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020-11-25江苏省沭阳县庙头中心小学
江苏省沭阳县庙头中心小学 陈 方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一方面,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学生自身语文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能使小学生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能力。想让小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内进行大量阅读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投其所好,及时改变教学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慢慢培养他们对于语文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一、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教学内容,教师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及时引导小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
1.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的认真态度,告诉学生只有在阅读的时候专心致志、心无旁念、一心一意地领会文章的深刻含义,才能够真的阅读进去。比如:在学习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这个故事,告诉学生阅读之后,要进行提问;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抛出问题:“哪位同学可以不看文字,凭记忆告诉我,故事里做生意的楚国人是怎样的卖自己的矛和盾的?围观的人说了什么?”这时候,如果学生认真阅读了,一定可以凭记忆复述对楚国人的大致描述,如果没有认真阅读,也就不会有故事中人物对话的记忆。教师和家长应该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良好的锻炼,培养引导孩子用认真的态度阅读。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也可以帮助他们在认真阅读时,不被外界干扰,从而强化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进行认真研读的良好习惯。
2.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师在安排课外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提醒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多想,培养他们一边读课外的内容,一边体会作者的情感所在,使得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一种情景再现,以当事人的角度处在那个情景当中,对于课外阅读的理解更加深刻。比如:依然是学习《自相矛盾》这个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提问:“为什么这个楚国商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在思考中明白“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意义;在学习课文《黄果树瀑布》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文字,想象一下黄果树瀑布的景色,“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这种景象何其壮观!学生虽然没有去过黄果树瀑布,却可以根据常识和“雨雾”“数百米”“随风飘飞”等描述想象、理解这个景象。同时学生也可以在阅读前给自己定几个小目标,或者根据文章的提要,留下几个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可以一边阅读作者的文章,一边思考自己疑惑的问题,等到文章阅读结束的时候,也找到了所有的答案,增加小学生的辨析能力。
二、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开展好课外阅读,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快速适应当下的教育环境,及时在课堂上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1.有机地将课内外的阅读结合起来。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一篇课文时,及时地想到课外和这篇课文有相似之处的经典之作,从而指导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尽快地投入到相似的课外阅读中。比如: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篇课文时,老师可以介绍高尔基的生平以及他的其他作品。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肯定会对高尔基感到好奇,教师要抓住这个机会,为学生推荐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等作品,作为孩子课外阅读的任务。这样的尝试,一方面可以让小学生在不断的研读过程中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更加愿意去完成教师留下来的阅读任务,另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课内外的文章进行对比,提升了自身的课内外阅读能力。
2.及时推介给小学生优秀的课外阅读书本。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应该及时地改变之前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只把课本和课程标准作为教学的重点,并且只强调课本的作用,而忽略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小学生知识的提升,尤其是语文知识的快速积累,更加离不开课外优秀阅读书本的知识营养的汲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应该更加重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教学的需求,及时地给学生推介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读物,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让学生在阅读这些课外知识的时候,也能够及时地温习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使得小学生能够有目标、有计划地阅读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从而可以让这些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自己想要的课外读物,在丰富他们的语文阅读知识的基础上,也能不断增强他们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也为之后他们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需要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阅读方法的指导,提升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