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税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影响及改革方向研究

2020-11-25涂欣雅

市场周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个税贫富差距税负

涂欣雅

贫富差距也被称为贫富不均、收入不公平,是指一个群体中,个人所拥有财富的差距。 早些年间,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经济发展迅猛,中国却仍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 由于巨大的贫富差距,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教育、经济、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落差。 中国逐步成为殖民大国虎视眈眈的一块肥肉,而中国人也因为国家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受尽折磨与屈辱。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震惊世界的速度迅猛发展,虽然中国整体经济看似赶超西方发达国家,可在中国内部,地区与地区、行业与行业之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距。 我们以史为鉴,贫富差距过大更容易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危及人民群众的幸福与安宁。

一、 贫富差距所引发的社会问题

财富分配不均匀,财富的过度集中化,会导致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的长久治安。 引发的社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富差距容易导致人们价值观的改变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人群之间经济发展落差是很正常的现象。 较小的贫富差距反而会有利于人们之间的工作竞争,提高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但贫富差距过大的话,会使得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群体,从小就拥有巨大的优越感。 而那些经济较为落后的群体,因为贫富差距过于大,也许工作一辈子都没有办法追赶其1/10。 富裕群体因为从小就有着较好的资源和好的生活环境,他们更容易失去为这些好的资源而努力竞争的意识,反而对父辈产生依赖。 而经济落后的群体因为贫富差距大,努力追赶也没有办法缩小差距,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劳动效率变低。 所以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的群体,都会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这对我国经济进步,人才培养,也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经济停滞不前,慵懒滋生蔓延,都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进步。

(二)贫富差距过大会危及社会安定

贫富差距过大,很可能会出现某些富人极度奢靡,而部分穷人入不敷出的现象。 富裕群体因为出生优越赢在起跑线上,比贫穷群体享受更好的医疗,更好的教育与更好的资源环境,这些也让富人群体的下一代更易于胜过贫穷群体,容易形成阶级固化的恶性现象。 这种阶级固化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贫困群体内心不满,从而滋生出仇富心理。 这种仇富心理的诞生,会产生一些偏激的社会影响,例如对富人进行绑架勒索诈骗等危及社会安定的行为。 此外,长期之下,贫穷群体也会对社会公平产生怀疑,对国家政策方针产生怀疑,当部分穷人发现自己的切身利益一直得不到满足时,他们更容易对政府和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以至于引发一系列对政府不满的行为,危及社会安定。 无论是仇富心理还是对社会公平产生怀疑,都会危及社会安宁,形成严峻的社会形势。

由此可见,贫富差距过大对社会安宁、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国家进步都产生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 贫富差距问题是党和国家近些年来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精准扶贫”的重视,就是在致力于缓解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局面。 除此之外,个税改革可以调节再分配收入,对缩小贫富差距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 个税对缩小贫富差距的影响

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 个税改革在这三个方面对缩小贫富差距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收入的贫富差距

蔡继明曾指出我国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的现状,他说:“根据一份权威的报告可知,0.4%的人占据了我国70%的财富。”这样的集中度毫不夸张,甚至高于美国。 在中国,富人极度奢靡,私人游艇,私人飞机屡见不鲜,黄金地段高档别墅争相购买。 但更多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只处于中低产阶级,他们一辈子都在为摆脱“房奴”“车奴”的称号而奋不顾身。 这样极度偏差的消费水平,导致我国贫富差距日益加大。

个税改革,采用七级累进税率,对不同层级的收入者,采用了不同程度的纳税力度。 2019 年,新发布的个税改革文件中,以现行工薪所得3% ~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扩大了3%、10%、20%这三档较低税率的级距,此外,免征额也从原来的每月3500 元提高到现在的每月5000 元,额外开设六项附加扣除,这些减税降费的举措为的是减轻中低产阶级缴纳个税的负担。 而高收入阶层的税率保持不变,因此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没有改变。 个税通过直接降低中低产阶级的纳税税率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直观上,缩小了中低产阶级与高收入阶级的贫富差距。 此外,对工薪阶层而言,工资薪金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而高收入群体除了工资薪金,有很多其他的收入来源。 例如,利用上一辈原有的财产进行租赁等方式获得财产性收入,个税方案中,也加强了对该种收入的征收力度。 这样一来,个税对不同来源渠道的收入,不同性质的收入都起到了调控收入差距的作用,对缩小贫富差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

