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耳鼻喉科患者术后疼痛、自我效能感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0-11-25刘雪冰
刘雪冰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喉、腹腔镜外科,河南 商丘 476100)
手术后疼痛是属于急性疼痛的一种,主要是手术本身造成的急性切口和内脏器官损伤及刺激所引起的。术后疼痛可导致机体各系统发生不适反应,影响机体康复;术后疼痛不仅会给患者身心上造成痛苦,还会导致各系统功能出现异常及紊乱,引起临床疾病各种并发症发生,影响患者术后康复[1-2]。因此,对耳鼻喉患者术后采取镇痛措施处理的同时,需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本研究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心理疏导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对耳鼻喉科患者术后疼痛、自我效能感及并发症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的80例耳鼻喉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55岁,平均(36.53±5.42)岁;体质量44~81 kg,平均(62.36±5.41)kg;手术部位为耳16例,鼻13例,喉11例;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15例,高中23例,初中及以下2例。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0~58岁,平均(38.27±6.27)岁;体质量44~81 kg,平均(62.29±5.36)kg;手术部位为耳15例,鼻15例,喉10例;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14例,高中22例,初中及以下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手术部位、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17年审(136)号]。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影像学、血液等检查确诊相关疾病;②年龄18~60岁;③精神状态正常,可交流。(2)排除标准:①严重基础疾病,如脑、肝、肺等重要器官存在功能性障碍;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免疫系统疾病;③合并全身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④麻醉禁忌。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手术前进行手术相关内容宣教,术后密切监测患者体征,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并发症;若存在异常现象,需立即上报医生,并进行对症干预,术后给予饮食指导及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疏导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疏导:手术前进行术前宣教,包括手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手术麻醉方式及术后疼痛处理方法,使患者对手术有所了解,减轻其恐惧、紧张心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提供心理支持,适时给予心理疏导;注意患者情绪波动,鼓励患者说出所存在的疑问,进行专业及耐心的解释,增加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及疼痛指导。(2)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做好患者接诊,积极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减轻其焦虑、紧张情绪;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开展疾病健康知识讲座、互动视频及知识手册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病因、手术过程及预后有所了解,对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及临床表现进行详细介绍,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知;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术后疼痛管理,有效减轻疼痛;术后进行镇痛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应对意识,能够进行自我控制管理,减轻疼痛,促进疾病康复。
1.4 观察指标
1.4.1疼痛程度 术后1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3](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使用10 cm标尺,标尺刻度0~10 cm,记为0~10分。其中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5分为中度疼痛;6~8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
1.4.2自我效能感 采用一般效能感量表[4](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对患者术前、术后48 h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估,该量表共计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值为0~40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优。
1.4.3并发症 记录患者头痛、感染、出血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术后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2、24、48 h VAS评分比较分)
2.2 自我效能感护理前,两组G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GSES评分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GSES评分比较分)
2.3 并发症对照组出血5例,感染2例,头痛3例;观察组出血2例,头痛1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0%)较对照组(25.00%)低(P<0.05)。
3 讨论
术后疼痛除与手术创伤的大小、侵袭内脏器官的强度及手术时间长短具有密切关系外,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耐受能力也有一定的关系[5]。患者常因疼痛刺激产生焦虑、抑郁、烦躁及睡眠障碍等情绪[6]。因此,在手术中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紧张心理,使患者对疼痛具有正确的认知及应对方法。
心理疏导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主要是在传统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疼痛知识有所了解,减轻患者术后焦虑及恐惧心理,尽量减少镇痛药物的应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2、24、48 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在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实施心理疏导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心理疏导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主要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知,使患者能够建立自我控制疼痛的耐力,在护理过程中教会患者对疼痛管理的技巧,通过以上调节方式减轻患者对疼痛的刺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主诉疼痛的时间、部位及性质进行评估,协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制定适宜的治疗及护理方案[9-10]。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增加家属陪伴及鼓励支持,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的认知,促进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术后疼痛管理,提高其疼痛耐力,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以及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心理疏导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从患者心理出发,联合互动模式,可有效树立患者治疗信心,提升自我效能感,有利于不断优化其健康行为,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11-12]。
综上所述,对耳鼻喉科患者术后实施心理疏导联合互动式健康教育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