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的相关性

2020-11-25郭根明任艳丽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1期
关键词:夹闭术蛛网膜下腔

郭根明,任艳丽

(舞钢市人民医院 外科,河南 漯河 462500)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具有发病急、病情恶化速度快、致残率高、预后差等特点,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手术为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显微夹闭术凭借其创伤小、效果好、安全性高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该疾病病情尤为严重,故术后预后情况会受多种因素影响[1-2]。近年来,脑损伤的生物标志物预测价值逐渐受到临床关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因子,既为炎症因子,也具有趋化作用,研究指出,其与脑组织损伤具有密切联系[3]。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星形胶质细胞中,为特异性细胞骨架蛋白,但神经系统受损时,其表达水平会异常升高[4]。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MIF、GFAP水平与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的相关性,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70例SAH患者为研究对象。男33例,女37例;年龄<60岁29例,≥60岁41例;发病时间<6 h 50例,≥6 h 20例。本研究经舞钢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5]内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既往无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③符合显微夹闭术指征且治疗依从性良好;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合并颅内感染;③凝血功能障碍;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

1.3 检测方法所有入选者均在完成显微夹闭术后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武汉医捷迅安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TDZ5-WS型离心机以3 000 r·min-1转速进行离心处理,离心时间为10 min,取上清液待检,使用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MIF、GFAP水平。

1.4 预后判定所有入选者在术后均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lasgow coma scale,GCS)[6]进行评估,共包括3个条目,分别为语言反应、睁眼能力、运动能力,总分范围为3~15分,GC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GC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

2 结果

2.1 预后情况本研究70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GCS评分≤3分,占31.43%(22/70),48例患者GCS评分>3分,占68.57%(48/70)。

2.2 基线资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占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F、GFA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

2.3 logistic回归分析将血清MIF、GFAP水平作为自变量,将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状况作为因变量,结果显示,血清MIF、GFAP水平为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4 预测价值将血清MIF、GFAP水平作为检验变量,将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状况作为状态变量(1=预后不良,0=预后良好),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F、GFAP水平预测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的AUC分别为0.949、0.909。见表3。

表3 血清MIF、GFAP水平对SAH患者显微夹闭术 预后的预测价值

3 讨论

SAH为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因脑表面或脑底部发生病变,引起脑血管破裂,进而导致血液进入颅内蛛网膜下腔或椎管内[7]。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夹闭术治疗SAH效果日益显著,其病死率已显著下降,但疾病预后仍不理想。因此,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评估疾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70例患者中,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MIF、GFAP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F、GFAP水平为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的影响因素,提示血清MIF、GFAP水平与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存在密切联系,且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分析其原因如下。(1)MIF主要分布在与应激反应存在关联的内分泌器官中,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等,多种细胞均会分泌MIF,其多态性功能与炎症性疾病有关。另外,MIF产生趋化作用时,可刺激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进而引起炎症反应,极易导致脑组织损伤,影响疾病预后[8]。因此,血清MIF可作为评估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的重要指标。(2)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星形胶质细胞可使GFAP在血液中维持较低的表达水平,并且相对稳定,可有效发挥营养、保护神经元作用,尚未有研究发现其表达水平在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液中增加[9-10]。而多项研究指出,一旦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受损的胶质细胞会释放大量的GFAP,极易引发GFAP表达紊乱,同时GFAP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内,最终导致血清中GFAP表达水平升高[11-12]。因此,血清GFAP表达水平异常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显微夹闭术后仍存在脑部损伤,影响疾病预后。另外,本研究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MIF、GFAP水平预测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的AUC分别为0.949、0.909,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因此,临床采用显微夹闭术治疗SAH患者后可定期检测血清MIF、GFAP水平以评估疾病预后,从而指导临床制定改善疾病预后的措施。

综上所述,SAH患者显微夹闭术预后与血清MIF、GFAP水平密切相关,及时检测血清MIF、GFAP水平可辅助临床积极评估疾病预后。

猜你喜欢

夹闭术蛛网膜下腔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显微夹闭术与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基于DANTE预脉冲SPACE MR序列定量评价蛛网膜颗粒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开颅动脉瘤夹闭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护理中的应用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