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2020-11-25洪娟娟

现代英语 2020年17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英语课程育人

洪娟娟

一、 引言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开展育人工作过程中应当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部分,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有效融入育人工作各个方面,从而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高等院校每个专业与学科都应当加强对自身的审视,努力寻找并积极实践课程思政教学革新方法,不受限于当下的课程教材,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各个公共课与专业课教学活动中。 高校公共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涵盖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开展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出综合水平的专业人才。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文章重点阐述了开展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和总结了现阶段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发展的策略,为提高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效果提供帮助。

二、 公共英语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强化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三全”育人水平

公共英语课程是高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特别规划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必修课程。 通过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也在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向大学生广泛传授西方文化,协助大学生正确理解西方文化,避免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产生盲目的追崇和错误的认知。 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能够不断优化高校传统育人思维与认知习惯,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其次,也能够很好地促进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逐步从以往重视学生英语考核成绩与等级考试等变化为关注学生对公共英语的文化内涵、理想信念的领悟上,发挥公共英语在育人上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公共英语教学开展的时代意义。

(二)有助于健全高校大思政课程教学体制

国务院等部门共同出台了《针对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指导建议》,文件中明确提出高校要意识到课堂教学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的作用,不断挖掘与实践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方式。 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努力构建完善大思政课程的体制,逐步转变以往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式,促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并致力于实现思政教育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协同并进的育人课程体制。 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是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成分,也是高校大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必修课程,更是构建高校大思政课程体系格局的重要一分子,高校要全面挖掘公共英语课程的思政优质资源,并在现有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全过程渗透思政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三、 当下公共英语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符合课程思政教学需求的材料十分有限

进入21 世纪后,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高校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等进行了细致的阐述,而课程思政概念是在2014 年才被提出来,并广泛运用到高校各个专业教学改革中,因此在《指导意见》中并没有提及课程思政的内容。 高校在以往构建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时,也很少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目标等联系起来。 此外,在当下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是没有符合要求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材。 现阶段,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使用的教材一部分源于西方国家,另一部分是自编的校内教材,而这部分教材往往也是从西方国家教材衍变而来的,因此导致现有的公共英语教材中没有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许多内容空大、与现代社会发展特征不相符。还有些教材内容拼凑现象明显,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公共英语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英语教师思政教育水平不高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充足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师,从而影响了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开展。 当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师通常是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或者师范类专业毕业,但不管是哪种专业毕业的教师,在实际开展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时,均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讲解,而没有意识到加强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授,尽管对课程思政的概念、内涵等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是并不能够深刻领悟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时代意义,在进行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很强的意识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融入公共英语教学中,依旧以公共英语理论知识传授为主,总体来说思政育人意识不强、育人水平不高。

(三)公共英语考核评估方式不合理

当下高校在开展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时,还存在考核评估方式不合理的问题。 一方面,许多高校对学生公共英语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主要依靠期末考试成绩,只有考核成绩合格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学分,而学分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关键指标,这样的考核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具有较强的片面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公共英语的兴趣。 另一方面,许多高校评估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依靠全国大学英语4级、6 级证书,并将英语等级考试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使得学生注重对英语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对英语文化和精神的理解。 这种固定、不合理的考核评估方式,也使得老师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不能够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利于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与途径较为死板

现阶段,我国依旧有许多高校在开展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时采用以往“灌输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学生负责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教学主体的地位。 另外,一些高校将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为大班制,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十分多,无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公共英语的积极性。 此外,在对口招生、注册入学等新型招生工作开展以来,高校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以往的教学方式难以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体来说,学生进行巩固英语学习时较为被动,教师也未在英语教学中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导致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 推动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改进英语课程标准,挖掘课程思政资源

针对现阶段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教育部门应当要积极开展公共英语课程标准的改进和优化工作,丰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资源,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学习氛围。 在进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阐述我国近些年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与学生共同分析当下国内外重大新闻话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还需要将提高大学生的经典传统文化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划到公共英语课程标准中。

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防止学生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产生崇洋媚外的不健康思想,并加强我国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 在开发公共英语课程教材时,选取和学生平时生活学习紧密联系的题材作为教学资源,并与课程思政元素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热门话题、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各专业特征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探究各个单元的教学主题,开发出高水平、契合我国社会发展特征的公共英语思政教育资源。

(二)强化老师思政教育水平,创设综合实力强的老师队伍

为了进一步促进公共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结合,高校还需要不断强化老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引导老师养成良好的课程思政意识,使其了解国家的主要方针政策,具备一定的教材优化水平,实现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与思政元素的紧密融合。 在实际开展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时,高校可以为公共英语教师与思政教师提供统一的备课场所,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 此外高校还可以组织思想政治教师为英语教师进行思政内容培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从校外聘请优秀英语课程思政教师与专家到校开展主题讲座,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

(三)融入课程思政思维,优化考核评估体制

高校应当要积极改变以往单一、不合理的公共英语课程考核评估方式,不断优化和健全公共英语课程思政考核评估体系,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考核同时重视思政水平的考核,确保和现代思想政治评价标准相匹配。 首先,要改变以往以学生成绩为主导的考核评估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态度与状况的考核,重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改变,对其进行量化处理,同时纳入学生公共英语考核评估标准体系中。 其次,在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考核评估时,也要改变以往以学生通过4级、6 级数量作为考核指标的不合理现象,要联系课程思政相关考核标准,推动教书与育人的协调发展,设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分数占比,逐步健全公共英语课程考核评估方法。

(四)开展混合教学活动,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需求,为此必须要加强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积极融入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发挥互联网教学平台优势,构建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 在实际开展公共英语教学时,教师依照教学内容选取多种多样的学习主题,倡导学生积极大胆地讨论、分享意见;结合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公共英语学习特征,设计与开发符合自身院校和专业特色的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课本及辅助资料。 此外,在开展混合式教学时,还应当注意选取的教育资源要有一定的差异化,从而满足不同英语水平、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公共英语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英语是为非英语专业特别设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拥有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的特征,是促进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的重要载体。 所以,高校必须要重视公共英语课程思政改革,提高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育资源整合、教学方式规划、考核评估等层面充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英语课程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