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基础课程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研究

2020-11-25成军

大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思政思政

成军

(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课程思政”的实践应运而生。高校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深入挖掘综合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好所有课程育人价值和所有教师育人职责,逐步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但是,从公共基础课程角度开展系统研究来探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的研究还比较少。

2017年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都提出了“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还重申“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水平本科教育全过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德才兼修,提升思政工作质量,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要求全体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所有课程中潜移默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高校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肩负育人的神圣职责。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战略意义、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教学体系、课程类别、师资队伍、激励机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形成全覆盖、全类别、分层次、有保障的体系性建设意见,对高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明确了努力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时明确要求:所有公共基础课程,要重点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优质课程,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其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体育、美育类课程,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美育教学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造创新活力。

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是指高校所有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性课程,主要是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具有覆盖面大、影响面广、学分较多、学时较长的特点,全面深化高校“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发挥好公共基础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公共基础课程地位特殊责任重大[2]。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基础在“课程”,教师是关键,教材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评价是指挥棒,体制机制是保障。

一、建设具备“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公共基础课程

高校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创新改革要全面全程融入课堂教学,找准推进路径、工作方法和有力抓手,将思政要素作为设置课程、核准大纲和评价效果的指标内容。具体落实到教材编审、课程标准等各个方面,渗透于教学设计、课堂讲授、教育研究、实习实训、作业论文等各环节。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深挖每一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形成全新的课程标准,达到传授知识、提升技能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树立远大理想信念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是从源头和目标上强化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前提和基础。一是全面修订全新的公共基础课程标准,紧紧地围绕坚定学生远大理想信念,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热爱集体作为主线,紧扣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内容的供给侧改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劳动、心理健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二是创新改革公共基础课程评价标准,科学设置“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观测点,把讲政治放在首要地位。创新深化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深度挖掘课程中蕴藏的深厚思政教育资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道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并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各门课程之中,从而实现无缝衔接[3]。

二、提升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队伍“课程思政”育人能力

教师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公共基础课程是否能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关键在教师。要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就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建设一支具有自觉“课程思政”意识和较强“课程思政”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公共基础课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关键。提高全体公共课程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政治能力,建设一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公共课教师队伍,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意义重大。使高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充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教学;深挖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思想;结合公共基础课程中的历史成就、伟大人物、伟大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教育等。做到“所有课程都贯彻育人理念,所有教师都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教书育人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坚定“四个自信”。

习总书记在北大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关键在教师,公共基础课教师接受和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程度,是决定全面推进和深化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要切实加强公共基础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才能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只有做习总书记讲的“四有”好老师,才能自觉要坚持教学实践中切实履行“课程思政”的使命和职责,成为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引路人。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还要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对加快建设师德师风强调的“四个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度,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视野的引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的创新型人才,不断提升自己学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一定要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针对青年特点,聚焦青年关切,着眼于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强化政治能力和政治素质的熏陶、濡染、浸润、引导、解惑,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技能技术与教学方式方法有机融合,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实效性。要从“教师的仪表显思政”“教师的状态示思政”“理论分析用思政”这些地方见微知著抓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实效[4]。

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时提出了“八个统一”具体要求,强调“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既包括显性教育,也包括隐性教育,符合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规律,是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基本遵循。高校还要通过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有机融合和相互作用实现“三全”育人。习总书记谈到高校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八个统一”“十大育人”体系、“六要”要求对推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也是完全适用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学思践悟、以身示范发挥好引领作用。在深化创新“课程思政”改革时注重加强同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学习交流,探索经验、创新方法,做到分门别类,因材施教。

三、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多元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具有极端重要性。“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是指对“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和各教学环节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发挥保障、监督、诊断、反馈、调节等作用,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水平的中心环节,有着重要的意义。

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多元评价体系,要认真学习教育部有关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遵循教育规律,着力破除“五唯”的顽瘴痼疾,回归教育的本质、规律和初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推进“课程思政”建立健全长效体制机制。进一步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课程评价的体系方案之中,体现评价多元性、人文性。一要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的结合,二要实现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三要关注诊断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结合。要逐渐实现客观的量化评价与主观的效度检验相结合,综合过程评价、动态评价、终结评价等,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精准、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充分、及时、有效地反映课程中的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结合度,达到科学评价以提升教学效果。还要注重从政治建设的高度评价课程,发挥好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并将此政治能力、政治素质建设的理念渗透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设计、教材讲义、教学课件、教学实施、学业成绩测评等全过程[5]。

四、以制度设计保障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功能的发挥

制度具有规范性和秩序性、导向性和激励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管理就没有约束。习总书记强调要“坚定制度自信、要增强制度意识,善于在制度的轨道上推进各项事业”。挖掘、拓展、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价值和育人功能,有赖于体制机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党委是高校的政治领导核心,要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通过制度的力量在政治导向、决策把关、思想指导、监督保证、组织发动上发挥领导作用。高校要建立学校党委领导、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课程思政”育人的体制机制,统领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建设,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等,扎实指导、督促推进“课程思政”创新改革,稳步推进,打造“三全育人”格局。以制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进而督促推动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的落小落细落地落实。从整体和全局上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重点布局高校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对大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应该承担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路径,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效应的总体要求。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培训制度,鼓励和激励其在教育教学科研中推进和深化“课程思政”工作,坚守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传道授业解惑,既做知识的传授者,又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者;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创新教学改革,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争先创优,典型示范,以先进带后进、以点带面实现“三全育人”的要求。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的制度的总体设计,形成系统完备的“课程思政”制度体系,推动构建所有课程,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功能“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第四要建立和完善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建设保障机制,创新深化“三教”改革,把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与职称评定、教育评价、评奖评优、绩效考核、奖金津贴等相结合,从而激发和鼓励全体教师参与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长效机制。最后还要建立和健全公共基础课程深化和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考核评价办法。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会有什么样的办学定位。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评价学生时把“唯分数”转向“五育”并举,评价教师时将论文、文凭“帽子”转变为评价师德师风和实际工作,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要把“课程思政”考评内容设置成可观测的科学量化细化考核标准,列入教育教学督导考核内容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内容,促进公共基础课程“课程思政”改革和建设稳步推进[6]。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公共基础课程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亦是时代之问,高校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主攻方向,发挥好党委政治领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不断创新深化“三教”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建设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积极推进与落实“课程思政”改革创新,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行为实践、制度保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激活师生创新活力,立志将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体魄强健、审美高雅、专业过硬、热爱劳动的新时代“四有”好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思政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