我国地大物博,在不同地区之间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贫富差距。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发展迅猛,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较大的差距。 而各个地区内部也有明显的贫富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 农村人口的收入普遍低于城市人口,中西部地区工资薪金水平也普遍低于东部发达地区。 因此,农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医疗公共建设也远不如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 这样使得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无法赶超发达地区,贫富差距必然日趋严重。

个税改革的新方向将要致力于平衡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 对发达地区以较高的税率进行课税,形成地区之间的税率差,对及其贫穷的农村地区采取少征或者不征的课税政策,使得落后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弥补。 这样所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收入地区承担了更多的税负,而低收入地区税负大大减少。 有利于平衡地区之间的收入差异,充分发挥了个税的调节分配作用,立足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采用针对性的纳税政策,优化个税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让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得以缩小。

(三)行业内外的贫富差距

行业与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部分。一是行业内部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层级之间的收入差距。 如高层管理人员与底层工作人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脑力劳动者与普通体力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显著。 二是行业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不同的行业类别上。 影视明星,导演,这种暴利行业与普通企业之间也有着显著的收入差异。 垄断性企业,例如烟草公司、航空公司等,也有着较之于普通企业高的收入。 行业内外的收入差异显著,是形成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同行业发展模式不同,盈利模式不同,使得我国行业之间发展不均衡。 这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平衡。 例如金融行业、影视行业,这些高收入行业的从业人群,在个人所得税的七级累进税率征管体系下,也承担了更高的税负,甚至占据了大部分的个税税收金额。 我国个税纳税体系随着经济产业的发展还在不断地改革调整。 对一些收入比较低的行业,如传统制造业,工业等,通过提高免征额的方法减轻该类行业从业人员的税收负担,而高收入行业税负仍然保持以前水平,以此来有效地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进而平衡与促进行业之间的和谐发展。 针对行业内部,脑力劳动者收入高,对应了更重的税负,普通工作人员收入低,在新个税的改革方案中,普通工作人员纳税比例下降。 减税降费有利于缩小普通工作人员与高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中也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个税改革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也直接地影响到行业内外的贫富差距,有利于行业的均衡发展,提升我国收入的公平性。

三、 强化个税改革,缩小贫富差距的具体措施

虽然个税目前来看,在缩小贫富差距上有着显著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仍然会不断地变化。 我们要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强化个税改革,不断地提升个税在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让个税更好地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的一把利器。 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优化国内税收制度

我国目前采用的税率种类多样化,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和累进税率三种。 在个税中,综合所得与经营所得采用的是累进税率,而股息红利,财产租赁等其他所得为20%的比例税率。 比例税率意味着无论收入的高低,均采用同种税率承担相同的税负。 这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因此,可以将比例税率适当地调整为累进税率,让个税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更明显。

除了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地区之间也存在较为明显的贫富差距。 对富庶地区可以课征更高的税率,对较落后地区采用更低税率的税收优惠。 形成地区之间的税率差,这样也有利于拉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有助于经济落后地区招纳人才,使得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好转,缩小与富庶地区的差距。

(二)完善征收管理体系

个税的征收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纳税人;二是对纳税部门。

针对纳税人,要提高纳税人遵守税法,及时纳税的意识。完善纳税人档案信息管理体系,减轻不透明收入的占比,尽量对纳税人的收入清楚地掌握,避免纳税人偷逃税的行为发生。 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监管,及时有效地制止高收入人群将资产转移来逃税的行为,构建动态化的追踪模式,从各个方面进行监管。

针对纳税部门,要强化税收征收管理的质量。 做到个人以及银行金融机构的有机统一,简便纳税人纳税流程,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更好地搭建收入支付机构。 税务部门互相监督管理,不滥用职权,提高税务部门执法威严。 税务稽查部门针对案件采用针对性方案,不让偷税漏税者成漏网之鱼。让个税的每一个政策落到实处,让高收入者承担应有的税负责任,让我国的贫富差距真正地有所缩小。

四、 结语

缩小贫富差距,个税是中坚力量。 我国应立足于现状,不断地强化个税改革,让个税与时俱进,提升个税对居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不断地优化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从而缩小我国贫富差距。 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在缩小贫富差距的征程中,仍要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个税贫富差距税负
谁贡献个税最多
新一轮个税改革如何更好地贴近民生
衡量一个国家税负轻重不能光看数字
公益性捐赠的个税筹划
分类与综合相结合个税制度改革中起征点的变革思路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报告
2010年上市公司税负榜:消逝的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