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探究①
2020-11-25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新生力量和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群体,其思想政治状况及身心健康直接关乎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然而在新时代我国大学生体质[1]、心理健康状况[2]着实堪忧,同时该群体正处于三观仍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新事物、网络等影响,该群体的思想动态也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作为培育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如何培育好一名优秀的学生成为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思和研究的问题。因此,笔者从高校体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驱动和内联两方面进行探析,旨在为我国高校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1 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驱动
1.1 政策驱动:以健康中国为基本目标
蔡元培先生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为实现健康中国,要把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高校是推行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的主阵地,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思想健康、身心健康的学生。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意志品质和人格健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曾有美国学者指出大学生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对改善自我感觉、消除抑郁和失落情绪起着有效的作用,并能使大学生保持心情开朗、情绪稳定。2019年,教育部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提出大学生(本科生)未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
1.2 创新驱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归宿和价值指向[3]。大学阶段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体育锻炼与竞赛可使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克制欲望,并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类课程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新时代的到来赋予了高校教师新使命,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高校教师指明了新方向。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是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因此,高校教师应以多学科视野做好育人工作,要打破固定思维方式,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来进行教学和课程改革,旨在开发更多的教育资源。
2 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内联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体质、全面发展身体,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过程[5]。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正确的思想、政治等为指导,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6]。学校体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属于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皆以育人为本为共同目标,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两者虽属不同的学科,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很强的融通性,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
2.1 体育教育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体育教学和活动过程在无形中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元化。体育,不仅是“体”,更多的是“育”,它是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体育无形之中可以给予人们许多财富,在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规则意识教育等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一场世界体育赛事中,当看到我国国家队员取得胜利时,人们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无法掩饰;当看到队员们站在领奖台歌唱国歌时,民族自豪感涌上心头。当人们参加体育赛事时,要遵守竞赛规则,体育教育人们如何在规则下去赢,并教育人们应该如何有尊严和体面的去输。
2.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着体育教育前行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引领着体育教育前行。为此政府针对高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充分显示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教师要把思政的元素融入并贯穿到各类学科中,深入挖掘各自学科的思政资源,构建学科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3 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路径
社会的进步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新时代大学带来了诸多便利之处;但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如在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引导学生保持清醒、形成正确的分辨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工作。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工作是我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今高校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教师应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的作用来促进其发展。
3.1 围绕“立德树人”育人理念,共建高校协同育人模式
第一,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的一致性,二者对象均为学生,并在教育过程中起主体作用。第二,要充分认识到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的一致性。高校体育工作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第三,要充分认识到高校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互动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要围绕育人目标,携手共建育人模式,从而更好地促使其发展。
3.2 响应“健康中国”战略号召,营造高校良好育人环境
2016年,国务院颁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将“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方针,在文中特别强调我国大学生作为实施全民健身的重要群体,提高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为早日全面实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方针,每个人都需要为之努力,新时代大学生更需全力践行的使命。
那么高校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把握好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其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打造校园美、文化美、体育美的育人环境,形成独特的校风、学风、教风“三风”建设。
3.3 倡导“多元化”发展模式,改革教育评价体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面对新时代形势下,高校教师要根据时代要求,顺应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制订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并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在新时代高校应从多方面、多渠道对教师的育人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并构建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教师应该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体育常识的了解、身体各部位机能的状况、各项体育运动的实践与把握,从而让大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挑战自我,实现体育课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
4 结语
高校作为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高校体育中是必然趋势,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以跨学科融合教学育人为突破口,改革创新教学手段,促进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同步发展,担负起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新责任。教师要“跳出体育看体育”,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挖掘体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价值,构建体育思政育人体系。与此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体育为抓手,创新教学内容及手段,共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