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究

2020-11-25

名师在线 2020年29期
关键词:家风中华青少年

齐 娟

(甘肃省武威第九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传承社会文明,弘扬家庭美德,树立和践行优良家风,涵养清风正气,是当前青少年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1]。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家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要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党中央的政策法规和学校教育,以先进思想为指导,合理利用优良资源,正确引导孩子,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中,笔者将针对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品德教育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对孩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就要重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的培养。家长要在实践中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让孩子从身边实实在在的小事、实事抓起,从孩子看得见、摸得着、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学校做起。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和父母要做好行为示范,发挥自身表率作用,引领教育孩子,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爱国守法、孝敬父母、尊敬教师、诚实守信、友爱同学、立志勤学、帮助他人、勤劳节俭等,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劳动和学习等方面的好习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人格完善,道德高尚,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少年。

二、重视人格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对于孩子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孝亲、友善、诚信、谦卑”等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2]。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家长既要严格管教孩子,又要关心呵护孩子,还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应教会孩子如何做人,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孩子的人格教育、人才教育和人文教育。平常父母总是要求子女要“听话”,但这样不利于孩子主体意识的形成,会让孩子用群体来界定别人和自己。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采用因势利导、明辨善恶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和发展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和人生态度。

三、重视孝心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因此,教育的内容要遵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对孩子“做人”的教育,重视孝心教育,引导孩子学习孝道,培养孩子的孝心,并将其转化为孩子对学习、工作的动力,教育孩子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很多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过埋怨父母、和父母吵架或不说话的经历。家长引导孩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后,可以提高他们的认识,使他们开始学会自我反省,及时改正错误,懂得父母上班、做家务的辛苦,唤醒孩子的孝心,使孩子变得积极向上,懂得尊敬师长和父母。

四、重视感恩教育

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是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灵魂。只有每个人懂得感恩,才会付出,才能明白自己有责任孝敬和关心父母,才能与他人团结友爱,回报社会,最终才能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才会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最多。因此,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方式、与人关系、生活习惯等无不影响着孩子,这一切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家长应抓住这一教育孩子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促使他们形成感恩意识。

五、重视发展教育

家庭教育应充分培育优良家风。我国经典家书家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色家风、当代优秀共产党员感人事迹无一不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优良家教家风,凝聚和传递了家庭美德的正能量。这些能够促进对孩子的发展教育,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中华好家风代代相传。

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都是培养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家长应让每个孩子有爱心、有自信、有梦想。长辈要对晚辈在言语或行动上耐心教育,关心爱护他们;而晚辈对长辈要孝敬、尊重,互相影响、互相教育,一同成长,与时俱进,相处融洽。家长应注重庭训家教,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不断学习和进步。例如,一家人可以玩同一个游戏或外出郊游,共同完成一次挑战性的行动,在这一过程中让每个家庭成员感受快乐生活。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言传身教的典范,家长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家长应对青少年进行基本的文明礼仪教育,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让中华好家风代代传承。例如,家长应培养孩子自立、节俭、守时等的良好生活习惯,文明礼让、进退有度的良好品质与文明习惯,独立思考、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

结 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和系统的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在家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要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以先进思想为指导,合理利用优良资源,遵循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规律,重视家风的传承,注重道德的培养、人格的教育和孝道的熏陶。家长和教师应通力合作,探索一种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且符合我国国情和政策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但目前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情况不均衡,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相关工作者应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差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行足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先试验、探索、总结,再逐步推广,从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花开遍祖国大地。

猜你喜欢

家风中华青少年
青少年发明家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