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低钠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高血压效果观察
2020-11-25马于舒
马于舒
(汕头市潮南民生医院 广东 汕头 515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约为80%,部分患者经充分透析治疗后达到干体质量,并给予足量的三年或三年以上的降压药治疗后血压仍未能控制在正常水平,则称为顽固性高血压[1]。顽固性高血压可导致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并降低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2]。现阶段学界公认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为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常规透析治疗对于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水钠潴留的意义不大,但采用低于正常血钠浓度的低钠透析液则可能增加患者在透析中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选取2017 年10 月—2018 年5月我院尿毒症过去半年血压不达标的患者25 例,给予相对低钠血液透析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 年10 月—2018 年5 月我院尿毒症过去半年血压不达标的患者50 例,予按顽固性高血压诊断标准诊断顽固性高血压病例入组,按照血液透析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 例,女性10 例;年龄为27 ~64 岁,平均年龄为(40.52±10.63)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 例,女性11 例;年龄为27 ~66 岁,平均年龄为(40.42±12.70)岁。两组患者干预前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透析液成分中除钠离子浓度外其他成分浓度均一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浓度血液透析治疗,钠离子浓度为138mmol/L;观察组患者给予低钠血液透析治疗,钠离子浓度为135mmol/L。每周透析3 次,每次透析4h,患者透析过程中应禁止进食水。每次实施透析治疗前应静息15min 后取平卧位,测量患者的基础血压,透析开始后每隔30min 测量1 次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透析开始至结束过程中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给予及时的有效的干预,当患者血压降低至140/90mmHg(1mmHg=0.133kPa)时,应逐步减少降压药的使用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血压、体重、血电解质等指标,血压不高于140/90mmHg 则表明患者血压达标;记录干预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以及血压达标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在透析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患者干预后血压、体重、血钠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收缩压、体重及血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种患者干预后血压、体重、血钠对比(±s)
表1 两种患者干预后血压、体重、血钠对比(±s)
分组 例数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体重(kg) 血钠(mmol/L)观察组 25 152.0±10.3 82.1±7.3 60.3±8.7 138.3±3.6对照组 25 157.5±11.4 87.5±9.4 63.1±7.3 137.5±5.4 t 值 - 1.790 2.269 1.632 0.616 P 值 -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对比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的发生与水钠潴留、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及尿毒症毒素等多种原因有关,现阶段学界认为水纳潴留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血容量负荷增加从而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顽固性高血压发生的主要机制[3]。因此降低患者水纳潴留,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4]。相对低钠透析只是把透析液中钠离子的浓度调整为低于血钠水平,从而可有效的强化对机体水钠的清除,又避免导致患者发生电解质紊乱及血浆渗透压急剧降低的问题[5]。因此,相对低钠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水钠潴留以及血压控制具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0%,对照组患者透析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00%,对比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相对低钠透析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