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谈高中物理课堂的情境设置策略

2020-11-25陈志慧

名师在线 2020年23期
关键词:摩擦力设置高中物理

陈志慧

(江苏省启东市第一中学,江苏南通 226200)

引 言

课堂情境对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十分重要。相较于其他学科,高中物理学科知识更加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时较吃力。如何降低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每位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课题情境被证实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高中物理课堂情境设置的意义与原则

(一)高中物理课堂情境设置的意义

情境设置主要指的是在开展学科教学过程中,基于教学目标的引领,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实际情况而创设的促进学习主体学习的环境。高中物理学科是理科门类中的重要学科之一。这一学科讲求逻辑性,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对物理现象、原理等开展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与难度,这就导致不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效果不甚理想。借助于情境设置,教师能够结合物理教材情况和多元化的情境创设方法,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等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情境认知氛围[1]。让学生深入其中去思考和探究,并将新的物理学科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建立联系,最终实现对物理学科知识的认知能力的提升。情境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创新认识高中物理现象和原理等知识的路径和渠道。

(二)高中物理课堂情境设置的原则

1.趣味性

浓郁的趣味性情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兴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其中,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思考。换言之,趣味性就如同一个“敲门砖”,吸引学生主动叩开物理学科知识的奥秘之门,并指引他们不断前行。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特点、学习水平等)、教材内容、社会时政热点等来设置充满趣味性的情境。

2.合理性

合理性意味着在高中物理情境设置方面,教师要做到适度、适合,既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探究与认知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又不会过于简单。同时,合理性还要求情境设置要与物理学科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密切联系。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物理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和价值。

二、高中物理课堂情境设置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情境,促进教学做合一

生活情境是高中物理课堂中情境设置的重要类型,源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学生能够将高中物理理论知识与现有的生活经验、生活场景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进而促进他们对抽象性的物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借助于生活情境的引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践价值认知也会进一步提升和深化。换言之,生活情境创设最终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实践三者统一起来,实现学生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2]。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为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现象,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汽车通过转盘路口急转弯而导致翻车的车祸场景。教师根据这一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原因导致原本正常行驶的汽车侧翻?转弯处的向心力是怎么来的?随后,教师引领学生共同总结在生活中发生的汽车侧翻场景中导致汽车侧翻的原因,并答疑解惑。接下来,教师可以再引入生活中常见的火车行驶场景,为学生展示火车转弯位置的轨道(内轨与外轨),让学生观察内轨与外轨的差异在哪里。在学生给出不同答案之后,教师追问:“假设火车的内轨与外轨高度是一样的,来看看火车转弯时做曲线运动,所受到的内外力大概是什么样的?如果这个火车承载的货物过重,那么对轨道的影响都有哪些?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想象一下。”之后结合教材内容,教师一步一步为学生解开问题的答案。圆周运动原本是比较抽象的物理现象,但在生活场景中,圆周运动并不陌生。教师将其放入生活化的情境中,可以减少学生的陌生感,从而提高学生深入探究圆周运动的积极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推动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情境是以问题为线索而展开的高中物理课堂情境设置。物理学科的知识探究与学习是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够指引学生层层深入物理知识,最终实现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认知与掌握。由此看来,问题情境是与高中物理学科契合度较高的一种方法。在创设高中物理课堂中的问题情境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完善与把控,合理设计问题,要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难度适中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

(三)构建实验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实验,物理学科知识得以聚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科知识、探究物理原理。因此,很多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都会引入实验法来创设实验情境,将原本抽象的物理现象、原理具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

例如,在教学“摩擦力”时,教师可引入问题情境,让学生更深度理解摩擦力。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做“小实验”——让每位学生用双手去推自己的课桌,让学生感知真实存在的摩擦力。随后教师就可以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并借助木块、弹簧测力计、竹筷、塑料筷、砝码、不同材质的木块等实验材料为学生演示摩擦力,引导学生探究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比如,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在表面光滑的木块和表面粗糙的木块拉动砝码去测试力的大小,引导学生观察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每讲解一个关于摩擦力的知识点,如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影响因素、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的关系等,教师都可以灵活地变换实验元素,为学生演示相应的实验,从而为学生建立关于摩擦力的具象认知。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学科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知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课堂情境的创设能够为学生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有效降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因此,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关注课堂情境的创设,结合物理教材内容合理创设课堂情境,以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情境设置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摩擦力设置高中物理
摩擦力三个特性的应用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栏目设置一览表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自不量力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神奇的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