10篇,故未作“漏斗图”进行分析发表偏移。

表4 中国老年人生理健康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

3 讨 论

本研究确定了老年人生理健康的概念、评估工具与内容及与生理健康相关的因素,并通过Meta分析明确了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躯体健康功能、社会健康、经济状况5个方面因素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主观客观相结合为原则,丰富生理健康内涵,即主观上认为生活自理能力与躯体器官功能动态平衡于可满足自我需求水平,同时客观上表现为生活自理能力完善,躯体结构完整且无重大疾病及并发症。为了全面评估老年人生理健康,应从生理生化等医疗诊断指标、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患病情况、躯体症状(反映即时健康问题)、躯体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评生理健康6个方面展开。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然而医疗诊断指标仅仅反映集体到达某项临界值之后的状态,只有达到诊断标准时才会确诊,无法反映亚健康个体之间的异质性。因此,在对生理生化指标再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理年龄、生理虚弱指数反映老龄化机体的生理健康状况;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患病情况,是反映老年人生理健康最直观的指标,目前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的评价工具是PARMELEE改良版老年疾病累计评分法(MCIRS-G)〔35〕及CHARLSON查尔森并发症指数(CCI)〔36〕;躯体症状反映机体即时健康问题,其存在与否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自理水平由老年人躯体功能水平决定,明确其功能状态对老年人的疾病预后有巨大影响〔37〕,因此,躯体功能评估成为预测老年人日后生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间接反映老年人生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BADL和IADL〔38〕,其中IADL是较深层次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衡量指标,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要是以IADL受损为主,只有当个体处于严重疾病状态时,BADL才会受限。在以上5种客观指标的基础上结合老年人自评生理健康,使老年人生理健康评估更具完整性。

评估及改善生理健康可逆性影响因素,提高老年人生理健康水平。通过对文献进行Meta整合,扩大样本量以明确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可通过改善可逆性因素,来提高老年人对自我生理健康状况的评价,进而提高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水平。此外,本研究表明,罹患慢性疾病、月收入、文化程度、子女对老人健康的关心在老年人生理健康中的影响较大,提示有效预防慢性病并改善其预后,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水平及疾病知识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老年人生理健康的损害。

本研究合并分析近1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缺少国外对中国老年人生理健康研究的纳入,且纳入文献均为横断面研究,因果论证强度较低。此外,由于生理健康评估标准尚不统一,受评估工具不同及结局指标多样的影响,Meta分析的结果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因此,今后有必要对老年人生理健康的评估进一步规范,并开展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更加明确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进而提高老年人生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躯体生理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最后的晚餐
现在干什么?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