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0-11-25王熹

大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辅导员心理健康

王熹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现今,高职院校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存在较大压力,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而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会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产生妨碍,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及时为学生排解心理健康问题[1]。高职院校中心理咨询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完成,辅导员作为最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状态的老师,很适合承担心理咨询工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辅导员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完善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工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职院校学生。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化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中缺乏足量的专职心理辅导人员,因此辅导员承担着心理健康咨询工作。辅导员有着与学生关系较为紧密,对学生了解较为深入的优势,辅导员在进行适应力咨询工作时,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合适的方式为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更能够接受心理咨询建议;同时使得辅导员较容易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更容易接触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起因,在心理咨询时更能够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对症下药,使心理咨询的效果事半功倍。高职院校中具有心理专业知识背景的辅导员极少,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使辅导员在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时缺乏专业心理知识基础作为支撑,难以敏锐地发掘学生心理问题状况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难以及时选找到合适的措施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处理,缺乏心理咨询专业知识使得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效率降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能及时被解决[2]。

(二)相关认可度不足

高职院校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工作缺乏认可度。现今社会竞争激烈,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和困难,若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就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高职院校学生中,许多学生高中时期成绩较不理想,缺乏自制力和学习自觉性,综合素质偏低,高职院校的学生比本科院校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更容易产生压力,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研究表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普遍低于正常同龄人群。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心理咨询活动十分必要,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却对辅导员开展的心理咨询工作缺乏认可。一方面是由于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专业性偏低,高职院校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工作信任度低,不认为辅导员能够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时也由于辅导员与自身接触较多,向辅导员袒露心理问题时会存在障碍,害怕影响到与辅导员的正常相处。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对心理咨询存在偏见和误解,甚至认为心理咨询是“丢人”的行为,无法正确的看待心理咨询,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3]。

(三)辅导员对心理咨询工作存在认识偏差

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往往仅将其视为被动地接受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心理咨询,学生如果主动提出心理咨询的需求,辅导员则会在了解相关情况之后给予相应的帮助、鼓励和建议。事实上,辅导员承担心理咨询工作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主动帮助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引导其进行心理咨询,化解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对学生更为了解,有着开展心理咨询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日常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如果有高职院校的学生出现心理健康水平低、情绪长期低迷、情绪困扰较多、人际交往能力差、难以适应环境等问题的学生,应当及时与其沟通,主动地接触学生,了解其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引导其进行心理咨询,让心理咨询工作不再仅仅是是被动的接受,还有主动的沟通和帮助,能有效帮助对心理咨询有心理阻碍和偏见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优化的对策

(一)提升自身心理咨询专业水平

辅导员想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就要提升自身的心理咨询专业水平。辅导员只有提升了自身的心理咨询专业水平才能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更加游刃有余,专业的素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改善心理健康问题,走出心理困境。同时也会使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工作产生信任,更愿意将自身的心理问题向辅导员倾诉以寻求帮助。因此,辅导员应提升自身心理咨询专业水平,一方面辅导员需要掌握心理咨询专业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才能准确的判断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辅导员需要掌握心理咨询技能,顺利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除此之外,辅导员也要始终以积极的心理态度来面对工作和生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身作则。

(二)转变学生观念,丰富心理教育形式

存在心理问题的高职院校学生数量逐年递增,但是,其中愿意寻求辅导员心理咨询帮助的学生却少之又少,这是由于学生的观念中对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缺乏信任,对心理咨询存在偏见。要想顺利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辅导员要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愿意进行心理咨询。第一,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良性关系,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任。心理咨询需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辅导员要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真诚地与学生交流,心与心之间的真诚交流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辅导员要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学生的困难,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帮助,辅导员才能通过心理咨询工作想办法帮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第二,辅导员要持有“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理念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尊重每位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对学生一视同仁,以热情和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心理咨询,积极尝试与学生共情,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积极关注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多给予鼓励和帮助,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安全的心理咨询氛围。第三,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形式可以更灵活一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来倾诉,以便于师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封闭式提问会给人一种问责的感觉,不利于心理咨询的进行,而开放式提问让学生可能会有更大的空间来对整个事件进行阐述,辅导员也能从中发现更多问题,更清楚地了解到事件过程以及学生的想法。譬如,心理咨询中可以采取合理情绪疗法,明确心理问题中行为结果的诱发事件及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评价,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分析心理问题所产生的原因,让学生明确其中的利害关系、原因关系,找到症结所在,帮助学生处理遇到的情绪问题。又如,辅导员可以用团体辅导来帮助班级体增加凝聚力,让学生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在与团体成员的互动中通过观察、体验、反思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激发个人的潜能,增强适应能力[4]。

(三)重视心理咨询,遵循学生特性

辅导员想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做到明确心理咨询对学生的重要性,在遵循学生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咨询工作。首先,心理咨询一般都是来访者主动求助,如果来访者主观没有咨询意愿,咨询者就无法对他提供心理援助,无法帮助他进行自我成长,但是辅导员有得天独厚的接触、了解学生的优势,这与传统的心理咨询工作略有区别,辅导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到学生的心理状况,这也使得辅导员可以主动帮助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引导其进行心理咨询,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其次,心理咨询讲求的是暂时放下自己的价值判断,无条件接纳,即便来访者和咨询师三观不同,咨询师也要尊重对方,无条件接纳他的全部。比如:辅导员认为学习重要,而心理咨询的学生讨厌学习,不能直接指责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对学生有歧视和反对;这与思想教育中辅导员更多的是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存在较大区别。心理咨询有一种技术叫倾听,倾听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陪伴,是来访者情绪的释放,让学生有倾诉的机会。最后,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规定为每次45 分钟左右,原则上不能随意延长咨询时间或间隔[5]。

三、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个人专业素养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也不可或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走向社会很容易成为社会的隐患,在工作和生活上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高职院校辅导员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十分必要。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专业化水平不高、相关认可度不足、对心理健康咨询存在认识偏差等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提升自身心理咨询专业水平,转变学生观念,丰富心理教育形式,加大对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视,遵循学生特性等方式来优化心理咨询工作的推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质,同时也能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特点,完善自我意识,提高心理问题免疫能力,使其全方位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辅导员心理健康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心理咨询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