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设定

2020-11-25孙志妍

名师在线 2020年23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核心科学

孙志妍

(江苏省淮阴中学教育集团淮安市新淮高级中学,江苏淮安 223000)

引 言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由重视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人才的培养。要想实现这一转变,教师要转变课堂理念,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评价,以评价为引领,促进素养落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关键内容。它以培养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所具备的能力与品格为基本要求,对于开展教学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和价值。生物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部对生物学科教学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和指导,涵盖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生命观念主要指的是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与其有关的现象、关系的抽象理解与认知,是个体基于学科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之上而产生的观念意识;科学思维主要指的是借助于推理演绎、批判反思等思维,审视生物学现象的思维习惯;科学探究主要指的是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科现象开展观察、质疑、实验检测、推理实施及结果沟通的一系列行为;社会责任主要指的是基于生物学科认知而形成的在社会生活、生产中承担自身职责与发挥自身能力的素养[1]。

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影响

首先,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促进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内容的转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生物学科教学侧重于对学生能力与品格素养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与传统生物学科教学配适的教学评价及时转变,由注重知识检测到关注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层面的能力,最终有效践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义。

其次,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推动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效果的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对生物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又要在此基础上拓展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素养。这一转变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为了满足素养要求,必须要丰富评价细则、提高评价层次,最终助推核心素养的落地实施。

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设定

(一)聚焦教学目标,凸显核心素养要义

合理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要素。因此,在践行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时,教师一定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师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要求,来完善、优化教学目标,在目标指导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教材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如让学生能够完整地说出细胞的主要构成元素、知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能够回答细胞中的主要化合物等内容,还要侧重对学生能力、素养层面的提高,如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检测生物组织的物质,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进一步验证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组成。通过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学生能够感知“生命是物质的”这一原理。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物质、“生命是物质的”等教学目标就属于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要求。

(二)重视教学过程,渗透核心素养内涵

教学过程是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重要方面。在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学生在生物学科课堂学习中的状态如何,这些都会影响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实施。因此,在学科教学方面,教师一定要关注教学过程,针对生物学科教材中的不同章节内容和高中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组织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确保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切实有效地得到贯彻和实施。

例如,在教学“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教师在讲解完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理论之后,提问学生:孟德尔是如何发现这一规律的,他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不少学生都会提到他的豌豆杂交实验。但客观上而言,这一答案只是浅表性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审视孟德尔实验的细节,引导学生得出孟德尔之所以发现遗传规律,是因为他选取了足够多的实验样本,而且对实验的过程进行了严格把控,在严密的数据统计基础上才得出了结论,而且在实验论证的过程中,他的逻辑脉络是假设—推理—论证。教师可以通过对孟德尔实验探究过程的阐述,引导学生感知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等。

(三)汇聚学生评价,诊断核心素养教学成效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教师的教是围绕学生的学来展开的。因此,学生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反馈是教师调整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的主要参考要素。因此,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设定必须要关注学生的评价。一是对学生进行课堂测评、测验,以此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和学生直接沟通,如本节课中学习了哪些生物学现象、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部分……诸如此类的询问沟通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评价方式。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教师可以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融入测评之中,以诊断教学成效。

(四)关注综合能力,助推核心素养融合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重在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必备品格与奉献社会的关键能力。因此,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完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就必须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某个生物学原理的认知是否精准,是否能够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学生对社会中某种生物学现象的看法是怎样的。通过对这些能力的评价,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在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方面达到的水平。

例如,在教学“免疫调节”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展开沟通:免疫调节这一生物学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生物学原理?如果现在学校组织一场预防艾滋病的公益宣传活动,你可以尝试从免疫调节方面的知识来组织一段话去说明艾滋病的危害性或者艾滋病危害性如此之大的原因吗?下面尝试组织一下语言,动手写一写。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就可以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其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社会责任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结 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提出了新要求,赋予其新的职责与任务。因此,在开展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关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教学评价进行完善和调整,让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评价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最终让生物课堂的教学评价推动核心素养的有效实施,进而促进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核心科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科学拔牙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