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迪厄实践理论视域下高校学生社团研究
2020-11-25汪妍冰
张 帆,祝 欢,汪妍冰
一、 问题的提出
社会团体简称为社团,高校学生社团是由部分在校大学生为实现某种共同目的,在某种特定章程或者特定人物的指导下,秉承自愿原则,为顺利开展各项活动所形成的非正式组织。 进入21 世纪以来,大学生群体数量明显增多,为丰富广大青年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其成长成才提供锻炼机会,高校迫切需要举办各类学生活动并且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在此过程中,学生社团作为学生工作开展的重要媒介、学生活动的关键主体,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每个大学生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社团产生联系。
高校学生社团的诞生与运行作为一种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涉及多方参与主体,蕴含丰富的互动过程。 不同类型的主体,即行动者在社团既定的运作模式下对社团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起到了或大或小的影响作用,这种互动不仅存在于行动者之间,还存在于行动者与社团制度的关系之中。
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管理过程中问题表层现象和改进建议探讨,以及学生社团在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塑造等方面的作用,但却很少从学生社团这一实践活动本身的社会学机理出发寻求推动社团高效管理的调适与发展策略。 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以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为分析工具,探索高校学生社团内部场域、惯习、资本三大概念的具体表现以及相互关系的实际运用,进而解读不同主体行为选择背后的深层次逻辑,以期为社团良性运行提出参考性建议。
二、 应用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适切性
在布迪厄看来,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特征,如紧迫性、情境性、不确定性等,并表现出一种不同于逻辑学的逻辑。 就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而言,其同样具有实践活动的一般特征。一方面,社团章程并不完全决定各个主体的实际行动,大量事实表明,主体在实践中将根据自身的能力背景、性格特征、具体经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充当起一种更加积极的互动角色。 如果我们在此过程中过分强调所谓的社团章程对于主体行动的决定性影响,就会陷入客观主义的陷阱之中。另一方面,行动者在社团内部采取具体行动时,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行为,都不能完全脱离社团章程规范的制约,进而完全基于实践去进行所谓的创新。 换句话说,必须将能动性放到章程制度的笼子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过于强调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制度的相关规定,就会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主义桎梏的影响。
对于如何理解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的行动选择看似具有矛盾之处,实则体现出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间的对立。 在社团章程与行动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如果只纯粹考虑客观主义或者只看到主观主义的影响,都是对这一重要互动过程的无视,这将使得社团内部的复杂行动被迫进行简单化处理,进而造成对实践深层次逻辑的曲解。 在社会学家布迪厄看来,只有通过建构“场域、惯习、资本”等核心概念范畴,才能超越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之间的这种对立,实现二者之间的整合,这就为我们重新审视和理解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的权力运作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分析视角。
三、 场域、惯习与资本:社团内部微现象解读
场域、惯习与资本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是布迪厄社会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高校学生社团内部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特定现象的产生即是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社团内部分工体现“场域”特色
“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 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 简而言之,“场域”并不是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空间所限制出的物理领域,而是由多项关系组成的虚拟网络系统。 这些关系的存在并不取决于个人的意志,而是取决于场域中人们所处的客观位置。 不同的位置往往意味着人们占据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大相径庭,正是由于这份差异,诸多占有者往往主动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巩固或者跃升自己的位置。 同时,场域是没有固定边界的,这意味着场域并非是静态的僵化结构,而是根据内部人的行动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既会继承历史遗留的规模,也会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进行或扩大或缩小的适当调整与再生。
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的位置划分有两种标准,一种是按照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即社团成员一般可分为主席(有时也叫会长、主任等)、中干、干事三级,上下级之间存在权力支配和从属关系。 不同级别的人占有的资源显然是大为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资源获取的优先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比如像专门的办公地点、珍贵的交流机会等基本上是主席一级才可以享有的福利,这意味着位置越高的人往往能最先获取到稀缺资源;二是分配到的资源数量、质量不同,级别越高的人占据的资源数量越多、质量越高,级别低的人则相反。 另一种是根据不同职能划分出若干部门,比如常见的外联部、文艺部、新媒体运营部等。 不同部门在社团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占据的资源类型不同。 像外联部负责与商家洽谈事宜、与其他高校联系,占据的资源以众多商家与高校社团的联系渠道为主;新媒体运营部负责社团官方线上新媒体的运营,拥有发布通知公告和发表某些言论的权限。 社团成员担任级别不同、所处部门不同,会为其带来不同的资源。
