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下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2020-11-25姜欣桐

北方经贸 2020年4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发展

姜欣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哈尔滨150028)

一、东北地区概况

从地理位置上看,东北地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南邻渤海、黄海,与俄罗斯和朝鲜接壤,是东北亚的核心地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地理大区和经济大区,是建国后建成的第一个农业基地和重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基本形成了以钢铁、石油、化工、机械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和商品粮基地的总体格局。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条件、区域优势以及政策导向的作用使其城市宜居性的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其动力机制形态各异,东北地区城市相应出现一些经济、环境和交通等方面的问题。

二、东北地区生态宜居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1.地方经济平稳增长。据了解,从2014 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增速下滑,排名一度跌落至全国后部。但从2017 年开始,东北经济稳步回升,走出一条平稳上升的曲线。2018 年,国内经济增速相对平稳缓慢,东北经济却回暖明显。地方两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 年,东北经济已经走出了最困难时期,开始步入平稳健康发展轨道,较此前普遍好转:吉林省GDP 增速为4.5%,税收增速达到五年来最好水平。黑龙江省GDP 为1.64 万亿元,增速为4.7%,提升态势平稳。辽宁GDP 达到2.53 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6%,超过17 年4.5%的水平。

2.民营经济良性发展。处于转型中的东北开始重视营商环境,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营经济繁荣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战略调整。民营资本已经成为辽宁省经济稳增长的重要动力,辽宁发展的活力在民企、动力在民企、潜力在民企。仅2018年1 至7 月,民营企业就对辽宁投资了674 个项目,到位资金1137.9 亿元,同比增长48.8%。2018年,辽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提高了5.4%。工业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同时,辽宁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京沈高铁沈阳至承德段、新民至通辽高铁开通运营。

3.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的背后,是东北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2018 年,辽宁、黑龙江两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8%和11.2%,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别增长69.8%、161.1%。与此同时,一批超级大项目在2018年布局东北,高质量发展正在成型。2018 年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的“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重点推进项目”之一的恒力2000 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大连长兴岛正式投料开车。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3000 亿元。沈阳华晨宝马X3、大连英特尔二期、恒力炼化一体化等项目竣工投产。

(二)生态环境治理初见成效

1.空气质量持续好转。2017 年,东北地区有21个城市和地区城市综合空气质量比2016 年有所好转,其中有6 个城市和地区综合空气质量上升幅度在10%以上,有16 个城市和地区比2016 年有所下降,其中有3 个城市和地区综合空气质量下降幅度在10%以上。2018 年辽宁省城市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均值分别为38 微克/立方米、69 微克/立方米、23 微克/立方米、30 微克/立方米,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81.1%。2018 年黑龙江省省降水PH 年均值为6.93,较2017 年略有升高,更接近中性。

2.城市绿化覆盖率相对稳定。城市绿化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充足的城市绿化能有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城市绿化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18》显示,2017 年统计公报或2018 年统计年鉴(2017 年数据),部分数据来源于各省市2018 年或2017 年环境状况公报。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辽宁省40.7%,黑龙江省35.50%,吉林省35.8%。公园数量上,辽宁省496 个,吉林省306 个,黑龙江省371 个。公园面积上,辽宁16 621 公顷,黑龙江11 450 公顷,吉林9 816 公顷。

3.民生质量得到改善。近年来,东北地区坚持实施各项民生工程,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切实保障居民基本权利,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了民生质量的明显改善。《2018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东北地区2016 年人均收入22 351.5 元,2017 年23 900.5 元。2018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辽宁37 342 元,吉林30 172 元,黑龙江29 19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辽宁14 656 元,吉林13 748 元,黑龙江13 804 元。

三、东北地区生态宜居建设的未来发展重点

(一)重视土地保护

东北黑土地由于多年重用轻养,导致黑土地旱作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弱。受雨水冲刷、风蚀,东北黑土层的平均厚度已经由上世纪中叶的60 厘米-70 厘米下降到目前的20厘米-30 厘米。同时受水蚀风蚀、农机具碾压、有机肥源不足等因素影响,黑土地土壤结构退化、土质硬化,造成耕地资源生产力下降。应科学设计、规划先行,确立东北地区产业优势地位,明确将优质黑土地作为永久农畜牧业用地。大力支持东北地区农畜牧业企业打造用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模式,并进行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二)加强水污染的治理

由于东北地区历史形成的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薄弱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以及脆弱的自然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使松花江和辽河的干支流和部分湖泊水库受到严重污染,水生态系统被破坏,严重影响城市居民集中饮用水源的质量,进而影响河流两岸的地下水,甚至一些流域的土壤以及近海海域也已受到污染,广大农村的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各地要高度重视水环境质量改善,提高政治站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扎实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各地政府要专题研究国控考核断面水质不达标问题,查找水质超标原因,形成问题清单,结合当地制定达标方案并贯彻实施。

(三)处理好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问题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乍一看是农业上的一个局部问题,实际上关乎现代农业全局发展。养殖业本身不够“绿”,就无法给土壤提供足够的有机质,来防止土壤板结。有的地方因担心农村面源污染,一味限制生猪等养殖业发展,但缺乏有机肥,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影响农产品质量。在发展畜禽养殖业的过程中,推行循环农业,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化害为利。实现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不能发展种植业的只管种植、发展养殖业的只管养殖,也不能简单地农牧结合、种养结合,而是要基于某一生产区域,考虑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协调发展各项产业,做到平衡配套、联动发展。

(四)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发展

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是服务宏观经济稳增长的现实要求,是支撑东北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要在五方面切实发挥交通运输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是切实扩大有效投资,为稳增长当好先行;二是着力优化服务供给,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三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加快推进互联互通,构筑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五是缓解城市交通,修复危桥危路;是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新活力。

(五)产业结构的调整

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巩固和发展农业基础地位。

(六)加快城市建设,解决民生问题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重点推进一批能源、交通、水利项目建设。加快客运专线、煤运专线、沿海疏港等铁路建设。加大对黑龙江、吉林和蒙东地区高速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投资力度。

第二,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点做好大学生和“零就业”家庭就业工作。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保障待遇和水平。

(七)推进城市转型和区域合作

第一,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组织实施好资源型城市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专项。出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

第二,深化省区协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落实好《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加快推进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产业对接和合理分工。

第三,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继续搞好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妥善安排职工生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着力解决融资难等问题。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工程。综合来看,虽然东北地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条件,但是在已有条件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宜居建设水平,全市人民齐上阵,共同打造环境优美、绿色浓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东北。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东北地区高校越野滑雪体育课程的开设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4月份东北地区工业生产增速同比大幅提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