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中悟 辩中学
——小学数学课堂自主交流评价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1-25吴菁菁
吴菁菁
长期以来,教师独揽学生学习评价的主动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评价,鲜少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也基本没有为自己发言辩解的勇气。长此以往,学生盲从老师,缺乏自己的思考,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评价就是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主动对自己或者同伴的探究或思考过程主动的反思和评价,少了老师的介入,学生更能主动积极的表达观点,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激发自主评价
只有消除学生胆怯心理,消除教师“威严”,学生才会敢说、敢评,因此,建立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真诚地表扬学生的努力。学生自主交流评价过程中,如果有精彩之处立即表扬反馈,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激发交流评价的兴趣。对于学生交流评价时出现的不合理的地方,不应该立即批评,而是引导纠正,并给予鼓励,肯定其自主评价的勇气,激发孩子再次评价交流的兴趣。
其次,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也是课堂的调味剂,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不应该是一门严肃的学科,教师的幽默会加深孩子对教学难点的印象,使学生的自主交流更加生动。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的时候,学生们遇到这样一道应用题:张老师和王老师带着41名学生去公园玩划船,一只小船可以坐6人,一共需要多少只小船?学生们的答案多是用41除以6,当一位学生指出要加上两名老师,应该是43除以6时,教师立马说道:老师很是伤心,去划船还不带老师玩,就你们自己玩,把老师丢下。学生们哈哈大笑,后来再遇到类似题目,学生回答错误之后,一位学生立马评价:你的回答是错误的,我们去玩还要把老师带上,你把老师忘记啦!这样的交流评价“接地气”,并且学生乐在其中,享受交流评价带来的学习成就感。
二、教学生自主评价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度发言
用模式化的语言唤醒学生自主评价的意识,学生的交流评价需要评价语言来支撑,以避免自主交流评价中低层次的回应。低年段的学生自主评价过程中语言难免单一乏味,比如:我觉得你说的非常好,我觉得你说的不完整,我觉得你说的不对等,这样的回答缺乏数学的味道,教师可以引导:你认为他说的好,好在哪里?他说的不完整,你可以补充一下吗?你觉得他说的不对,你认为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同时一些评价性的语言也可以提供给学生,比如:“某某某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这样子来思考,会不会更简单呢。”“某某同学的想法非常有创意,思路清晰、方法简便,我很欣赏。”“我想补充一下某某同学的发言。”“我想给某某提出一个小建议。”等。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每一次互动时都先评价他人的亮点与进步,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发言,把交流评价的重点放在同学的思考过程或者探究过程上,不能使每一节课的交流评价都停留在“他的字迹潦草”、“他的单位写错了”、“他的图形没用尺子画”等与教学重点无关的点上,如果每一次交流评价学生都着力于找别人回答中无关紧要的细微错误来质疑、补充,就失去了评价交流的本意,长此以往,不仅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学生也因害怕自己口误或者说的不当之处遭到同伴的轮番质疑而不敢举手发言。其次,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评价他人,更要学会回应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如果觉得别人提出的建议非常好,可以回答:谢谢你的意见、我接受你的建议等,如果不赞成别人的意见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敢于和同伴相互争辩,在评价中感悟,在争辩中提升。精彩的课堂需要学生相互质疑、争辩,说着说着就会了,辩着辩着就对了。
除了教会孩子评价别人的方式方法,教师更应该引导孩子用数学的语言交流评价。这就要求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除此之外,也可以引导孩子用线段图、符号、表格、图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教授新课中,教师要把语言规范好,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表达能力,更能节省在今后教学中不断纠正的时间。
三、紧抓教学重难点,教师把握介入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在知识的关键之处进行交流评价,交流评价要指向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一,交流评价的环节应该着重放在新知的探究上、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的争议点上,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究、交流中学习、交流中扩充自己的思维。首先,不能为了追求相互评价的“繁荣假象”,而使得学生的交流脱离了重点。其次,不能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交流评价,这样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也会使得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比如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就应该把交流重点放在探究策略的过程、策略的实际使用上,而不是解决问题中列式后的计算过程上。第二,教师要抓准时机,必要时及时介入学生的交流。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也容易受别人发言的影响,因此,当学生的发言脱离了教学重点,教师可以介入,并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正道”上,不让学生思维“跑偏”。当学生相互交流陷入“死胡同”中,教师应该适时指导,帮助学生摆脱困境,理清思路。同时,不要害怕课堂中的“留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综上所述,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主交流能力,留给学生自主交流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喜欢交流、喜欢评价,在交流评价中激发学习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