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校篮球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2020-11-25李一鸣

大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分层篮球教学内容

李一鸣

(榆林学院 绥德师范校区,陕西 榆林 718000)

一、分层教学的含义及价值

分层教学,从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递进的、分层次的新型教学模式,将每一个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看待,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差异为出发点展开的针对性教学,其实质就是一种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的教学模式。由于当代大学生在先天素质、体育素养、篮球水平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根据学生间的差异性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通过针对不同能力、水平学生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对于篮球技术的掌握和体育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高校教师在体育课程中教学分层教学时,应充分结合高校体育的目标和功能,充分借助体育课程的实践性和教育性特点,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质发展提升的基础上,对学生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进行培养,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隐性功能,倡导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促进学生提高篮球水平,培养体育兴趣,养成运动习惯,培养学生良性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为进入社会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2]。

二、高校篮球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深受大学生喜爱的团队类体育项目,包含着跑、跳、投等基本身体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与体育习惯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现阶段,高校篮球运动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对篮球技术及身体素质重视程度较高,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运动体验未充分重视;在课程内容上,课程教学仍停留在篮球技术学习,教学比赛在课程教学中的课时不够;在教学方法上,仍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传统体育模式为主,导致学生课程投入度不高;在教学实施上,教师未能充分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习基础较差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果较差。

三、高校篮球教育分层教学的原则

随着现代体育观念的持续深化,篮球运动已成为高校体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根本目标也是为了促进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收获快乐,并且锻炼身体获得强健的体魄。但从生活实际中来看,每个学生的身体天赋、素质、领悟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也导致了同班级学生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按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统一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因此,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来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是客观和必要的。

(一)因材施教原则

对于个性化理念,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教育应该满足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地教育。宋代朱熹提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大学生学生由于其先天身体素质、领悟能力、体育基础、体育爱好、运动习惯等因素存在差异,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应提前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了解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体育基础,通过在课程设计中运用分组教学、分层教学教学方法,解决学习基础较差学生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同时,通过开展小组互教互学,让运动基础较好、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学生间互教互学,促进运动技术较高的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与巩固,增进学生间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3]。

(二)主体性原则

在篮球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把握教学方向,主动发挥作用,以体育学习为前提、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将学生每个个体进行主体最大化,以每个主体的差异性为基础,相应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解决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吃不饱”与“不够吃”的问题,使每名学生能够学有所得。例如,在分组比赛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运动水平进行分组,并适时调整分组和人员配备,使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都能获得胜利的运动体验,促进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的提高。

(三)激励性原则

格马利翁效应反映了期望和爱在促进学生学习热情方面的巨大作用。当然,不仅是赞扬、鼓励、奖励、期望和爱的积极强化,也包括适当的批评等消极强化。在个人心目中重要人物的鼓励提升作用大于普通人。一般来说,学生心目中教师是较为重要的角色,基于此,老师在体育课程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激励,通过对不同运动水平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激励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例如,在技术练习中,教师有目的地将水平较高的学生与水平较低的学生分成一组,通过团队的练习与学习,使水平较低的学生也能体会运动的乐趣、团队的力量和胜利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动态性原则

世界万物都是动态的,体育课程教学亦是如此。学生的成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教师要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表现、进步程度,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为不同运动水平学生课程学习内容设定“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适时调整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保持与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运用激励性教学语言与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在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感、获得感,促使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促进不同运动水平学生全面发展、共同进步[4]。

四、高校篮球教育分层教学实施策略

(一)教学目标分层,加强教学针对性

当前,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常都是以教学大纲的模板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但是这种“一锅煮”教学方法会让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基础较弱、素质较差、学习较慢的学生造成打击,影响其学习兴趣。相对来说,运用分层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可以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篮球基础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目标和内容,动态且灵活,极大地促进了基础较弱的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高校篮球教师就算按照教学大纲来设计教学内容时,也需要根据分层教学法,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

(二)教学内容分层,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的基础上,篮球教学授课内容也应进行相应的分层,在多元化教学内容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体质差异和运动基础不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满足不同运动水平、学习基础学生的篮球运动学习需求,在课程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设计,运用多种体育课程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施,促进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体发展更多的自由空间,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5]。

(三)教学评价分层,丰富教学获得感

基于对学生与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分层,继续使用传统一视同仁的教学评价模式,不仅会严重打击学生主动性,而且会降低最终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教学评价分层是高校体育教师在篮球教学中应做的最后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区分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杜绝否定性语言,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课程教学评价的多样化与多元化,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感与个体满足感,注重学生运动体验与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6]。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高校体育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紧跟教育改革步伐,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在课堂中敢于创新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充分借助体育课程对大学生的教育目标,通过分层教学模式进行篮球教学,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组织中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要以正确的眼光看待每名学生的差异性,并以此为立足点,合理确认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改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促进学生体质提升,实现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养成。

猜你喜欢

分层篮球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街头篮球文化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