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让数学课堂精彩无限
2020-11-24王晓龙
王晓龙
【摘 要】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实践操作能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关键能力是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对此,就要在传统教学基础上转变观念,更新教法,结合学科特点,借助活动引导,让学生在实际参与中提升综合能力,有效落实教学目标,本文将结合实例具体阐述活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活动;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还要关注其思维、能力及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中主体地位,让其在多元化的活动中得以发展。基于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就要设计丰富的活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开拓学习思维,使其在动态发展中实现能力突破。下面我就结合具体实际,简述活动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一、讨论——合作交流,促进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将其运用到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促进理解,帮助学生解疑答惑,完善认知。基于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就可开展讨论活动,以此促进学生体验,帮助其巩固所学,加快知识消化。
在讲解“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考虑到这部分知识是难点,如果单纯讲解,学生很难理解,并会出现认知上的问题,走入理解的误区。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开展讨论活动,给学生提供相互帮助、共同学习的机会,让其在小组中思考、交流,以此构筑完善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引领者,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针对知识点将自己理解的问题“全盘托出”。讨论开始后,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生1:我觉得一次函数离我忽远忽近,有时候觉得简单,有时候觉得很难,对于表达式中的k的取值和一次函数的图像,我不是很清楚。
生2:对这位同学的问题,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觉得一次函数中存在这样的关系:当k>0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
结合以上两位学生的交流,教师可让学生自主画图,在纸上描述不同k值的图像走向,以加深对自变量、因变量走势变化的印象。
借助这一过程,就能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具化,将其呈现在话题交流中,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以促进共同的进步。在这一环节,教师要把握好时间,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将课堂推向高潮,提升教学效率。
二、操作——实践探究,活跃思维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讲解,将大部分时间倾注在知识渗透上,因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部分。对此,就要加强实践教学,借助活动的设计引领探究,带领学生经历不一样的过程,让其在操作中感悟知识,深化运用。
“实践出真知”,在设计教学时,要针对教材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不同的过程,做到動静结合,以此促进认知,实现教学优化。以“平行四边形”的教学为例,其中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一点,就可设计操作活动,带领学生观察、对比,让其在不断思考、发现中发散思维,完善认知。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小组发现“平行四边形对边长度相等”,对于这一猜想,他们决定用直尺测量,经过操作初步发现“长度大致相等”。对此,学生认为这一方法可能存在误差,并不能构成结论,于是尝试着在纸上画出平行四边形,然后连出一条对角线,由此构成两个三角形。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曲线救国”,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边与边相等”,以此获得“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能经历探究、操作的过程,无形中加深对知识要点的理解,进而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最终实现对要点的理解与把握。
在这一教学中,充分突出了学生主体,巧妙引导学生开展操作活动,让其拥有了更多动手的机会,并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对知识的了解,很好地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最终实现学生的高效发展,促使教学有效推进,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三、辩论——激发认知,提升素养
在当下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枯燥,课堂就像一池平静的湖水,毫无波澜,无形中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扼杀了其对学科的热爱。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开战辩论活动,激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以此推进思维,调动课堂气氛。
在设计教学时,针对不同的内容可开展丰富的活动,其中辩论就是不错的选择。借助这一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促进认知,让学生在深度的思考与交流中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以此完善体系,获得正确、深刻的认知。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就可设计辩论话题:射线长度是直线的一半吗?之后,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一正一反进行辩论。随后,就可给双方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其整理好论据,充分发挥。在辩论的过程中,反方认为: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从这一点就可知直线的长度要比射线长,就是一半。对此,正方随即反驳:射线虽然有一个端点,但其另一端是无限延长的,长度不可测量,并且直线没有端点,也不能测量,既然两者都不能测量,那么就没有长度数量上的关系。在这样你来我往的过程中,就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使其从朦胧到清晰,逐渐明朗,从正确认知的角度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借助辩论激发学生,让其在兴趣驱动下展开思考,在语言表述中不断培养思维能力,逐步完善认知体系。作为课堂引导者,要关注学生认知,在关键处点拨、引导,让其对知识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以提高对要点的把握。
总之,数学活动的开展能最大限度调动教学,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课堂,在操作、讨论、辩论中培养探究能力,逐步完善“关键能力”的提升,由此促进全面发展,使得数学教学落到实处,有效落实新课改目标,让课堂获得应有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赵娜.初中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思考——以“月历中的数学问题”活动课为例[J].教师,2019(18):65-66.
[2]胥国华.初中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课的实践——以《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1(25):74.
[3]严玉露.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数学活动课主题材料为视角[J].新课程·下旬,2014(7):18-20.