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20-11-25刘铁柱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1期
关键词:胃动素电凝圈套

刘铁柱

(杞县人民医院 综合内科,河南 开封 475200)

结直肠息肉指结直肠表面隆起并向肠腔内突起的病变,发病率较高,且多数结直肠癌由息肉恶变引起,其中扁平无蒂息肉临床视为癌前病变,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切除为主[1-2]。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为临床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常用方法,但存在息肉切除不完整及穿孔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是在息肉电凝切除、黏膜注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内镜治疗方法,已被广泛用于消化道平坦型病变的治疗。本研究探讨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10月杞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患者,依照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7例。常规组接受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男27例,女20例,年龄31~70岁,平均(51.23±8.59)岁,息肉直径0.5~1.9 cm,平均(1.20±0.29)cm,体质量51.2~78.5 kg,平均(63.59±5.30)kg。研究组接受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男26例,女21例,年龄30~72岁,平均(50.78±8.62)岁,息肉直径0.5~1.8 cm,平均(1.23±0.27)cm,体质量50.8~79.1 kg,平均(64.25±6.12)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经肠镜检查确诊;②息肉直径≤2 cm,无蒂;③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息肉表面见明显瘢痕、溃疡;②家族性息肉病、合并克罗恩病;③合并溃疡性结肠炎;④精神疾病;⑤合并进展性肠癌及其他恶性肿瘤;⑥凝血功能异常;⑦免疫系统疾病;⑧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⑨合并严重感染。

1.2 手术方法

1.2.1常规治疗 两组均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术中常规心电监护,术后抗生素常规抗感染治疗。

1.2.2常规组 接受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治疗。选用电子胃镜或肠镜观察息肉情况,采用套圈器套扎病灶,于息肉基底部收紧圈套器;选用ERBE高频电流器交替进行电切(50 W)、电凝(40 W),切除息肉同时逐渐收紧圈套器,对于一次未能完全切除者可再次圈套电切,直至可完整切除息肉;采用氩离子凝固术进行创面止血,钛夹封闭创面,异物钳或网篮取出息肉送病理检查。

1.2.3研究组 接受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选用电子肠镜观察息肉情况,经内镜活检孔道采用注射针将混合液(甘油果糖、亚甲蓝、肾上腺素混合,1~5 mL)由内镜下液体输送管道注入息肉边缘1~2 mm,可见息肉隆起抬高,然后采用圈套器套扎,利用电凝、电刀切除息肉,处理方法同常规组。

1.3 检测方法于术前、术后6 h采用无菌真空采血管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半径为8 cm,3 500 r·min-1离心分离10 min,取上清液并保存于-80 ℃冰箱,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由相同检验科高年资医生严格依照仪器、试剂盒说明书完成操作规程,检测采用仪器、试剂盒均由北京晶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4 观察指标

1.4.1围手术期情况 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完整切除率、术后住院时间。

1.4.2胃肠激素水平 分别于术前、术后6 h检测患者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

1.4.3并发症 记录患者术后穿孔、出血、便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情况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完整切除率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比较

2.2 胃肠激素水平术前,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研究组患者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根据组织学类型主要分为炎症性、增生性、肿瘤性、错构瘤性4类,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结直肠息肉内镜下根据形态分为有蒂息肉、无蒂息肉,无蒂息肉发生癌变风险远高于有蒂息肉[3-4]。因此,早期发现并及时切除病变对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内镜下切除息肉方式多样,如激光、冷冻、微波、药物注射、高频电切除等,不同术式各有其优劣之处。

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于高频电凝、圈套器双重作用下切割息肉,其中高频电凝产生高热可促使切割组织凝固及微小血管收缩,具有良好止血效果,但对于结直肠扁平息肉难以一次性完整切除,存在术后复发风险,同时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李江虹等[5]研究表明,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无蒂息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26%)低于高频套圈切除术(21.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与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相比,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于黏膜下注射甘油果糖、亚甲蓝、肾上腺素混合液可促使病灶组织肌层、黏膜层分离,避免过度电凝引起严重组织损伤,焦痂脱落后形成溃疡而致的迟发性出血[6]。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完整切除率高于常规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提示将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应用于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息肉完整切除率高。相关研究指出,息肉完整切除率为衡量息肉切除疗效重要指标,完整切除息肉对临床了解病灶组织性质,预防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7]。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通过黏膜下注射,有助于息肉病变抬高隆起,增加黏膜下层厚度,再行高频电凝可减轻高频电损伤消化道管壁深度,有利于完整切除病灶。胃肠激素为多肽类神经-体液物质,胃泌素可促进胃窦收缩、胃底舒张,增强食管括约肌压力,胃动素主要启动消化期间内移动性运动复合波,二者可良好反映机体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8]。本研究发现,术后6 h研究组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高于常规组,可能与高频电凝圈套切除术对胃肠道牵拉、切割损伤较严重有关,进而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正常分泌,导致术后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下降幅度较大。

综上所述,电子结肠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扁平无蒂息肉可完整切除息肉,减少术中出血,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胃动素电凝圈套
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合黏膜下注射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
狼的圈套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分析
小小数迷泽西之时间圈套
篮球
降逆理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腹腔镜下电凝胆囊动脉行胆囊切除术临床观察
电凝处理经皮肾镜术后迟发性出血
慢性肾衰竭与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相关性分析
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