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及处理系统整体调研及优化措施①
——以南昌市为例
2020-11-25陈世轩高华丹魏文琪王玉珠
李 妍,陈世轩,高华丹,魏文琪,王玉珠
一、 南昌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转运及处理现状
(一)南昌市市区生活垃圾分类、转运及处理现状——以试点小区为代表
1. 垃圾分类实施仍处于宣传阶段
南昌市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对垃圾分类投放的实施大多处于初级宣传阶段,个别小区如红谷世纪花园进入分类投放实践阶段。 以白水湖管理处鑫港社区为例,鑫港社区为南昌市第一批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2019 年3 月,在政府帮助下引入了中航美丽城乡环卫集团有限公司的垃圾分类设施,包括智能化垃圾回收箱等设备。 虽然该社区的垃圾分类投放设备基本健全,但该社区的居民垃圾分类的意愿却不高。 中航环卫公司和政府的宣传及监管力度不大,处于一种无人看管的状态。 由于该社区老年人为主,对智能设备和互联网不了解,导致智能垃圾回收设备使用率低,因此,相比智能化的垃圾设备,老年人更愿意将垃圾送至废品站点。
三川德青于2018 年11 月28 日通过政府招标入驻红谷世纪花园,由于红谷世纪花园区域较大,且智能垃圾回收设备缺少,所以将分区域对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其中C 区是目前实施垃圾分类最为完善的一个区域,到目前为止,已经几乎完成垃圾分类的实施,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也已经形成,其他三个区域目前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已经完成。 到目前为止,小区整体的前端分类情况达到60%~80%,公司希望在3 个月内实施全区域垃圾分类,且居民对设备的使用率达到80%~90%。
在对小黄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以下简称“小黄狗”)总经理的访谈中了解到,即便小黄狗能够在南昌投放智能垃圾处理设备达500 多台,知晓率达100%,但其设备使用率仍非常低,目前仍以宣传、引导为主让居民对垃圾分类进行了解并使用设备。
2. 垃圾中端收集转运较为混乱
垃圾分类中端转运环节目前多为环卫处负责,个别小区能做到分类收集及处理。 如由三川德青进驻的红谷世纪花园,垃圾分类后的转运目前由红谷滩新区城环局完成,主要通过车辆进行运输,但是并没有引入分类转运的设备,也没有进一步的分类处理。 而天沐君湖小区垃圾分类收集员对箱内垃圾投放正确率进行复核后,利用三轮电瓶车进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小区内收集的厨余垃圾送入末端处理中心进行生物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料,销售给园林绿化企业;硬纸板等可回收物卖给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其他生活垃圾送至泉岭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发电处理;其他垃圾则由物业转运至垃圾中转站处理。 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较少,一般交由环保部门处理。 而有害垃圾由于南昌暂时没有相关的处理厂,先由城环局进行储存,再交由市里统一处理。
3. 垃圾后端处理未形成分类处理设备、分类处理机构
红谷世纪花园对后期的垃圾处理中,可回收垃圾运输至垃圾处理厂进行相关处理;厨余垃圾由中荷环保公司转运至其终端处理厂处理;由于南昌暂时没有相关的处理厂,因此有害垃圾先进行储存,再交由市里统一处理或交由中标企业运输至武汉进行处理。 其他垃圾会运输至南昌市泉岭生活垃圾发电厂进行焚烧或南昌市麦园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而鑫港社区由于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垃圾分类设施的垃圾总量少,通常垃圾都由该社区的清洁人员统一倒入垃圾车,然后转送至附近的垃圾中转站。
此外,对南昌首创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南昌市能够处理生活垃圾的处理厂只有南昌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麦园生活垃圾填埋厂,而这两家企业目前仍采用统一焚烧或统一填埋的方式处理,只有极少数入住小区的企业能够利用企业自身资源进行分类收集及处理。也就是说目前南昌市区的垃圾处理仍是混合处理,能够配合前端分类投放、分类收集转运达到分类处理还需一定时间。
(二)南昌市周边村镇垃圾分类投放、转运及处理现状
1. 成立垃圾分类试点、引入相关企业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自南昌市实行垃圾分类以来,周边村镇也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以进贤县为例,进贤县出台了垃圾分类推广方案,且于2018 年7 月成立以城管局陈高明局长为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小组,负责全县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引进试点项目公司——爱家物联环保有限公司,协调垃圾分类宣传工作。 南昌县新成立的垃圾分类工作小组负责全县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引进试点项目公司——浙江绿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协调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工作任务。
南昌县蒋巷镇已投入资金200 多万元,购置垃圾分类双桶5000 多个,建成垃圾分拣站一座,购置5 吨湿垃圾处理设备1 台、5 立方干垃圾(低温碳化)设备1 台,垃圾脱水压榨系统综合设备1 台,建立“户集、村收、乡转运、县保障”的运作模式,免费给村民发放红绿两种垃圾桶,分别投放可腐以及不可腐垃圾。 然后,各村分拣员上门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最后分类运往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
2. 垃圾分类仍处于宣传阶段,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断增强
莲塘镇在3 个社区(王家精品社区、梦里水乡社区、玺园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投入智能化设备,将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回收,进一步完善垃圾分类、运输、处理机制。 建立垃圾分类投放积分制,居民通过正确投放生活垃圾获取积分以兑换生活用品等,使得莲塘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增强,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进贤县由环保屋督导员进行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发放学习资料,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意识,签订垃圾分类倡议书,与居民开展面对面的宣传教育。不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宣讲会、加大宣传力度,目前进贤县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增强,试点小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达到90%以上。
3. 转运及处理方式以政府环卫处理为主,企业处理为辅
进贤县的转运工作由县环卫完成。 由于目前进贤县暂无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处理企业,所以目前有害垃圾做暂存处理,厨余垃圾在经过初步的油水分离后与其他垃圾统一运送至后端处理厂进行处理。
南昌县莲塘镇则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服务外包,莲塘镇以招标形式在环卫领域引入民营资本玉禾田物业清洁管理有限公司,推行“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市场化运营,密闭式压缩垃圾直运车按时收集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不再经过垃圾中转站,而是被送至泉岭垃圾焚烧发电厂。 可回收垃圾采取供销社(回收公司)定点回收,其他垃圾集中到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
4. 小结
(1)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不一致,居民普遍表现为“知强行弱”
