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策略浅析

2020-11-25马艳红

读与写 2020年25期
关键词:铁罐技巧课文

马艳红

(新疆喀什市第四小学 新疆 喀什 844000)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朗读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让学生争取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整句话的断句与语调节奏以及字音等,增强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教师组织学生朗读形式多样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教学的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教师发挥榜样力量带领学生一起泛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带领学生一起泛读训练。之所以是让教师发挥榜样的力量带领学生一起泛读课文,是因为学生年龄较小,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文学底蕴。而教师则不同,教师有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人生阅历,对于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文章中描绘的景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能够更精准的把握到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中心主旨。由此让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泛读,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语音、语调以及教师的面部神态,更加细致的了解到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增强对文章的感受。从而达到朗读教学的目的。比如学习《我多想去看看》一文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泛读课文,将文章中“我多想去看看”几句话以更加饱满的情感读出来,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之情。

2.教会学生发声技巧,训练学生学会朗读技巧

朗读讲究音律美,要求声音饱满圆润,运气和吐字都是有讲究的。在进行朗读时必须端正身姿,目视前方,微抬下巴,让自己整个喉部处于无遮挡状态,这样才能方便学生调节自己气息进行朗读。首先教师应教会学生基础注坐姿,这是朗读的基础条件,然后再锻炼学生发声技巧,在发声时,应注意使用哪个部位来发声,比如需要发鼻音时,就需要让学生感受发鼻音时鼻子和喉部的发音状态;正常发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喉部的发音状态;提高学生朗读的技巧。当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教师也应注意观察学生朗读的语速,结合学生朗读文章的内容语境变化,适量调整语速,引导学生学会抑扬顿挫的朗读课文,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朗读技巧,使得学生朗读的课文更加真实,充满情感,引人入胜。

3.朗读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朗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朗读课文题材,组织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朗读,提高学生朗读兴趣,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朗读的形式包含:分角色朗读、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轻声读、大声读、引读,轮读等方式,需要教师根据课文题材不同,为学生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能够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比如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朗读教学氛围,或者在阅读散文题材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轮读,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阅读一段文章,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语文教学的参与感,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4.提高学生朗读体验,促进学生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感受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感受文章中作者所描述的情境和文章的中心主旨,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因此,只有学生不断提高朗读水平,细细品味文章中每一个文字的变化,才能对文章中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有更好的感悟,快速抓住文章重点,深度挖掘文章中的内涵,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中作者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的理解。比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分别扮演陶罐和铁罐,要求学生对陶罐和铁罐对话时的神态也加以详细的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对陶罐和铁罐的自负,只能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带领学生一起泛读;教会学生发声技巧,训练学生学会朗读技巧;朗读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体验,促进学生增强对文章内容的感受和理解。通过以上方式,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学生朗读水平,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文章中的中心思想,增强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铁罐技巧课文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背课文的小偷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对话显“品格”
端午节的来历
提问的技巧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