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导向教学法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究
——以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为例

2020-11-25方素嫌

名师在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导向环节分类

方素嫌

(厦门市翔安第一中学,福建厦门 361000)

引 言

目标导向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服务于学生,以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其应用方式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教学任务,将教学目标分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相互关联的小目标[1]。如此,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能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从而有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对目标导向教学法的学习和应用,对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一、目标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知识分类

在应用目标导向教学法前,教师应首先根据教学知识具体划分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应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分类,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级,以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降低学习压力,明确学习目标,合理制订学习计划,让学生运用清晰的思维学习新课知识[2]。如此,教师才能应用目标导向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教材知识分类

安德森根据认知心理学对信息进行了加工,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信息技术陈述性知识和信息技术程序性知识。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应用目标导向教学法时,可以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一类是学生需要记忆概念和规则的知识,另一类是学生通过概念和规则提高信息获取能力的知识[3]。如此,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实现学习目标,积累对知识的实际运用经验。

例如,在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章节内容前,教师可根据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新课教学知识进行合理分类,如在对“认识信息资源管理”单元中的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知识进行归类时,鉴于本课知识属于学生需了解的知识,教师可将其归类为陈述性知识。而针对“剖析数据库”小节中的“数据库及其建立过程”课程知识,教师可根据本课知识需要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实践来达到对操作步骤的了解和记忆,从而将本课知识归类为程序性知识。

(二)教学内容分类

在对具体的教学知识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教师还需将不同时间段教学的不同知识进行分类,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让学生明确“需要记忆”与“需要思考”的知识[4]。

例如,在教学高中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中的“信息与信息技术”时,教师可对本章知识进行分类。“信息以及信息的基本特征”相关知识属于需要学生有意识地识记并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依靠学生的主动记忆来实现有效学习;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其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及这些知识对自己的启发等,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认知。另外,教师还可对“信息的获取”知识进行分类,不同于“信息技术及其影响”章节知识,此部分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相关技能和操作步骤,因此,将其归类为程序性知识。这是教师应用目标导向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根本基础,为引导学生根据小目标进行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类

学习结果是教学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进行具体分类的基础上,教师还要遵循目标导向教学法应用步骤,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

例如,在教学“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方法”时,由于学生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数据库管理方式,对数据库和数据的管理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可遵循目标导向教学法的步骤,对本课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如在学生对数据库的认知方面,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的组成”“数据库查询的思想和方法”,而学生操作数据库表才能真正理解的知识,属于学生信息能力提高的知识,教师可将之分为“设计建构简单数据库的方案”和“分析多表查询过程”两部分。每个小目标都是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部分。教师应遵循“由浅入深”“由认知到实践”的原则对本课教学目标进行分类,从而促进目标导向教学法的有效运用[5]。

二、目标导向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环节设计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目标导向教学区别于其他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师运用目标导向教学法进行了教学目标的设计后,还需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都应向学生简要说明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目标、有方向,从而让目标的设定具有导向性[6]。

(一)新课导入环节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应从实际出发,使其具有可操作性,从了解、知道、理解、掌握四个不同的层次进行目标的设计。新课导入环节属于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层次。在新课教学的目标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来导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从而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7]。

例如,在教学access 相关知识中的创建数据表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展示利用Word 和Excel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保存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数据表具有一定的结构,然后进行数据录入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在为学生展示利用Excel 录入学生成绩单时,可以首先建立“学生姓名”“考试科目”“成绩分数”等几个目录,然后进行数据录入。教师可将Excel 数据录入环节和access 数据表的创建步骤进行对比,让学生从数据表的使用角度出发,认识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及区域的不同概念,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引导练习环节设计

信息技术实践性较强,学生对信息知识的掌握和对操作步骤的记忆,都是通过实际操作习得的[8]。因此,在导练环节给学生布置任务,是教师应用目标导向教学法必要的教学步骤。

例如,在教学“结构化查询语言”相关知识时,教师可先为学生介绍本课重难点知识,让学生明确SQL 语言运用的学习目标,即掌握SELECT 语句的使用,学会如何使用SELECT 语句的各参数进行SELECT 语句的编写。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利用SELECT 语句进行查询的操作练习方面,学习目标会更加清晰,教师的目标导向教学法在课堂教学的导练环节发挥了有效作用。

(三)根据结果设计评价

总结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目标导向教学法的总结环节更加侧重于目标的实现,这是目标导向教学法的最后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方法和体会等进行归纳与总结[9]。教师应通过必要的总结,对课堂教学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以逐步提高对目标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信息加工与表达”单元知识时,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头脑中对作品的制作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在每堂课教学的最后,教师可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学习过程的分析与学习方法的总结,让学生根据目标进行学习的同时,提出相应的教学意见,从而助力教师提高对目标导向教学法的应用能力。

三、目标导向教学法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目标导向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有一些意外因素或教师没有注意到的因素会导致目标导向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欠佳[10]。教师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在应用目标导向教学法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并非主要课程,学生花费心思学习信息知识是在贪玩、浪费时间,这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态度。对此,教师可向家长解释:“利用目标导向方法进行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对数学思维的实践运用,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信息工具应用广泛,学习信息知识利于学生将来发展。”第二,学生具有依赖心理,懒于思考。针对此问题,教师在向学生公布每个环节的学习目标后,可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同时进行差异化分组,让每个小组内包括不同信息素养的学生。诸如此类,教师应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应用目标导向教学法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加顺利地实现目标导向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1]。

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目标导向教学法,应首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对目标导向教学法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按照教学法的相应步骤,对教学知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并与学生同步进行知识的“教”与“学”,不断积累目标导向教学法的实践经验,从而有效提高对目标导向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导向环节分类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分类算一算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偏向”不是好导向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