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指导下高职公共英语融合护理专业多元化教学探究①

2020-11-25龚婷龚晓芳罗灿龚民

现代英语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护理

龚婷 龚晓芳 罗灿 龚民

一、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应在学生的原有英语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对护理专业人员的需求以及本校护理专业教学实际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够在职场中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英语教学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处于相互隔绝的“孤岛”状态,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之中,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构筑育人大格局,是新时代中国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职院校职业导向强,专业化程度高,思想政治教育更应打破公共基础课以及专业技能课的壁垒,实现“教书”同步“育人”。

(一)深耕教材,结合时事

道德教育、人文素质等思政教育是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立足于教材,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体验和感悟,转换引导方式,注意评价意识与专业课程教学元素融合。 在课程的知识点、教学内容中挖掘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价值体系,以故事(叙述)、案例、视频等方式传达并促使学生深挖其价值观,从而吸取教训、得到启示,使学生心理和情感产生共鸣。 结合当下时事,针对热点事件和观点,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和办法;选取正反面教材,引导正反对比分析,经过思考和比较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结合语言学习优势,引用国内外教学材料,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提炼思政,贯穿课堂

我校公共英语教学采用外文出版社《E 时代高职英语——综合教程》,教师抓取“True love”主题中关于“爱”的话题,将爱的范围拓展升华,邀请学生积极讨论。 在护理专业课堂,则设定遇到病人不解时如何用自己的专业和文化素养化解的情境,协助学生设身处地角色饰演护士和患者,亲身再现情景后,学生思想和情感都产生了积极响应,这一思政元素和情境教学的结合巧妙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教材、到课堂、进学生头脑。

三、 护理专业公共英语多元化教学

面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动机强弱不一、缺乏语言环境等情况,结合公共英语课作为基础必修课的优势,多维度优化教学理念、多层次拓宽教学视角、多方位提升教学方法,夯实公共英语基础,强化专业英语实训,多元化增加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及职业竞争力。

(一)学生“自我实现需要”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按照层次划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当代教育仍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会不断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其内在动机在外部条件的驱动下,遵循着“需要匮乏—需要满足—新的需要产生”的顺序指引人的行为。 当代高职学生在低级需要逐步满足的前提下,不断迈向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现阶段其自我实现的需要还集中体现在社会职业要求逐步提升与自我能力不足的差距。 如何帮助学生缩短差距、提升需求促成了高职教师教学理念从教师“教什么”为中心逐步向学生“需要学什么”转变。

(二)分层教学

目前对护理人员的学历和专业素质等要求逐步提高,涉外病人及管理需要专门的护理人才。 教学中采用自然班级教学效果不明显,部分学生吃不饱,学习缺乏动力;或是太吃力,跟不上学习进度。

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显性分层和隐性分层,针对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和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公共英语教学中,课堂任务的设置引导英语能力强的学生充分拓展其“最近发展区”,能力较弱的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后适度拓展;课外时间组建“护理英语实训”微信群,作为第二课堂补充护理英语专业词汇、句型以及各场合医护、医患对话,学生自由分组学习,以录音、视频等形式上传学习成果;在有了一定护理专业相关英语知识后,群内以限定名额、优先报名、分批学习的形式组建人数为十人左右的个性化定制“进阶学习小组”,依照学习内容,由授课教师发放学习资料供学生循环学习,为期一周,一周后按要求上传学习成果;根据班级人数及学习积极程度,组建若干学习小组,小组由任务完成佳、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充当组长,在组长带领下组织群内日常学习打卡。 教师主导学习资料发放、疑问的解答、学习任务的评价。

在学生“自我实现需要”为中心的分层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团队深度分析学情、教材、职业能力需求等,基于公共英语教材解析,重构了配套护理英语实训材料的教学设计,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化发展。

(三)信息化教学方法联动课堂内外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是对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教育系统中一个基本构成要素,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这有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努力实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也指出“E-learning 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目的和功能”。