环境意识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众对于环境事件的看法,对环境法律及政策的了解程度;二是公众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此外,媒体关于环境新闻的报道对公众环境意识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加之南昌市成为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政府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大优力推进,使得南昌市城乡居民的环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环境意识通过个人的消费行为和群体行为表现出来时却出现了知行不一的现象。 如南昌市居民虽日渐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但绝大多数居民并没有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原因在于公众不知道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回收途径,对垃圾分类后续转运及处理过程不了解;政府未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工作导致进展缓慢。
(2)普遍存在“前分后混”现象,产业链不完整
在南昌,垃圾分类工作更多侧重于前端分类,包括成立试点小区,引进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宣传倡导。 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弊端。 由于后端处理企业并未引进新的垃圾分类处理设备,前端分类过的垃圾到后端被“混处理”,使得垃圾分类工作“有头无尾”。 再者,南昌市目前还没有做垃圾分类的中端转运和后端处理的企业,竞标企业大多负责垃圾的分类收集以及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从宏观角度来看,垃圾分类的产业链不完整,设备不齐全导致垃圾分类“前分后混”,辛苦分类的垃圾“有始无终”,最终只能“殊途同归”被送进填埋场或焚烧厂。 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等各个环节没有形成闭环,让分类丧失了意义,给居民垃圾分类的信心和热情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动用庞大的社会资源、行政资源推进垃圾分类,但分好类的垃圾却没有合适的去处,造成了实质上的巨大资源浪费。
(3)垃圾分类政策不完善,地方立法细则问题亟待处理
我国虽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三部涉及垃圾分类的法律,但全国性的垃圾分类专项立法可谓数年磨一剑,至今尚未出台。 这一背景使得垃圾分类大多依赖于地方立法文献,据了解,南昌市成立了垃圾分类办公室,印制了《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发放至各县区,明确垃圾分类类别及投放指南,但相关法律文献及细则仍在准备,预计2019 年年底出台相关政策。 在政策层面仍有待完善,只有政策完善,垃圾分类才能真正走向践行。
二、 推进南昌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工作,强化垃圾分类理念
据了解,南昌市在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上还有待提高,目前只是试点小区能够做到100%知晓率。 但在一些公众机构,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并不充分。 加强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印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环境管理部门定期给居民讲授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知识,将环保理念根植于民众心中。 政府及时下发有关垃圾分类的规定,精准到每一个家庭,让每一个居民都对垃圾分类规则熟记于心,形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二)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垃圾分类已不再是避讳的词汇。完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以提高居民的使用满意度,垃圾分类的意识将会植根于新。 如“小黄狗”采用实时返现的方式来吸引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知名度,另一方面,吸引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极大提高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健全垃圾全程分类处理模式,让居民了解到分类的垃圾最终处理情况,避免“前分后混”,让居民有全程参与感和成就感,促使垃圾分类良性循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在垃圾分类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过都是宏观指导方向类的文件,并没有相关细则,这使得政府部门、企业及其他机构推行垃圾分类的工作困难重重。 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有利于垃圾分类的全面推进,建立健全职责、权利和义务分明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和国民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另外,要加强环保法律的宣传,让民众明白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要培养一大批执法如山的队伍,促进环境改善。
(四)政府+市场经营,“两网融合”提高再生资源利用率
以南昌市为例,目前各城区大多以企业竞标形式选择有资质的企业入驻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引导工作,企业以“政府购买”的形式完成政府的垃圾分类任务,形成“政府+市场”的良好环境,不断推进完善垃圾分类工作。
当前我国垃圾处理市场的进入门槛相对较高,同时各个地区的区域保护情况比较严重,市场化程度十分低,难以形成有效的竞争氛围,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垃圾处理市场的公开化发展。 为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政府应该努力打破行业保护壁垒,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与垃圾分类回收“两网融合”,从回收集散、转运分拣、加工处理各环节统筹规划、协同发展。 借垃圾分类的东风,形成较为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提高再生资源回收效率。 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来,选拔一批优秀的服务型企业。 此外,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鼓励更多有资质的企业加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中,提升产业的发展规模。 同时加快技术创新和研发,加强对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的引进与合作,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向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为避免垄断,政府部门应当减少行政保护手段,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最后,随着市场的开放度提升,应积极引导一些民间组织参与其中,这样不仅能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能降低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
(五)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进程,完善处理设施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农村环境垃圾收集、处理部门还滞后于城市,成为制约建设世界城市的突出问题。 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和市远郊区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总规划,将城市环卫管理模式向村镇延伸,积极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区(县)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管理模式。
现阶段,建立合理可行并不断完善的城乡一体化模式才是保障其长期有效运行的关键。 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应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污染者担责的原则基础。 按照生活垃圾处理的流程,建议建立“预处理(收集)—中处理(中转)—终处理”的生活垃圾梯次处理模式,对城乡各级处理站、场进行整体布局规划,实现建设成本最低、整体收运及处理效率最高、环境影响最小、整体规划社会满意度最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