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新化学教学方法
2020-11-25王艳平
李 鑫 王艳平
(1.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2.甘肃省武威市长城乡长富小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创新化学教学方式,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并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教学内容,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合理调整化学教学方式,丰富和充实化学课堂[1]。同时,学校应不断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从而让教师积极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形式,让化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生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同时,教师应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创新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当前,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中,能够丰富课堂活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2]。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音频等,用视频为学生展示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视频仔细观察操作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和实验过程,从而掌握相关实验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紧密联系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教师应通过网络获取更多教学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最新资讯、化学学科的探究发展史等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化静为动,化枯燥为生动;可突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的障碍;可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活力,优化教学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扩充一些化学知识,开阔学生的化学视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化学中有许多微观概念、微观反应,如分子、原子等,这些知识难以通过传统的教学手段来向学生进行形象的描述,教师也很难为学生提供更多感性材料,因此,教学效果不佳。但教师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运用动画宏观模拟技术,将微观世界的变化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把这些微观粒子变成实体,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和素材,可以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其中的奥妙,帮助其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使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爱护水资源”时,教师可针对这堂课的重难点内容,课前在网络上收集一些与爱护水资源相关的视频,并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再如,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三维动画,形象地呈现氨分子使酚酞变红的实验效果,直观展示净水、硫化物的形成、工业炼钢等过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微观上的分子运动、宏观化学现象,及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合理应用,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有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想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可尝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3]。这样能够实现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实现共同进步,进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把全班学生按照特点、水平、性别等平均分成若干个小组,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让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课中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先为学生介绍活动规则,培养小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引导和监督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空间和机会,使小组成员积极展开讨论和思考,及时交流,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激发其化学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学“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时,实验开始前,笔者告诉学生实验结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发生反应,就会生成氯化钠和水。在此基础上,学生亲自用实验来证实结论。笔者先将全班学生按照不同的情况分成几个小组,引导各个小组的成员分别设计实验,证明实验结论。做完实验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分享,上台说明小组的实验理念、步骤等内容,看看哪个小组的实验设计更合理,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竞争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方式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及时与其他同学讨论、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改正,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采用有趣实验法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禁锢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4]。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改进教材中的实验,有效采用有趣的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和提升化学素养。
例如,在学习“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并验满”的实验时,教师可以通过碳酸钠、碳酸钙或碳酸钾等物质来制取二氧化碳。教师应将实验与生活相结合,对实验进行合理改进,让学生自由选择材料来进行实验,利用其与稀盐酸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最后用燃烧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检验方式是在集气瓶口放燃烧的火柴,如果火柴马上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已满。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把稀盐酸换成浓盐酸与碳酸钙进行实验,反应得到的二氧化碳不是纯净的,证明实验失败。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切实了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实验操作的方法,并能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养。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实际教学中,要想创新化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其中,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有趣实验法等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的化学学习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