除此以外,社团不同类型的主体也会根据自身需求对场域的边界进行试探,比如有的社团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扩大或者缩小自己的业务/活动范围,是否精简或者扩充部门等,这都体现出,在特定的情况下,他们也会围绕场域自身的规则进行争斗,以此改变场域的形式与结构。
(二)社团主体行动深受“惯习”影响
所谓惯习,“就是知觉、评价和行动的分类图式构成的系统”。 换句话说,它就是社会结构内化于身体的产物,是行动者在长期接触某一社会状况的过程中,逐渐被灌输进身体里的性情倾向“烙印”。 惯习是将主观和客观联系在一起的必要一环,在惯习的影响下,场域中的行动者能够结合过去累积的经验,打造一种实践性预期,从而灵活自如地应对时刻处于变化中的实践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惯习是“习得”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生产性,在后天第一次形成后,也会有再次改变的可能。 惯习有时候也会表现为某种具体的行动策略,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
在高校学生社团内部,“惯习”在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第一是人际关系的维系策略上,很多社团都有聚餐、联谊的传统,比如部门聚餐、中干团聚餐、春游、趣味运动会、电子竞技比赛等,通过一些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活动来完成日常关系的维护;除此以外,打感情牌也是常见的套路之一,比如嘘寒问暖、提醒及时增减衣物,送一些小礼物等,都是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第二是处理问题必找上级,依赖工作日志,遇到问题时要么是干事找中干,中干找主席,主席找老师,将难题抛给上级解决;要么是翻看上届、上上届遗留下来的文件来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心理预期并做好准备工作。 第三是“职务名称偏好”,社团成员对高级别称呼的一种认可的过程其实也是其渴望晋升惯习的形成过程,如喜欢被叫作“部长”“主席”等,而且比较看重“正副”之分,成员们对高级别称呼的价值的认可实际上也是对“职务名称偏好”的一种意义的再生成和再塑造。 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会激励大家对社团抱有留任的意愿,体验到自豪感,满足一定程度上的虚荣心;另一方面,也很可能使得学生社团内部“行政化”“官僚化”,一些不好的风气会荼毒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发展。
(三)社团内部权力充斥“资本”运作
在布迪厄看来,资本表现为多种形式,具体说来包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符号资本。 其中,文化资本可分为三种存在形式:身体化的形态、客体化的形态、制度化的形态;某个行动者拥有的社会资本规模主要取决于他能够有效动员的网络规模以及他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经济、文化或象征资本的多少。 一定情况下,不同的资本之间可以进行转换。 资本是行动者“积累的劳动”,也是其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社团内部的权力运作体现了多种资本的共同参与。
以进入社团前的选拔为例,一般情况下分为两轮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的各项能力,其中尤其关注其特长,以便于为后期相应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这就直接涉及文化资本在其中的巨大作用。 比如有的同学具有唱歌、摄影、舞蹈等方面的专长,考取了相关方面的证书,很容易在面试环节中脱颖而出,除此以外,行动者所具有的语言风格、审美能力、教养等,这些在耳濡目染中获得的资本也将在其外形、谈吐上充分体现出来,知书达理、落落大方毫无疑问会让面试官印象深刻。 在面试过程中,同样有社会资本参与的影子。 比如,面试官与被面试者之前就认识,甚至可能是老乡,是很好的朋友,这种关系下面试官的情感偏好很容易倾向于“熟人”。 还有就是托关系、走后门现象,有的被面试者直接跟社团指导老师关系匪浅,指导老师很可能会在面试之前提前跟面试官打好“招呼”,提前内定。 这些现象在社团内部考核、平级流动、晋升选拔时都会出现,屡见不鲜。
四、 高校学生社团良性运行的相关策略
基于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我们可以从场域、惯习、资本三大方面思考我国高校学生社团良性运行的针对性策略。
(一)规范场域,强化制度建设
首先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社团的章程,适应新时代发展潮流,满足新时期学生的新思想、新需求,将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换届选举制度等进行完善。 其次要细化社团的管理制度,从社团注册到活动开展,到经费使用都有书面规定,让每个社团在工作和活动上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对学生社团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指导作用。 最后要紧抓社团章程落实情况,完善监管机制,保证每个社团都按章程办事。 一个萝卜一个坑,按需设职,将社团人才资源利用最大化,避免因职能不清,位置不明所带来的秩序混乱,管理无力。 每个人都是一颗螺丝钉,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利用好自身资源,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才能减少恶意斗争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无价值、无意义的内耗。
(二)辨清惯习,扬所长避其短
惯习有新旧之分,在不同的条件下也会有好坏之别。 我们需要把握惯习对自身生活方式、行为举止的影响,适当运用惯习,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提前做好相关心理上的、物资上的准备,便于抵御未知风险;但是,如果我们将一些传统陋习作为惯习,学习并传承下去,如学生组织官僚化,会对社团的长期发展造成难以预计的危害。 我们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扬长避短,辨清惯习,才能充分“惯习”在社团生活中的积极作用。
(三)把控资本,合理范围运作
各类资本的运用必须在可控范围内,如果随意发挥,很可能影响秩序,带来不公。 如果权力的运作完全屈服于资本的支配,那将乱象丛生。 社团文化不是家天下,管理制度也不是任人唯亲。 无论是社团普通成员,还是有一定权限的高年级成员,甚至是老师,都应该受到合理的制约。 比如,可以建立教师考核机制,对指导教师加以约束,让资本的运作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拒绝走后门、裙带关系、“送人情”现象的产生。
五、 结语
本文基于场域、惯习、资本——社会实践理论中的三大核心概念,对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及背后机理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与解读。 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高校相关单位和老师的指导,也离不开完善章程的指引。 我们只有关注在实际情境中高校学生社团的实践过程,才能了解主体自身的行动逻辑,也才能了解行为背后的社会结构,从而明确问题的所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