1. 基于公共英语教材,编写护理专业英语实训手册

本着减少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护理专业英语借助公共英语学习平台、语言知识的可迁移性,将公共英语课的相关知识点编入实训中,实现一套知识体系、两套学习方案、多元教学方法的架构。 《E 时代综合教程》中涉及自我介绍和互相介绍,其中很多句型实用性非常高。 在此基础上,护理实训英语设置面试自我介绍和同事互相介绍环节,将公共英语课上的所学知识加工迁移,灵活运用于实践中,既降低了护理专业英语学习障碍,又使学生体会了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

2. 教与学信息化平台,一主多辅混合教学

改变传统课堂为授课唯一平台,学生课后学习中断的情况。 教师选取线上平台作为补充,形成“一主多辅”的教与学形态。 周桂方指出一方面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以针对性、个性化为原则,将以往的授课方式转换为集短视频、虚拟实验、在线习题、在线讨论于一体的新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主要通过智慧树、雨课堂等在线教育平台发布课前预习、资源共享等收集学前信息以突出重难点;课上,学生使用学生版软件在线及时反馈问题、参与投票、弹幕分享,平台系统统计数据;课下,微信群组是发布信息、补充学习材料、交流心得的主要阵地。 在线教育平台、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核心,依托慕课、微课、云教学平台等网络教学手段,利用翻转课堂、混合教学模式等构建真实、开放、交互、合作的教学环境,协同教与学的实时互动反馈,搭载护理专业实验室模拟教学,开发第二实训课堂,逐步形成课前准备早知道、课上学习强互动、课下巩固重效果的一主多辅的教与学信息化平台。

3. 信息化教学平台,管理数据驱动教学

畅通教学多通道互动,改变了课堂作为唯一教学阵地、作业为唯一反馈机制的教学模式。 创新师生互动模式,极大程度缓解以往课堂参与度不高,发言人数、时长受限等问题,以数据管理驱动教学管理。 学生以弹幕、投票、语音、图像等形式的课堂参与,以文字、图表、附件等形式的作业反馈,其数量之多、跨度之大,仅凭教师一己之力费时费力。 信息化教学平台依托其强大的后台支撑,在课堂及课后的第一时间汇总数据,教师还可根据需要获取学生的阶段化数据、学生间对比分析等,节约了课堂信息传递的损耗时间,降低了课后数据收集统计的难度。

(四)“学生发展”为导向的多元化评价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语言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防止应试教育。 与此同时,科学的测试又能为教学改革和语言学习提供积极的反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学生是发展的个体,学业水平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这是促进英语学习、改善英语教学、完善课程设计、监控学业质量的主要手段。

1. 关注课前预评,针对性导学

通过线上问卷、个别访谈、课后追踪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习惯以及兴趣,根据学生基本情况调整教学设计、教学重难点、教学任务。

2. 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多维发展

结合课程知识特点及学生的兴趣所在,增加形成性评价的比例:知识点庞杂的以思维导图辅助整理;情景对话以实境视频录制帮助语言再现;专题学习以成果展示及任务报告呈现;读音纠音的以专业App 对比评分等持续优化评价形式。 弱化终结性评价的影响,改变“一卷评天下”的传统形式,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引导过程到结果的学习模式。

3. 鼓励多元评价,评价结果个性化

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结合校外评价,适当引入企业、社会、专业机构组织评价,使学生的评价个性化、全面化。

4. 教学平台评价数据辅助教学反思

借助于教学平台学生数据的收集、统计,一方面更为直观地了解章节及学期学习情况,分析班级与班级间的数据差值原因;另一方面则能系统化地整合学生对于教学及教师的评价数据。 这弥补了教师在教学数据上的不完整和不及时的缺点,加快了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调整的速率,精准地指向教学主体的学习症结,逆向地推动教师教学反思。

四、 结语

本研究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紧抓公共英语教学范围广的特点,以护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配合公共英语教学融入专业英语实训展开了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 在此次教学改革中,教师强化了“课程思政”教学思想,对于提升教师、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有更广泛的意义;创新了公共英语与专业课程的灵活有机结合模式,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英语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运用;多元评价体系提高了学习热情,有效辅助了教师教学反思。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强化了教学与实践全过程的管理与考核,实现学生职业、学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护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